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摘 要:壓水花技術是跳水運動中一項重要的技術,是跳水動作藝術美的重點衡量內容,也是比賽能否獲取高分的關鍵。文章分析了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教學的重要性,結合運動員壓水花技術的訓練要點,最后提出了提升壓水花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跳水; 壓水花; 技術; 訓練
中圖分類號:G86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0)2-184-001
跳水比賽中,運動員成績和水花有著極大的關系,水花越好,獲得的成績也越高。因此在跳水訓練中,壓水花技術教學至關重要,對訓練者跳水能力的提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如何幫助訓練者掌握壓水花技巧,提升跳水項目技術水平,是一個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一、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教學的重要性
入水技術動作是跳水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入水時沒有濺起水花,就是跳水動作的完美結束。因此壓水花可謂每一名跳水運動員都必須學會與掌握的重要技能,其不僅是跳水動作藝術美的重點衡量內容,也是比賽能否獲取高分的關鍵。而跳水形成水花的高度、大小主要和運動員身體體積、入水速度、擊水面積等直接相關。通常情況下,水花大小和運動員身體體積大小呈正比關系,入水速度越快,水花也會濺得越高,運動員入水時身體與水面的接觸面積越大,水花也會越大。掌握水花形成的基本因素之后,結合這些因素,在日常教學訓練時采取針對性方法,就可有效控制水花的大小[1]。
但就現狀來看,日常訓練中,一些運動員針對壓水花技術的學習重視程度不足,再加上缺乏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許多運動員缺乏對壓水花動作細節(jié)的掌握與領會,缺乏清晰深入的總結,多數靠經驗與悟性,導致壓水花技術訓練難以取得突破。因此,作為教練員在日常教學訓練中必須高度重視壓水花教學,針對運動員特征以及具體跳水項目特點,總結動作要領,掌握壓水花技術訓練要點,引導運動員提升壓水花技術動作,縮短其訓練周期。
二、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訓練要點
靜止倒立:運動員需進行面向墻壁、背靠墻壁、正反扶墻倒立、拼手倒立等幾種不同的訓練形式。訓練中需做到雙腳腳尖繃直,雙膝繃直,臀部肌肉收緊,同時雙肩放松、微微抬頭含胸。
拼手倒立:拼手倒立有一定難度,訓練中可將運動員分為兩人一組,彼此協(xié)作完成,通過拼手倒立來完善伸肩動作。
模仿訓練:模仿訓練具體包括快速拼手分手模仿、站立拍打入水模仿等,教練員可一邊講解,一邊教學,引導運動員逐步掌握。
專項訓練:專項訓練主要為運動員在跳臺上的專項訓練內容,主要是讓運動員掌握跳水運動流程和基本概念等,使其掌握正確的入水點與入水方式[2]。
心理訓練:心理訓練是容易被忽視的訓練內容,教學訓練中,教練員應該結合運動員的興趣、個性和承受能力,進行差異化心理訓練和引導,例如在進行一些技術動作的講解時,可多采用生活化的語言,少用專業(yè)術語,減少其畏難情緒。
三、提升壓水花技術教學有效性的對策
結合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原理以及技術要點,提升壓水花技術教學有效性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1.強化陸上訓練
陸上訓練是跳水動作訓練中的重要一環(huán)。針對壓水花訓練,需要加強模仿練習、倒立訓練以及手臂力量訓練等。其中模仿訓練是形成準確動作概念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教學中應引導運動員倒著做入水模仿,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領悟正確的入水姿勢以及并手路線。倒立訓練非常有助于運動員掌握入水動作,可通過空倒立、靠墻倒立等方式,讓運動員體會入水姿勢,在運動員倒立時可在腳尖與膝蓋上夾一張紙,運動員的腳尖可頂住教練的手心,通過這種方法提升運動員腰部、腿部以及手臂的協(xié)調能力[3]。手臂力量訓練是運動員完成入水動作以及避免受傷的重要基礎,手臂訓練的方法有俯臥撐、推倒立、舉啞鈴片等。
2.強化實際訓練
基于陸上訓練,可進一步加強實際教學,引導運動員完成跳臺和跳板跳水的各項壓水花技術。針對跳臺訓練,需要在教學中合理安排平掌撞水技術等各類技術訓練,讓運動員逐步領會撞水動作,同時,也要結合運動員自身的特征與短板,針對性安排各類力量訓練,提升運動員緊身、撐掌的專項力量。
針對跳板訓練,由于跳板高度有限,運動員入水時重心下落速度慢于跳臺,因此跳板入水需用“揉水”動作壓水花,教學中需重點進行撞水后揉水訓練,尤其是要引導運動員結合不同動作翻轉的方向,完成針對性的揉水動作:針對前空翻動作,應當在手接觸水面的瞬間,小指側以及掌根下壓;后空翻動作需要拇指側用力下壓,完成揉水動作。
3.循序漸進,因材施教
針對壓水花的技術訓練,必須做到系統(tǒng)科學,循序漸進,不可急于求成。具體訓練中,要在運動員達到要求之后按步驟提升難度和高度,在更加熟練地掌握壓水花技術動作的基礎上,加強對每一個細節(jié)與動作的打磨。同時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運動員采取不同的教學訓練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與標準4]。針對有“水感”的老隊員,可在訓練中重點強化壓水花動作技術原理的教學,加強揉水等技術動作的訓練,使運動員的水感具象化;針對小隊員,可從陸上訓練開始,使其初步構建起方形體的撞水技術動作概念以及壓水花技術概念。
總之,針對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教學,應當結合運動員身心特征與技術掌握情況,采取針對性、差異化的教學訓練方法,從陸上訓練、實際訓練等多方面入手,引導運動員正確掌握壓水花技術,全面提升跳水能力。
參考文獻:
[1]陳莉.跳水運動員入水壓水花技術的分析[J]游泳,2014(4):62-63
[2]柯紫丹.少兒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訓練的教學體會[J]游泳,2014(3):66-67
[3]劉超.跳水運動員壓水花技術要點探討[J].體育時空,2015(9):144-145
[4]李玥,杜輝英.少年兒童“壓水花”訓練方法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7(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