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林
那是一個冬日。這座城市的冬天,像春天一般,到處灑滿陽光。
偌大的報告廳里,坐滿了聽眾,他們正在觀摩主席臺上的師生上課。這是一堂語文課,內(nèi)容是分析賈平凹先生的散文《一棵小桃樹》。老師是個40多歲戴眼鏡的男老師,學(xué)生是七年級的孩子們。
課已經(jīng)接近尾聲。按照一般上課的慣例,應(yīng)該是老師給課堂做個小結(jié)的時候了。老師拋出了一個問題給孩子們:“如果賈平凹先生只能給小桃樹寫一個字,你們覺得是哪一個字?”孩子們聽得很認真,學(xué)了文章之后自然就有了自己的見解,不斷有孩子站起來發(fā)言。
“我覺得是敬畏的‘敬字。因為小桃樹在風雨中終于挺了過來?!币粋€女生說。
“我確定是懷念的‘念字。作者是借小桃樹懷念自己的奶奶?!币粋€男生說。
“我選一個夢想的‘夢字。寫小桃樹,作者也是在寫自己的夢想呢。”又一個女生說。
……
孩子們說出的答案有七八個了,答案中包含著不同的見解。舉手的孩子還是很多。突然,老師將目光投向了最后排右邊角落里的一個女生:“來,請你說一說,你覺得是哪一個字?”
“我……我沒有想好?!毙∨椭^,小聲地說。大家以為老師會讓她坐下,然后讓其他學(xué)生繼續(xù)回答。在一些教室的角落里,常會坐著兩三個小女生或者小男生,他們也許是在學(xué)習中有困難的學(xué)生。他們不會主動舉手發(fā)言,也極少被老師點名發(fā)言。
“這樣,你就從你剛才說出的‘我沒有想好這幾個字中找一找,也許有你想要的答案哦?!背龊跻饬系?,老師走近小女生,小聲地提醒她。
“那……我就選擇這個‘好字?!毙∨穆曇籼岣吡艘恍?。那個“好”字,發(fā)音清脆。聽課的人們發(fā)出了善意的笑聲。小女生接著解釋:“小桃樹有很多困難,都挺過去了,那就是好的?!?/p>
“是的,我們走過風雨——好!我們戰(zhàn)勝脆弱——好!我們選擇面對——好!生活路上陰晴不定,但我們要勇敢去面對……”老師接過了小女生的話,開始發(fā)表自己的感慨。40多歲的男老師站在學(xué)生中間,明亮而剛健。他的嘴里,慢慢地吐出自己的看法。那一個個句子,像清澈的小溪在緩緩流淌。
小女生坐下了,她的眼里,晶瑩閃亮。她知道,多年以后,她可能會忘記很多事,但她不會忘記今天這堂課。
窗外,陽光正好,穿透窗子,投在這角落里,一地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