李劭南
好多人不懂北京,張嘴就說,北京是古都,老北京人熱情好客,哪兒都好,就是甭管老的、少的,都有一種爺?shù)淖髋?,凡事動嘴的時候多,動手的時候少,其實潛臺詞就是說北京人“光說不練”。這個說出來,咱一點也不生氣,確實是,都到被人稱為“爺”的份上了,用得著咱親自動手嗎?
其實,在北京能混上被人稱為北京爺,您沒兩把刷子還真不靈。北京爺,表面上看,是一種作派,說話不緊不慢,走路四平八穩(wěn),手里把玩著的,不是核桃、就是串兒,抑或是鼻煙壺、文玩扇子一類吧。嘴里差不多的都能來兩句西皮二黃,而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八國聯(lián)軍怎么進的北京,慈禧太后的夜壺什么材料做的,都能侃出道道來。
在北京生活久了,你會體會到,被人稱為北京爺?shù)娜?,都是那些“識大體明是非”的人,他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山珍海味吃過,天南地北玩過,達官顯貴接觸過,販夫走卒聊過。從身份上看,他們多半是行業(yè)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人物,抑或是某個圈子里聲威并重的人,手里多少還得有點子兒(銀子),他們不輕言觀點印象,出言必不同凡響。
在老北京,有個傳統(tǒng),就是甭管哪個族群,在遇到事的時候,不愿意麻煩官家,一般都習(xí)慣找個北京爺出頭。換句話說,北京爺是社會良心和公平正義的民間代言人,也可說是民間道德法庭的執(zhí)行庭長。北京爺這個稱謂,從誕生起,本身就有替人“打抱不平”的功能。就是在馬路上看見欺負人的事,都要停下來說道說道。過去老北京最愛說的一句話:“這是天子腳下的北京城,不能隨便欺負人,必須說清楚再走。”
在北京住的時間長了,你會發(fā)現(xiàn),北京爺?shù)目蓯叟c可敬之處:北京爺講禮兒,您敬他,他同樣敬您,逢年過節(jié)必登門拜訪,而且串門從來不空著手,就怕失了禮數(shù)。北京爺特講理,講究公平,不管遇到什么人,你多大的官,在理上說不過去,我今兒還就使出渾不吝的勁兒,跟你死磕了。
北京爺最不俯仰鼻息、嫌貧愛富了,你越是當(dāng)官的,我還越不巴結(jié)你,活得鐵骨錚錚。北京爺好面子,你越是恭維他,他就是再有困難,也會把你委托給他的事兒辦了。由于他們好面子,如果做了見不得人的事,他會覺得無地自容。
北京爺大氣,從不蠅營狗茍、小肚雞腸、耍雞賊,更不患得患失。有些事做錯了,認頭。錯了怎么辦?改唄,有什么大不了的。北京爺識大體、顧大局,從不為一己私利跟人起沖突?!捌ù簏c的事,值當(dāng)?shù)穆?!”這是北京爺常說的話。
北京爺知道國家有難的時候往前沖,知道“鐵肩擔(dān)道義,妙筆著文章”,知道“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絕不會坐視不管。北京爺厚道,知道吃虧是福,知道得饒人處且饒人。
北京爺不愛罵大街,說話給人留有分寸,知道給人臺階下。知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他們多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溫暖別人、感化別人。
北京爺把自己的聲譽及口碑看得比生命都重要,他們還愛說的一句話就是:“人活著連臉都不要了,活著有什么勁,不如扎茅坑里淹死?!绷謩t徐有句名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用在咱北京爺身上最合適。
(編輯·張子樂)
kelemyt@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