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燕 梁斌 梁揚師
慢性牙周炎是因牙菌斑中微生物所導致的感染性口腔疾病,會引起牙周袋的形成和支持組織的發(fā)炎,進而發(fā)生牙周附著喪失、牙槽骨吸收、牙齒松動等影響牙周功能的癥狀[1]。牙周基礎治療可作為醫(yī)治慢性牙周炎的常用手段,主要包括潔治術和齦下刮治術等機械治療,其目的在于控制和清除牙周組織上附著的致病菌,減輕炎癥反應[2]。目前臨床通常采用基礎牙周治療聯(lián)合藥物輔助的治療方式,以彌補單純器械治療無法徹底清除牙周組織上病原微生物的局限性。藥物治療可分為全身用藥和局部用藥,因為局部用藥具有劑量小、濃度高、作用強、副反應輕等優(yōu)點,故使用更為廣泛[3]。本研究比較了西帕依固齦液含漱或沖洗分別輔助牙周基礎治療對慢性牙周炎的改善效果,以及治療前后患者齦溝液中炎癥因子水平的變化情況,同時與復方硼砂液含漱輔助牙周基礎治療進行對比。
以2017-05~2018-5于??谑械谒娜嗣襻t(yī)院口腔科接受牙周基礎治療的72 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案已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介于25~60 歲間;②確診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中華口腔學會);③全口余留牙不少于20 顆;④近2個月內未接受過抗生素或非甾體抗炎類藥物治療;⑤近1年內未進行過牙周基礎治療;⑥同意簽訂知情書,承諾按時復診。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存在障礙;②患免疫系統(tǒng)疾病;③患嚴重心血管、腦血管、肝、腎等重要器官疾??;④對復方硼砂液或西帕依固齦液過敏;⑤處于孕期及哺乳期的婦女;⑥精神、智力或交流存在問題。
觀察牙選擇標準:①至少存在1個位點的牙周探診深度不小于4 mm,附著喪失不小于2 mm;②松動度不超過Ⅱ度;③牙頸部無齲壞現象、無充填體;④X射線檢查提示存在牙槽骨吸收改變,但未超過根長2/3。
將72 例符合要求的慢性牙周炎患者隨機分成3組,即對照組、實驗組A和實驗組B,每組24 人。對照組:男女比14/10;平均年齡(42.2±9.1) 歲;病情比(中度/重度)14/10。實驗組A:男女比14/10;平均年齡(44.9±8.2) 歲;病情比13/11。實驗組B:男女比13/11;平均年齡(43.3±10.5) 歲;病情比14/10。通過t檢驗及卡方檢驗,3 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比的分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超聲波潔牙機(桂林市啄木鳥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Gracey齦下刮治器(豪孚迪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全自動酶標儀(華泰和合商貿有限公司); TNF-α、IL-6、IL-8的ELISA 試劑盒(R&D公司,美國); 復方硼砂含漱液(上海運佳黃浦制藥有限公司); 西帕依固齦液(新疆奇康哈博維藥股份有限公司)。
1.3.1 治療方法 3 組患者均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包括牙周清潔、超聲齦上潔治、超聲齦下刮治、根面平整、口腔衛(wèi)生教育等。對照組給予無菌蒸餾水沖洗,復方硼砂液含漱法治療2 周(原液10 ml,加溫水50 ml,稀釋液含漱5 min,3 次/d)。實驗組A給予無菌蒸餾水沖洗,西帕依固齦液含漱法治療2 周(原液5 ml,直接含漱3 min,3 次/d)。實驗組B超聲齦下刮治時同步使用西帕依固齦液沖洗,不進行藥物含漱法治療。所有的牙周基礎治療均由同一位高年資主治醫(yī)師操作。
1.3.2 注意事項 ① 含漱液一般于飯后,待口腔潔凈后使用; ② 復方硼砂含漱液不可吞服,西帕依固齦液適當吞服無妨;③ 含漱后無需再清水復漱,1 h內不可進食或喝水,避免沖淡藥物療效; ④治療期間,增加蔬菜水果攝入,減少刺激食物攝入,戒煙、戒酒。
于牙周治療前與治療4 周后,分別對3 組患者進行所有指標的評價,并均由同一位主治醫(yī)師完成。
1.4.1 臨床癥狀評價 對患者臨床指標進行量化評估,包括牙齦腫痛、牙齦出血、牙周袋壁潰瘍、牙周袋溢膿、咬合無力,按從輕到重依次為0、 1、 2、 3 分。同時觀察患者治療后是否發(fā)生不良反應,如過敏、疼痛、味覺改變、身體不適等。
1.4.2 牙周指標評價 進行牙周探診深度(probing depth,PD)、附著喪失(attachment loss,AL)、菌斑指數(plaque index,PLI)、齦溝出血指數(sulcus bleeding index,SBI)評價。其中PD用標準刻度探針測定,為牙周袋底到齦緣的距離(mm);AL為PD值減去釉牙骨質界到齦緣的距離(mm);PLI及SBI計0、 1、 2、 3、 4、 5 分,程度越深,分值越高。每顆觀察牙選取4 個位點,包括頰面遠中、中央、近中和舌側中央。各指標評分 = 全部位點檢出值之和 /(4×觀察牙顆數)。
1.4.3 療效評價 依照臨床癥狀與牙周指標改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顯效定義為牙齦紅腫、出血癥狀明顯消退,牙齒松動度減小,牙周指標明顯下降;有效為牙齦紅腫、出血癥狀緩解,牙周指標下降;無效為臨床癥狀與牙周指標均無改善或改善很小??傊委熡携熜?顯效率+有效率。
1.4.4 炎癥因子評價 患者清水漱口并吹干牙面后,用濾紙條采集其齦溝液樣本,將濾紙條裝入含有磷酸緩沖液的離心管中,離心,收集上層液,密封保存于-70 ℃。按試劑盒說明書操作,通過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患者齦溝液中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白細胞介素-8(IL-8)水平。
3 組患者治療前臨床癥狀無顯著差異,P>0.05;在接受治療后,臨床癥狀均得以改善(P<0.05, 表 1)。實驗組A和實驗組B中無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對照組中有1 例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出現舌背輕度麻木,味覺減弱現象,停藥后自行消失。
表 1 3 組患者治療前后臨床癥狀評價的情況比較(n=24,分)
Tab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mong the 3 groups
(n=24,score)
注:① 與同時期對照組比,P<0.05; ② 與同時期實驗組A比,P<0.05
3 組患者治療前牙周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 治療后,3 組牙周指標均得以改善(P<0.05)。 其中實驗組B的改善效果更為明顯,PD、 AL、 PLI、 SBI值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和實驗組A,P<0.05(表 2)。
表 2 3 組患者治療前后牙周指標評價的情況比較(n=24)
Tab 2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mong the 3 groups(n=24)
組別時間PD(mm)AL(mm)PLI(分)SBI(分)對照組治療前5.41±0.464.05±0.282.51±0.292.47±0.45治療后3.87±0.232.77±0.251.65±0.171.86±0.20實驗組A治療前5.32±0.343.96±0.372.48±0.232.52±0.28治療后3.55±0.29①2.52±0.31①1.46±0.20①1.71±0.27①實驗組B治療前5.36±0.573.99±0.262.60±0.452.55±0.33治療后3.08±0.19①②2.35±0.16①②1.30±0.22①②1.29±0.25①②
注:① 與同時期對照組比,P<0.05; ② 與同時期實驗組A比,P<0.05
實驗組B與實驗組A的治療總有效率接近,且均優(yōu)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但三者不具有統(tǒng)計意義。其中實驗組B的顯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148,P=0.042)(表 3)。
表 3 3 組患者療效評價的情況比較[n(%)]
Tab 3 Comparison of curative effect among the 3 groups[n(%)]
組別無效率有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對照組5(20.8)9(37.5)10(41.7)19(79.2)實驗組A3(12.5)8(33.3)13(54.2)21(87.5)實驗組B2(8.3)5(20.8)17(70.8)22(91.7)
3 組患者接受治療前齦溝液中TNF-α、 IL-6、 IL-8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而治療后TNF-α、 IL-6、 IL-8水平均大幅度下降(P<0.05)。 相比對照組,實驗組A與實驗組炎癥因子水平下調更為明顯(P<0.05);且實驗組B優(yōu)于實驗組A(P<0.05, 圖 1)。
圖 1 3 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變化的情況比較
單純的牙周基礎治療可快速去除口腔中大部分牙石和菌斑,但對牙周袋底部、根分叉區(qū)的菌斑,以及牙周深部的組織炎癥療效不明顯,而局部用藥輔助治療能夠提高臨床療效。復方硼砂液是常用的口腔科含漱藥物,主要有效成分為0.3%的液化酚和適量甘油硼酸鈉,可起到抑菌、消炎、緩解局部癥狀等功效。復方硼砂液含漱后應及時吐出,誤服易導致局部消化道組織腐蝕,甚至急性中毒;使用時需進行稀釋,且不宜冷水稀釋,避免引起血管收縮,降低療效[4]。本研究中對照組存在1 例患者因使用復方硼砂液,引起舌背輕度麻木,味覺減弱現象,故只能立即停藥。西帕依固齦液的主要有效成分為中藥沒食子,可固氣、止血,起健齒固齦,清血止痛作用,常用于治療牙齦出血、牙齒酸軟、松動移位、咀嚼無力等牙周疾病[5]。相比復方硼砂液,西帕依固齦液的口感較好,且無需稀釋,不刺激口腔黏膜,本研究中實驗組A和實驗組B均未出現不良反應。
西帕依固齦液臨床常見的使用方式為含漱,一般有效成分僅能進入患者齦下0.2 mm左右,對深牙周袋內的細菌和炎癥治療效果有限。本研究中,實驗組B在超聲齦下刮治時,通過帶有沖洗系統(tǒng)的超聲潔牙機,同步將西帕依固齦液送到牙周袋底,既可起到沖洗作用,又可起到深層給藥作用。應用超聲波的空化作用,使西帕依固齦液產生大量微小氣泡,在爆裂瞬間產生高壓沖擊,使有效成分全方位深入牙周,促進組織細胞新陳代謝,抑制牙齦出血和炎癥[6]。實驗組B優(yōu)于實驗組A,可推測在牙周基礎治療起始階段,牙周袋及根面的致病因素的清除越及時、越徹底,牙齦情況改善越明顯,牙齦組織的炎癥消退越快。張建霞 等[7]研究發(fā)現西帕依固齦液沖洗輔助超聲齦下刮治可促進對中重度牙周炎的治療作用,且原液優(yōu)于稀釋液,故本研究直接對西帕依固齦液原液的沖洗治療效果進行考察。黃平[8]考察了康復新液和西帕依固齦液的不同用法對牙周炎療效的對比,結果顯示超聲齦下刮治并同步施以兩種藥物沖洗的療效相近,且優(yōu)于含漱法治療。上述結果與本研究結果一致,但本研究增加了對患者齦溝液中TNF-α、IL-6、IL-8水平的考察,以推測西帕依固齦液減輕牙周炎癥狀的機制。
現代研究報道牙周炎的組織破壞是人體對病原菌的免疫反應引起的,所分泌的炎癥因子是機體抵御外來感染的保護反應,但過度的分泌也會加重牙周組織的破壞和牙槽骨吸收[9-10]。參與牙周組織免疫反應的炎癥因子主要包含TNF-α、IL-4、IL-6、IL-8、IL-10、 IL-17、 IL-35等[11-13]。牙周狀態(tài)與齦溝液中炎癥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直接相關性,故本研究通過測定患者齦溝液中TNF-α、IL-6、IL-8水平,考察不同藥物及不同使用方式的療效。本研究中3 組患者在治療4周后,齦溝液中TNF-α、IL-6、IL-8水平均呈顯著下降趨勢。實驗組A與實驗組B的效果更為明顯,推測西帕依固齦液含漱法治療與沖洗法治療均可抑制免疫細胞分化,降低過度分泌的炎癥因子,下調TNF-α、IL-6、IL-8水平,促進牙周組織炎癥的消退。
本研究中,對照組、實驗組A、實驗組B在牙周基礎治療中使用了不同的局部藥物或使用方式。經治療后,患者的牙周指標(PD、AL、PLI、SBI)與齦溝液中炎癥因子(TNF-α、IL-6、IL-8)水平均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改善(P<0.05);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9.2%、87.5%、 91.7%。結果說明西帕依固齦液的含漱法治療對提高牙周基礎治療的療效優(yōu)于復方硼砂液含漱法治療,而超聲齦下刮治時同步使用西帕依固齦液的沖洗法療效又優(yōu)于含漱法療效,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