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蕊娟
雪豹下天山
趙序茅
為觀察鳥類,他曾在2年內跑遍新疆,與“禽獸”為伍,數次歷險;2019年一舉獲得中國科學院地奧獎一等獎;在搞研究之余,他迷上了科普,寫了13本科普讀物,頗受青少年喜愛;他先后在中國科技館、國家動物博物館,以及全國多個省市為孩子們開展科普講座,還應邀在央視“科學動物園”“芝麻開門”等節(jié)目中擔任專家評委;他講述的有關野生動物的趣味故事,受到億萬小觀眾的好評。自稱“動物翻譯官”的趙序茅,背后有著怎樣的故事?
趙序茅說,自己與動物研究結緣的過程是“先結婚、后戀愛”。他曾經是文科生,考研時意外考入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tài)與地理研究所,因專業(yè)被調劑,此后他開始跟隨馬鳴研究員從事鳥類研究?!安煌诩兇獾膶嶒炇夜ぷ鳎芯可锪曅孕枰L時間待在野外考察,觀察、記錄動物的行為性狀,而后對收集到的大量一手數據進行分析?!?/p>
雪中金雕
因為要長期隱蔽觀察鳥類,趙序茅在野外時會被錯當成“特種兵”:身穿迷彩服、迷彩帽、登山鞋,背包里常備的是干糧、單筒望遠鏡、帳篷。為減輕負重,不能帶足飲用水,沿途尋找補給;食物吃完了,就吃野果、昆蟲。野外歸來,首先要脫鞋,因為里面很可能藏了不少旱地螞蟥。提起螞蟥趙序茅至今都心有余悸:“我被咬得最嚴重的一次,傷口流血了3個多小時,根本止不住。”
在野外考察的過程中,他漸漸對新疆動物格外著迷?!氨热鐕乙患壉Wo動物金雕,在世人眼中是猛禽,其實它們有著極為溫情的一面?!庇幸淮乌w序茅在觀察金雕雛鳥時,突然下雨了,露天巢中的小金雕非常恐懼。他正在下面擔心時,小金雕的媽媽飛回來了,它張開2米多長的翼展將小金雕緊緊裹住,直到雨停??吹竭@一幕,趙序茅為金雕溫暖的母愛深深感動……他不忍心讓這種珍貴場面白白流失,于是在考察的間歇,將這段文字記錄了下來。
野外考察少不了驚心動魄的故事。有一次,趙序茅和同事在天山發(fā)現了一處高山兀鷲巢的巢址,他們想要爬上去看看里面是否有雛鳥。那是一段非常陡峭的巖壁,他們沒有任何攀巖工具,也沒有任何保護設施。光滑的巖壁很難找到借力點,往上爬只能先用手摳住上面巖石的棱角,用單臂承重整個身體,然后再慢慢尋找腳可以借力的地方向上爬?!巴绽镂覀儽苤患暗摹硪姵睢ㄒ环N帶刺的植物),此刻成了我們最好的幫手,戴著手套,它的刺依舊深入皮膚,最后終于上到環(huán)石下。”
這樣的經歷還有很多,他走過古絲綢之路必經的亂墳崗,還曾在返程途中遇上泥石流,被堵住所有去路,在保護區(qū)被困了1個多月;他曾踩著流沙過陡坡,坡下就是湍急的烏倫河;也曾因找不到合適的露營地點,晚上睡在堰塞湖旁邊,第二天他們的帳篷被一夜大雪沒過了一半……
2年的研究生生涯,趙序茅大半時間都是與野獸為伍?;臎龅母咴┥胶透瓯诖竽侨祟惖慕麉^(qū),卻是動物們的天堂,這激發(fā)了趙序茅將所見所想用筆記錄下來的想法。
在他的筆下有這樣一件事:有一只小公熊,被闖入領地的另外一只成年公熊殺害。其間,為保護小公熊,它的媽媽不顧生死和兇狠的公熊決斗;當小公熊遇害后,母熊又用爪子一點一點在堅硬的土地上刨開一個大坑將小公熊葬下。趙序茅暗自驚嘆,“這是多么偉大的母親?。 ?013年7月,他將故事命名為《棕熊葬子》并發(fā)表在個人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
趙序茅拍攝的罕見美景
非洲草原上的獅子
趙序茅說,做動物研究可以見證很多人可能終其一生都沒有機會見到的景色,也會經歷無數驚險刺激的野外科考故事。他曾經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草甸,迎來一年中野花無限蔓延怒放的最美時刻;也曾經在了無人跡的窮孤溝,看到絕美的自然風光。其間他騎馬過河,馬兒踩著河床里大大小小的石塊,不料,馬的一只后腳突然打滑,笨重的軀干向河中摔去,值得慶幸的是,他最終只是受了輕傷。他曾親眼目睹,一位同級的同學在西部高原上考察時掉下馬背,因頭部著地昏迷,立刻被湍急的河水沖走,最終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其實對趙序茅來說,這些危險并不是最主要的,他更傷心的是看到動物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就此從眼前消失甚至滅絕,于是他有了為動物代言的沖動,從寫科普文章開始。
“其實動物中有著許多有趣的故事,很少為人所知。比如說,愛情是人類永恒的命題,一直被人津津樂道。那動物世界呢?”他曾在新疆的荒漠草原上觀察過一種鳥——波斑鴇。它們身上有一種天然的保護色,可以和環(huán)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人類平時很難發(fā)現這種鳥。但是到了繁殖期,卻很容易看到它們。“只要注意到草原上那一團飛舞的白色羽毛,一定能找到神秘的波斑鴇?!痹瓉硇坌圆ò啉d為了吸引異性的注意,會將胸前白色的羽毛盡情地展示。白色在野外穿透力很強,會把周圍的雌性波斑鴇吸引過來。與此同時,天敵也能注意到它,因此每當求偶期時,都會有很多雄性波斑鴇被天敵所獵殺?!吧\可貴,愛情價更高。很多時候動物求偶,付出的有可能就會是生命的代價?!壁w序茅說。
他還在書中介紹,“動物非常懂得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能夠找準自己的生態(tài)位置?!北热绲峤鸾z猴的主要食物是松蘿,松蘿寄生在冷杉和云杉之上,如果松蘿增長過快,會對樹木和整個森林造成危害。如果滇金絲猴把這一塊區(qū)域的松蘿全部吃光,那么就會影響它們下一代的食物。因此在常年的進化當中,滇金絲猴會定期地游走,它們不等到這一塊地區(qū)的食物吃光,就會遷到下一塊地方,這樣既能滿足自己的食物需求又可以保護森林,真正地實現與環(huán)境和諧相處,可持續(xù)發(fā)展。
姿態(tài)優(yōu)雅的紅鸛
云南滇金絲猴
如今,趙序茅已經成了非常受孩子們喜愛的科普作家。從2011年開始寫作至今,在不到10年時間里,他已經出版了13本科普類圖書,不僅暢銷還屢獲大獎。其中,《西域尋金雕》 獲得第五屆梁??破摘勔坏泉?;《鳥國:動物學者的自然筆記》被上海教委推薦為中學生課外閱讀資料;《動物知道人性的答案》入圍2017年度中國好書獎;《紅唇美猴傳奇》獲得2018年中國好書獎。有人問他這樣勤懇做科普,到底能有什么收獲?趙序茅說,保護野生動物,僅憑他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可以把它們的故事講給大家聽。所以每見到一種動物,他就會把動物們的美、智慧、力量,以及它們受到的傷害分享出去?!斑@樣能激發(fā)人們對動物的保護欲望?!?/p>
趙序茅向觀眾講解鳥類知識
除了撰寫科普書籍,趙序茅還致力于動物科普講座,這源于一次他給小朋友講故事的經歷。那是幾年前的一天,趙序茅為小朋友講白頭硬尾鴨的故事??粗⒆觽儗χR充滿好奇和渴望的眼神,他感受到了一種無名的力量在驅使著他?!翱破罩v座和寫書不一樣,孩子們經常會提出一些有趣的問題。”有的問題反映出當下科普和小說的混淆,“斑羚真的能飛渡嗎?金雕是否可以重生?”也有孩子問,“在野外遇到金雕、毒蛇、熊等這些兇猛的動物,該怎么辦?”趙序茅說:“保持冷靜,千萬別跑。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哪怕是最毒的蛇,人類也不是它們的獵物,它把你咬死了也吃不到肉。而且毒蛇用一口毒液會消耗很大的能量,所以蛇咬人是出于本能的自我防備,被咬的情況是人挑釁了它,或者是你誤闖入它的地盤,它給你發(fā)出警告你卻沒看見?!?/p>
在趙序茅看來,自然界很少有動物是主動把人類當作獵物的,“你怕它們的時候,它們也怕你,你如果要跑,就會告訴它你是獵物;如果你不跑,它心里反而沒底,大家相安無事,所以,不要主動去挑釁。最好的辦法是慢慢后退離開?!笨破罩?,會有學校請他給學生們講解什么是自然界的生命,什么是死亡,原因是孩子們很多關于大自然的認知是來自于動畫片和電子游戲。關于這個問題,趙序茅也很著急:“孩子們看動畫片,只知道狼是壞的,羊是好的。孩子們不了解自然界體系,不了解一種生命的逝去是給另一種生命做了鋪墊。自然界的精彩程度遠遠超過人的想象力?!?/p>
我們經常聽說,小鷹剛學飛翔時非常害怕,鷹媽媽要狠心一腳把它踹出懸崖去。很多家長不明就里,也對自己的孩子簡單粗暴地實施這種教育,其實完全是錯誤的?!苞棆寢岎B(yǎng)育孩子是饑餓療法。小鷹如果拒絕長大、不愿意走,鷹媽媽就會從平時喂食開始減量。減量有兩個目的,第一是讓小鷹減肥,因為小鷹比較胖,不利于飛行;第二讓小鷹有欲望,刺激它離開。這種方法是循序漸進的,而不是直接一下子把它踹出去。”
趙序茅給自己取的網名叫“動物翻譯官”,意思就是要做人與動物間“溝通”的橋梁。近年來,他先后在中國科技館、國家動物博物館,以及重慶、成都、廣州、烏魯木齊等地開展科普講座,還多次應邀在中央電視臺“科學動物園”“芝麻開門”等節(jié)目擔任專家評委,致力于青少年科普教育。他講述的有關野生動物的故事,受到億萬小觀眾的好評。
因長期從事瀕危動物的研究保護工作,趙序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fā)表了不少專業(yè)文章,并獲得2019年度中國科學院地奧獎一等獎。2019年7月,他從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博士畢業(yè)后,最終選擇來到蘭州大學生態(tài)學創(chuàng)新研究院,成為一名研究員。趙序茅認為,其實人類對大自然有著本能的熱愛,比如,觀鳥、認識植物、觀察昆蟲,都是一種博物精神的體現。而“博物”的魅力正是在于了解到自然的美麗、力量與生存智慧,讓大家意識到在人類之外,還有更神奇的物種存在,進而自發(fā)、自覺地保護野生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