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文? 題
人生就像學算術,加法過后是減法。
減去心靈上的沉重負擔,減去一些奢侈的欲望,減去沒有價值的身外之物——熱鬧的生命里有許多不堪承受的東西,需要減法。所以,做好減法,是很復雜、高深的生存技巧和學問。
請以“給生活做減法”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③不少于600字。
思路點撥
文題把數(shù)學里的計算方法化用到生活中,意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反思生活,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審題過程中,首先應考慮生活中該“減”去些什么。例如:減少對名利的過度追求,減少對物質生活的貪婪享受,減輕過重的生活負擔,等等。還可深層次地分析“減”與“加”的辯證關系。比如,減少對子女的溺愛,可增強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減少對名譽地位的過度追求,可增加淡泊、樸實的生活情趣。如果從客觀角度思考,生活中也存在“減法”——這是一種自然法則。例如,每個人生命旅程的減少,每件事倒計時的臨近,自然資源的不可再生……面對這些“減法”,我們該如何應對,同樣大有文章可做。
文體選擇上,記敘文、議論文都可以,關鍵要圍繞提升生活品位、提高生活質量、豐富生活情趣、享有生活的純粹高尚等方面立意,力求使文章深刻。
佳作展示
給生活做減法
江蘇太倉中學? 丁樂盛
兩千多年前,韓信曾說過,他帶兵打仗,人數(shù)是“多多益善”。但打仗光靠人數(shù)是遠遠不夠的——縱有百萬之師,倘若一半是老弱病殘,這仗不打也罷。生活中很多事,不正是這個道理嗎?
現(xiàn)實生活里的減法不一而足,比如:
減掉一些形式主義。據(jù)媒體報道,有一所學校,為了讓領導講話時場面顯得整齊、“莊嚴”,竟然強迫學生穿著單薄的校服,站在嚴冬瑟瑟的寒風中。鏡頭中的他們,一個個被凍得直打哆嗦(尤其是穿著裙裝的女生)。而這一切,只是為了讓形式變得更完美,更好看?;蛟S,它關系到某些領導的面子,關系到某些領導的升遷,可說句不客氣的話,那么多受凍的學生與此何干?為了華而不實的形式,甚至可以犧牲青少年的健康,這筆買賣可真不值。
減掉一些“表面”功夫。不止一所高校一擲千金,花上千萬元打造校門,卻不知哈佛大學的校門僅是紅磚、鐵門,毫無粉飾,毫無美感。我不敢說那幾所高校一定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但這種“形式主義”,是以育人為己任的高校應該做的嗎?無獨有偶,一些地方政府重金打造市政府、縣政府大樓,以致在同級政府圈內引起了惡性競爭。老百姓的唾罵他們充耳不聞,似乎打造好門面也可當作一項政績。我們當然要政績,治理好一條臭水河是政績,造一條豆腐渣高速公路,似乎也是政績,但老百姓想要哪種,不言自明。
減掉一些空話。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qū),有很多依然貧困的農村。村內的一堵堵墻上,赫然寫著這樣的大字——“再窮不能窮教育”??勺哌M學校一看,課桌椅舊得像清朝留下來的古董,學生頭頂上孤零零地掛著一個白熾燈泡;個別地區(qū),沒有粉筆,老師上課用手指蘸水寫字……可我們又分明看到,當有領導來視察時,地方官員可以大方地拉出幾條橫幅,然后驅車趕往附近最好的飯店……“再窮不能窮教育”,在活生生的事實面前顯得多么蒼白,怎能不讓人心寒。實際上,說一句漂亮的話一點不傷腦筋,但要讓一句漂亮的話成真,卻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否則,那永遠只能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積淀的文明古國??稍谶@博大的文化中,有一些糟粕應該清除。生活中的減法,大而言之就是社會的減法,它包括減去虛偽,減去愚昧,減去迂腐,減去浮躁,減去保守,等等。
我們在用好減法的同時必有收獲:減掉虛偽的面具,就多一份坦誠;減掉愚昧的迷信,就多一份文明;減掉迂腐的盲從,就多一份創(chuàng)新……
所以,請學會給生活做減法吧!
點? 評
作者著眼現(xiàn)實,直陳時弊,批判了當前社會存在的形式主義現(xiàn)象,主題深刻,具有現(xiàn)實意義。論據(jù)典型,評述言簡意賅,說服力強。采用并列式結構,層次清晰,堪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