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欣 欒香梅 孫翠芳
【摘 要】 目的:分析孕產婦圍生期保健中健康教育的價值。方法:于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孕產婦中,隨機選取54例并分組,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圍生期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進行健康教育。結果:觀察組自我干預、分娩及新生兒干預知識得分分別為(93.5±4.5)分、(91.8±3.9)分及(97.4±1.0)分,妊娠合并癥發(fā)生率為0.0%、剖宮產率為3.7%、不良母嬰結局發(fā)生率為3.7%、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3%,產前、產中及產后滿意度得分分別為(95.4±3.4)分、(92.6±4.2)分及(96.8±1.0)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健康教育融入至孕產婦圍生期保健中,可提升孕產婦的自我干預、新生兒干預及分娩知識掌握水平,且能夠降低剖宮產率,改善母嬰結局,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及孕產婦滿意度。
【關鍵詞】
孕產婦;圍生期保健;健康教育
孕產婦圍生期保健知識掌握情況,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母嬰健康水平[1]。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部分孕婦妊娠期常盲目補充營養(yǎng)、減少活動量[2]。受其影響,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巨大兒等風險發(fā)生率顯著提高。此外,孕產婦產后自我護理及新生兒護理能力低,同樣對產后恢復與新生兒的成長不利[3]。有研究指出,將健康教育融入至孕產婦的圍生期保健中,可有效提高保健的科學性。本文作者于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孕產婦中,隨機選取54例作為樣本,闡述了孕產婦圍生期保健中健康教育的應用方法,觀察了健康教育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孕產婦中,隨機選取54例并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觀察組(n=27)年齡為(27.74±4.85)歲,孕周為(36.14±1.54)周,體質量為(71.41±11.01)kg。對照組(n=27)年齡為(27.17±5.03)歲,孕周為(36.20±1.17)周,體質量為(70.84±10.19)kg。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標準
1)所有孕產婦均處于圍生期;2)孕產婦無精神異常;3)參與研究前,無妊娠期合并癥;4)胎兒無先天異常;5)無剖宮產指征;6)自愿參與研究。
1.3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圍生期護理,包括產前準備、心理干預、產時助產、產后并發(fā)癥的預防等。
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合實施健康教育,方法如下,1)產前教育:產前健康教育的內容,以飲食、運動、心理、分娩教育為主。方法如下,①飲食:孕產婦產前應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但應適當控制進食量,以免誘發(fā)妊娠期糖尿病,降低巨大兒發(fā)生率。②運動:如孕產婦身體及胎兒的健康狀況允許,孕產婦應適當運動,通過散步等方式提升機體免疫力,為分娩做好準備。③心理:孕產婦圍生期多伴有焦慮、恐懼、緊張心理,對分娩安全性的提升不利,且可增加產后出血發(fā)生的風險。護理人員需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囑其通過深呼吸、轉移注意力、看母嬰和諧相處的視頻的方式緩解負面情緒。④分娩:為降低剖宮產率,針對無剖宮產指征者,護理人員應宣傳經陰道分娩的優(yōu)勢。此外,還應指導產婦練習拉瑪澤呼吸法,縮短產程。2)產中教育:分娩的過程中,助產士需指導產婦呼吸及用力,促使胎兒娩出,縮短產程,預防軟產道裂傷。3)產后教育:產后,護理人員應從“并發(fā)癥的預防”、“自我干預”、“新生兒護理”等方面出發(fā),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方法如下,①并發(fā)癥預防:產后常見的并發(fā)癥,以產后出血、尿潴留、盆底肌功能障礙等為主。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通過“盆底肌功能訓練”等方式,對并發(fā)癥進行預防。一旦發(fā)生產后出血,需立即處理。②自我干預:產婦產后應及早下床,縮短臥床時間,以免誘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產婦需保證睡眠充足,積極合理的補充營養(yǎng),促進產后恢復。③新生兒護理:護理人員可將“母嬰床旁護理”應用到護理過程中,于床旁一對一的指導產婦對新生兒進行沐浴及喂養(yǎng),促進新生兒成長發(fā)育。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n(%)]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健康知識得分
觀察組自我干預、分娩及新生兒干預知識得分分別為(93.5±4.5)分、(91.8±3.9)分及(97.4±1.0)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娩情況及母嬰結局對比
觀察組妊娠合并癥發(fā)生率為0.0%、剖宮產率為3.7%、不良母嬰結局發(fā)生率為3.7%、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3%,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2.3 孕產婦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產前、產中及產后滿意度得分分別為(95.4±3.4)分、(92.6±4.2)分及(96.8±1.0)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3。
3 討論
本院針對圍生期孕產婦所實施的健康教育,內容以自我干預、分娩知識、新生兒干預知識為主。產前,就自我干預以及分娩知識,對孕產婦進行干預,可提升其生活方式的合理性,降低剖宮產率[4]。產時指導產婦分娩,有助于縮短產程,減少產后并發(fā)癥。產后,就新生兒及自我護理知識,對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則可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5]。本文研究發(fā)現,實施健康教育后,孕產婦自我干預、分娩及新生兒干預知識得分分別為(93.5±4.5)分、(91.8±3.9)分及(97.4±1.0)分,妊娠合并癥發(fā)生率為0.0%、剖宮產率為3.7%、不良母嬰結局發(fā)生率為3.7%、母乳喂養(yǎng)率為96.3%,產前、產中及產后滿意度得分分別為(95.4±3.4)分、(92.6±4.2)分及(96.8±1.0)分,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優(yōu)勢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將健康教育融入至孕產婦圍生期保健中,可提升孕產婦的自我干預、新生兒干預及分娩知識掌握水平,且能夠降低剖宮產率,改善母嬰結局,提高母乳喂養(yǎng)率及孕產婦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玲,陳銘.出生2個月內小兒喂養(yǎng)方式及圍生期保健對其體質量增長的影響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14):144-145.
[2] 湯麗芬.探討下生殖道感染與胎膜早破及母兒結局的關系以增強圍生期保健效果及提高妊娠質量[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8,12(15):66-68.
[3] 張立艷,王立霞.孕期營養(yǎng)指導在圍生期孕婦保健工作中的應用體會[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7,21(33):4653-4654.
[4] 郭欣,吳麗麗,申微.高齡孕產婦圍生期血脂代謝與凝血功能指標的變化及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21):5231-5233.
[5] 劉春芳,謝金蓮,萬九菊.階段行為轉變理論在孕產婦圍生期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全科護理,2017,15(04):45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