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香平
摘要:體育作為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點學科,對推動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意義重大,因此在落實素質教育的過程之中,我國明確強調了體育的教學地位。但是長期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導致有一部分老師無視體育教學的大力落實,對體育這門學科的認知和理解較為淺顯,最終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fā)展,體育教學改革也停滯不前。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地位和作用
一、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
結合相關的實踐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世界各國都開始重視體育教育并將其納入教育教學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中,體育這一學科的社會地位以及教學地位有了極大的提升。不可否認,體育隊對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意義重大,在進入21世紀之后,現(xiàn)代化教育教學思想、教學環(huán)境和內容產生了極大的變化,社會各界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重新調整教育思路,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堅持教學改革的根本要求,以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為依據。其中人文關懷以及社會化元素的融入必不可少,體育能夠實現(xiàn)這幾大元素之間的完美融合,積極調整教育結果的關注點,不再以最終的結果為依據,而是著眼于整個學習過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實現(xiàn)人文教育元素的有效滲透。
另外體育這門學科更加側重于對教育的靈活性以及開放性,充分體現(xiàn)現(xiàn)代化教育的活力以及指導價值,盡量避免教育的單一性和片面性,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過程之中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規(guī)范個人的言行舉止,實現(xiàn)個人的個性化成長及發(fā)展。學術界在對目前的素質教育進行分析時明確提出,這一教育理念主要以教會學生如何做人為核心目的,實現(xiàn)學生心理素質和生理素質的綜合提升,保障學生能夠迅速的適應社會生活,體育這門學科就能夠實現(xiàn)這一目的。體育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著一定的作用,作為社會文化和生態(tài)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能夠推動優(yōu)秀體育文化的進一步傳播,讓學生在主動交流以及體育文化學習的過程中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價值以及優(yōu)點,從而主動地與外界進行互動和溝通,樹立終身體育的行為習慣,形成敢于拼搏,敢于競爭和敢于比賽的精神。
二、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結合上文的相關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體育在素質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體育老師需要注重教育教學元素的分析及解讀,明確素質教育創(chuàng)新的核心要求,以此來推動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越來越關注教育教學改革,素質教育這一重要的理念備受關注,素質教育為我國的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基本方向。作為素質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的社會地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學術界在對體育專業(yè)學科進行分析及研究時明確強調,體育在素質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體育老師必須要注重教學內容及形式的改革以及優(yōu)化升級,著眼于素質教育踐行的特點不斷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及形式,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體育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落實。
素質教育對應試教育是一個極大的沖擊,前者不再以簡單理論知識的灌輸為依據,而是以促進人才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為核心,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并以此作為教育教學的重要宗旨。其中體育對體現(xiàn)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目標意義重大,首先,體育能夠增強學生的健康體質,學校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長,另外體育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行為習慣意識以及體育意識,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價值。老師會根據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實現(xiàn)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參與和鍛煉的機會,保障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現(xiàn)代生活方式,提高個人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其次,體育教學能夠促進學生的智力成長以及發(fā)展,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之中個人的思維力、想象力、記憶力以及觀察力有了極大的提升,體育老師會以游戲法、提問法以及觀察法為依據,給予學生更多提升自我的機會,鼓勵學生在練習基礎動作時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保障個人思維的靈活性以及多樣性。最后,體育運動能夠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進取精神以及競爭意識,體育老師會采取參與比賽活動的形式引導學生落實前期的體育教學目標,結合課內外體育活動開展的實施條件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進取精神、合作精神以及競爭意識,進而實現(xiàn)個人的全面成長及發(fā)展。
三、結語
體育教學改革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學科,體育老師需要了解這一門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主要地位,關注與學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共鳴,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實踐活動,充分凸顯素質教育的指導作用及優(yōu)勢,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些松的學習氛圍之下主動參與不同的體育訓練活動,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素質教育的大力落實。
參考文獻:
[1]沈鈞毅, 張振軍. 試論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遼寧體育科技(5):40-41.
[2]梁平. 試論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