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霞 陳衛(wèi)東
摘?要:什么是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就是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針對相同體裁的文章,進行多文本的教學。群文閱讀不是對課內(nèi)知識的替代,而是對課內(nèi)知識的補充。教師采用群文閱讀的方法,可以引領學生進行深度思考。本文以“群文閱讀”的領軍人物蔣軍晶老師執(zhí)教的一節(jié)群文閱讀示范課為例,闡述蔣老師如何設計具有討論價值和思考意義的問題,如何真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問題設計;可議性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7-086-1
學生想什么,怎樣想,關鍵取決于老師問什么,怎樣問。許多老師一節(jié)課要問幾十個問題,而大部分問題都是是不是、對不對、好不好、你喜歡不喜歡。如果我們只是在這樣的問題上打轉(zhuǎn),其結(jié)果只是讓學生變成了應聲蟲,根本無法給學生提供思考的空間,他們也只是知道了是什么,而根本不知道為什么。這樣的提問是沒有價值的,是不可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就曾經(jīng)說過,教師在教學學生時,最重要的是要有提問的能力。那么到底應該怎樣提問,提什么問題呢?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力?引領學生的深度思考能力呢?其實,最關鍵的因素是問題的設計。
一、教師應設計解答區(qū)域?qū)挼膯栴}
傳統(tǒng)語文教學存在兩種極端:要么深挖作者的觀點,要么拘泥于教參的意見。教師在課堂上的提問,不是引來全班齊聲回答“是”,就是讓班級陷入沉寂,鴉雀無聲,很少能有真正帶動學生思考的問題。群文閱讀提倡學生要能夠解決更加寬泛的問題,不設定標準答案,使學生能夠在自由的氛圍下表達自己的看法。
在《創(chuàng)世神話》一課中,群文閱讀代言人、浙江省特級教師蔣軍晶先生首先以“世界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大問題”開場,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學生對這個問題產(chǎn)生了很多答案,有的認為是盤古開天辟地,有的認為是看不見的巨手創(chuàng)造了世界,還有比較科學的說法——“宇宙大爆炸論”……《橋》一課中蔣老師的第一個問題也是個“大問題”:“逐字逐句讀課文,一邊讀一遍思考:我讀到了什么?”學生的回答也五花八門,有讀出精彩環(huán)境描寫的,有感受人物形象的,還有抓住文章結(jié)尾的……
西南大學于澤元教授提出群文閱讀教學議題的設置要具備開放性和可議性。開放性就是能促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既可以有選文內(nèi)的理解,也可以超越選文,釋放學生思維??勺h論性就是可以給學生足夠思考的空間,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夠把文本中原本不確定的地方賦予自己的理解,填補文本的意義空白。因此,議題的設置必須兼具開放性和可議性,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置也需要遵循這兩個原則。從以上兩個案例可知,解答域?qū)挼膯栴}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就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從而為接下來的課堂氛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教師應對多篇文章共同發(fā)問
群文閱讀的提問方式不同于單篇教學只著眼于單一文本,而是對多篇文章進行共同提問,就異同點來展開。問題的設計要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而不是文本中現(xiàn)成就能找到答案的,也不要把文章肢解了。
蔣老師在進行寓言的群文閱讀教學時,第一步是探究寓言的文體特點,請學生熟讀《南轅北轍》和《畏影惡跡》提問:“請用詞語概括出寓言的特點,并寫在下面的格子里。”第二步時從人物言行中探究原因,也是閱讀《南轅北轍》和《畏影惡跡》,提問:“尋找人物獨特的言行,分析其令你感到可笑的原因?!钡谌教骄吭⒀浴半[身”寓意,通過閱讀《鄭人避暑》、《強取人衣》、《金鉤桂耳》,要求學生從人物言行中歸納出寓意。
寓言的教學,教訓性最為重要,故事性、趣味性次之。蔣老師的寓言教學,每一步的問題設計都是基于兩三個文本的對比求同之上的,不是抓住其中一篇進行深入細摳,而是讓學生隨著教師的思路循序漸進地了解寓言的文體特征,找到寓言說理的方法,從而探尋出寓意。
三、教師應嘗試通過閱讀單來呈現(xiàn)問題
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蔣老師廣泛使用了閱讀單進行問題的設計。閱讀單的設計,使閱讀學習視覺化,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使抽象的問題顯性化,使過程的展開直觀化,是簡單又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比如在讓五年級的學生通過四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牛郎織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學習比較的閱讀策略時,蔣老師列出了下表這樣一個閱讀單,要求學生梳理故事情節(jié),并填寫:
在第二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又出示了相同欄目的外國愛情故事情節(jié)示意圖,用來進行比較,以探究中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的創(chuàng)作特點。
第一張表格的創(chuàng)立引發(fā)了學生眾多思考,他們很容易地發(fā)現(xiàn)中國古代民間愛情故事中有這樣的相似點:都遭遇到一個很有實力的人從中阻撓,都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結(jié)局大都具有悲劇色彩……而與第二張表的對比則發(fā)現(xiàn):外國的主人公以王子和公主為主,而中國的大都是神仙和窮小子,外國的故事結(jié)局都是喜劇,而中國的大都是以悲劇結(jié)尾……通過對兩張表的總結(jié),不難發(fā)現(xiàn)中國民間愛情故事的創(chuàng)作特點:更為注重情節(jié)的曲折性,基于現(xiàn)實生活,男女主角地位懸殊,結(jié)局更加豐富多彩。閱讀單在此課例中的運用,使復雜的故事情節(jié)變得簡單直觀,使需要比較對象之間的異同點一目了然,學生能快速又準確地得出多樣化的結(jié)論。
由此可見,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空中樓閣,它需要建立在老師的問題基礎之上,老師設計什么樣的問題,直接影響學生思考能力的深淺。蔣軍晶老師的群文閱讀,通過不同形式,設計了有討論價值的問題,真正引發(fā)學生的思考,而不是流于表面的、看似熱鬧的偽問題。
(作者單位:丹陽市丹鳳實驗小學①;丹陽市界牌中心小學②,江蘇 丹陽21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