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昕
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內鏡中心的手術室中,多臺微創(chuàng)手術正在同時進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的手術便在其中,他的身旁站著兩名外國醫(yī)生,他們認真觀察他的手術,偶爾低聲詢問,周平紅隨即進行解釋。在離手術臺不遠的地方,擺著一臺攝像機,記錄這臺手術。數十位學員或學生遠遠地圍成一個半圓認真觀摩學習。
周平紅頭戴耳麥,手持器械,腳踩踏板,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內窺鏡下探畫面的顯示屏。屏幕上,人的食道是一個幽長深邃的紅色洞穴,內窺鏡在其中游走。周平紅在進行一臺消化道微創(chuàng)手術的現場演示。一邊進行手術,一邊不時加以解說。一百五十多名來自全國各地國家級繼續(xù)教育學習班的內鏡醫(yī)生,在這座大樓的另一個房間觀看這臺手術。周平紅獨創(chuàng)的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癥,造福了廣大患者。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心里慌。可咽下去的食物進不到胃里去,是賁門失弛緩癥患者獨有的糟心事。
賁門在食管和胃交接的地方,是胃的開關。“賁門失弛緩癥就是賁門發(fā)生了痙攣,開關出了問題,大量的食物就會堆積在食管里,患者就會嘔吐?!辈∪颂上滤X時,食物會從食管內倒出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此外還會導致營養(yǎng)不良、體重降低,甚至喪失勞動力。
按照以往外科手術的方法,需要開膛破肚來把賁門的肌肉切開。“我們現在的方法是胃鏡下在食管腔里手術,原理同外科手術一樣,但創(chuàng)傷極小,病人第二天就能喝水吃東西了?!闭f到這里,周平紅臉上洋溢著笑容。
周平紅介紹說,他的第一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手術完成于2010年8月16日,患者是個中學生。
“我們的食管分三層,最表層的叫黏膜層,中間是黏膜下層,第三層叫肌肉層?!比梭w這臺復雜精密的機器,就連薄薄的食管壁結構也不簡單。而技藝高超、匠心獨具的高手,則能在食管壁毫米級的粘膜上打隧道,這是周平紅獨創(chuàng)的技術。
“中間的黏膜下層是疏松的,打的隧道就像黃浦江下面的延安東路隧道一樣。在這個隧道里把賁門的肌肉切開?!?/p>
2013年,在美國消化疾病周大會上,周平紅成為第一個入圍內鏡操作比賽決賽圈的中國人。2016年,他從選手變成了裁判。隨著技藝越發(fā)精湛,周平紅開始揚名世界。曾經最多有六個不同國家的醫(yī)生同時在中山醫(yī)院內鏡中心學習。德國、美國、埃及、新加坡、澳大利亞、加拿大……世界各地的病人也前來問診。
“我一直在想當時為什么會失敗?!?/p>
2018年,中山醫(yī)院內鏡中心的接診量已經達到了12.97萬人次,2019年預計將達到13.7萬。雖然成功為國內外許多消化道疾病患者排憂解難,但是曾經一個姑娘手術的失敗,讓周平紅一直念念不忘。
這位姑娘曾經飽受賁門失弛緩癥的困擾。當時的她只有十歲,考慮到年紀太小不適合做外科的開胸手術,父母在各地求醫(yī)失敗之后找到了周平紅,并于2012年進行了手術,然而手術并沒有獲得成功。
“當時對這個疾病的認識還不太充分,手術做了一半就終止了?!敝芷郊t坦言,“這樣的失敗病例相對還是比較少的,平時手術的成功率要超過99%。”
此后的五年間,隨著病變見識得越來越多,經驗積累地越來越豐富,周平紅終于認識到了失敗的原因。幾經周折,周平紅于2017年聯系上了姑娘的父母,15歲的她已經長到了1米68,但是身體只有80斤。周平紅專程前往姑娘的家鄉(xiāng)—青島,這一次,他成功完成了手術?!爱敃r我們對小孩子食管的解剖認識不足,發(fā)生疾病之后,解剖層次有所改變,認識了這個問題以后就好解決了。”
“她現在已經是個大姑娘了,在英國讀書呢?!比缃窆媚锷眢w健康、茁壯成長,能夠正常地求學、生活,周平紅非常開心。
“人家出國坐飛機覺得很疲乏,對我來說是難得的清凈?!敝芷郊t的工作之繁忙遠超常人。
現代人都是手機控,手機日常不離手,并且常常為沉浸于手機不能自拔而苦惱,而周平紅則不得不將手機同日常生活綁在一起。“下班時間手機都不敢放在書房充電,必須放在床頭柜上,一些病人半夜會有需求?!?/p>
高超的技藝讓周平紅早已名聲在外。2016年,他成為了央視《大國工匠》節(jié)目的座上賓,2017年他接受了央視《面對面》節(jié)目的采訪,2019年第二屆中國醫(yī)師節(jié)來臨之際又接受了央視《新聞聯播》采訪,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央視大型專題片《為了人民健康》記者又對他進行了專訪。周平紅從行業(yè)翹楚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醫(yī),壓力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病人來找我,越來越多的疑難雜癥來找我,病人對我有了更高的希望,別人不能解決的問題病人希望我能解決,我的壓力就更大了。”因此他需要鉆研新技術,倒逼自己進行創(chuàng)新。
工作繁忙、壓力巨大,但是周平紅對事業(yè)充滿熱忱。“我很享受治療的成功,當然也有一些失敗,但是我們可以總結。我們治愈病人之后那種快樂是一般人無法享受到的,這也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睙o論是手術之中,還是手術后接受采訪,周平紅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笑容中有自信,有熱愛,有一名救死扶傷的醫(yī)生的溫暖的力量。
“大國工匠肯定是要名副其實,我們創(chuàng)新性地開創(chuàng)了一些內鏡下的微創(chuàng)手術,在這個領域越走越遠,路也越走越寬,我們手上內鏡的技藝也越來越精準,”2018年,周平紅成為了當被問到如何看待“大國工匠”這個稱號時,周平紅自豪地說,“我們欣逢盛世無愧于這個時代,也無愧于‘大國工匠這個稱號?!?/p>
“闌尾切除、膽囊切除、腹腔的腫瘤……以前胃鏡不能做的,現在逐步要打破禁忌。”談到未來的努力方向,周平紅話語之中帶著豪邁,“我們要把內鏡治療的禁忌癥變成內鏡治療的適應證,變不可能為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