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明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1.030
一、課例分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版)中指出:小學語文課程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課程,應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利用好教材這個例子,讓“教學做合一”,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領悟寫作方法,讓學生有“可用的語言、可寫的材料、可依的方法”,讓讀與寫鏈接更加流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學科的學習本身就需要學生長期地積累,只有大量的積累,學生才能提升語文能力以及素養(yǎng),學生積累最好的方式就是閱讀,那么寫作就是學生積累的體現(xiàn)。雖然閱讀與寫作是學生知識的流入與流出,但是學生想要得到能力的提升就要進行讀寫結合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課例,將閱讀與寫作進行結合教學,讓學生得到閱讀分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的綜合性提升。
在閱讀中,學生不僅能夠得到模塊內的知識,還能通過閱讀文章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在反復積累與實踐的過程中,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能夠得到提升。在寫作中,學生應用的寫作手法以及表達的情感越來越多,那么學生對于文章的情感理解能力就會得到提升,對于文章架構以及寫作方式的理解能力也能夠得到提升。而且,學生想要將閱讀的內容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就要能夠對閱讀的內容進行詳細地分析、理解,在透徹理解后才能留為己用。
所以教師應該重視教材中課例的教學,利用課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得到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進而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將閱讀與寫作融合到一起對學生實施教學,可以讓閱讀與寫作對學生的教學價值最大程度展現(xiàn)出來,實現(xiàn)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兩莖燈草》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人物描寫(習作單元)”中《人物描寫一組》一課中的第三篇文章,吳敬梓在文段中運用動作、神態(tài)的描寫方法,在讀者面前展現(xiàn)了一個活生生的吝嗇鬼形象。那么,怎樣讓學生感受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呢?怎樣初步運用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去具體表現(xiàn)一個人的特點,為單元習作訓練做好鋪墊呢?通過研讀教材,我設計了“抓住描寫人物的關鍵語句,想象人物內心世界,補白人物心理活動,感悟其吝嗇特點,并從中體會通過動作、神態(tài)描寫及選取典型事例等寫人的基本方法”的讀寫融合訓練環(huán)節(jié)。
二、課例呈現(xiàn)
師:同學們,嚴監(jiān)生是個吝嗇鬼。臨死前的他哪些行為、神態(tài)給你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呢?
(生自由交流)
師:說得真好!一個人的動作、神態(tài)往往能真實地體現(xiàn)他的內心。下面,我們就嘗試著抓住描寫主人公這些方面的句子去讀一讀、悟一悟、想一想,感知人物形象。
出示語段1:
嚴監(jiān)生喉嚨里痰響得一進一出,一聲不倒一聲的,總不得斷氣,還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著兩個指頭?!桶杨^搖了兩三搖。
師:大家的朗讀聲情并茂。他病重得一連三天都不能說話了,但他一定有話想說,到底想說什么呢?他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自由猜測嚴監(jiān)生想說的話)
師:同學們,說話時要有稱呼,語言要符合人物特點。請再想象當時的情境,如果嚴監(jiān)生能開口說話,他會說些什么。
出示:
他病重得一連三天都不能說話了,但他一定有話想說,到底想說什么呢?他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1:哎,我的親侄子?。∧阍趺匆稽c也不了解我呀?
生2:氣死我了,氣死我了!兩個指頭,兩個指頭呀!燈草,燈草,我的燈草!哎!
…………
師:剛才,我們抓住了關鍵句,通過讀、想、悟、說,初步感受到了嚴監(jiān)生的吝嗇。如果我們能把剛才同學們的交流連成一段通順的話,就能更好地感悟人物的形象。大家試著組織一下語句,說一說。
…………
師:同學們,大侄子沒懂嚴監(jiān)生的想法,他只能撐著,繼續(xù)伸著兩根指頭。
出示語段2:
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犃诉@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師:讀讀這些句子,嚴監(jiān)生每次搖頭、伸指頭的動作一樣嗎?到底有哪些不同?
生:在大侄子時“伸著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到二侄子時“把頭又狠狠地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到奶媽時“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
師:這樣的描寫,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展開想象,把他愈發(fā)絕望的心理寫下來。
出示:
二侄子走上前來問道:“二叔,莫不是還有兩筆銀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兩眼睜的滴溜圓,把頭又狠狠搖了幾搖,越發(fā)指得緊了。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奶媽抱著哥子插口道:“老爺想是因兩位舅爺不在跟前,故此記念?!彼犃诉@話,把眼閉著搖頭,那手只是指著不動。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生寫話,老師巡視;學生朗讀,自由交流)
…………
三、課例反思
1.要找準“讀寫結合點”。
要讓“讀寫結合”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必須找準“讀寫結合點”。在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抓住描寫嚴監(jiān)生的動作、神態(tài)的句子,讀一讀、悟一悟、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走進人物內心,從而感受人物形象,領悟寫作方法,再加以運用。特別是在學習嚴監(jiān)生的搖頭、伸指頭句子時,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它們的不一樣,并體會這樣寫的作用。通過反復朗讀、想象、說話、寫話,讓學生感受到他內心活動的變化:失望→失望至極→絕望。這樣一來,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深刻了,為學生重現(xiàn)嚴監(jiān)生當時的心理鋪平了道路,學生動筆的熱情高漲,教學目標高效達成。
因此,教師應盡最大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表達的情景,讓學生樂意表達,真正讓“閱讀促進寫作,寫作促進表達”。
2.要選準人物描寫方法。
課堂上,同學們通過揣摩人物的動作內心及想象語言,從而深入地體會到嚴監(jiān)生的吝嗇。課后,我若追問一句:同學們,如果把剛才想象的嚴監(jiān)生的語言放入原文,你們覺得好嗎?這樣,必然會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思維:我們的補充雖然精彩,但是嚴監(jiān)生即將咽氣,若還能說這么多的話,肯定是前后矛盾的,讀者肯定不能接受。所以,運用動作、神態(tài)來具體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的吝嗇才能讓讀者感到真實、震撼。
因此,我們在寫人物時,在選擇經(jīng)典事例的基礎上,要學會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情境下,并根據(jù)人物的特點來選取適合的人物描寫方法,將人物特點刻畫得淋漓盡致。
3、要吃準“讀寫”關系。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是否完全符合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的關系?!薄秲汕o燈草》收錄在“人物描寫(習作單元)”這一單元,教學重在文章賞析,兼顧習作方法總結、指導,教學中通過逐步剖析嚴監(jiān)生這一人物特點的同時,幫助學生明確梳理出“描寫人物的基本方法”的習作要點;既要學懂課文,又為單元習作訓練體現(xiàn)做好了鋪墊。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引導學生通過讀來感受人物形象,進而領悟表達方法,學會運用寫作方法。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寫作規(guī)律和方法,從而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本課,我采用“讀一讀、悟一悟、想一想、說一說、寫一寫”的方法讓學生走進人物內心世界,體會描寫方法,然后寫一寫嚴監(jiān)生的心理。這樣,學生在感受嚴監(jiān)生吝嗇形象的同時,還學到了通過人物動作及神態(tài)的細小變化來表現(xiàn)人物特點的描寫方法,再將寫作方法加以運用,就起到了“讀寫”的有機融合。
簡而言之,“讀寫融合”要基于課例,找準閱讀和寫作的有效結合點,激發(fā)興趣,提高閱讀能力,領悟寫作方法,讓學生有“可用的語言、可寫的材料、可依的方法”,從而真正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語文新課程標準》(修訂本),2011年。
[2] 葉圣陶《葉圣陶教育名篇》,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年第11期。
[3]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4] 楊敏《小學語文課堂讀寫結合教學的問題分析與教學策略》,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