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升偉 龍巖市農業(yè)學校 福建龍巖新羅 364000
H9亞型禽流感是一種低致病性禽流感,該病主要表現以張口呼吸、咳嗽、流淚等為主的呼吸道癥狀,是近年來肉雞養(yǎng)殖的一種常見病?;褐гw病又稱滑液霉形體病,是由滑液支原體引起雞軟腳、跛行、呼吸困難為主要癥狀的一種傳染病。
2019年8月6日,龍巖某白羽肉雞場發(fā)生一起以呼吸困難和軟腳、跛行為主要臨床癥狀的疫病。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和實驗室檢查結果,最后確診該雞群為H9亞型禽流感、滑液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葡萄球菌病共感染。采取飲水中加藥等一系列措施后,日死淘率降低至0.1%以下,取得較好的防控效果,現報道如下。
龍巖某白羽肉雞場,全場存欄15 000羽,雞群從23日齡開始出現采食量減少、排黃白色稀糞,部分雞出現流鼻水、眼瞼腫脹、流眼淚、咳嗽、呼吸道啰音等,軟腳、跛行、關節(jié)腫脹(見圖1-圖2)、每天的病死率上升至0.4%以上,高于正常值。據了解,該場的免疫程序為:1日齡免疫新支二聯活疫苗(噴霧1羽份,孵化場操作),新支流三聯滅活苗(頸部皮下注射0.2mL/羽);7日齡新支二聯活疫苗飲水1.5羽份/羽;9~11日齡免疫H5+H7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頸部皮下注射0.3mL/羽);18~21日齡免疫新城疫活疫苗飲水1.5羽份/羽。
剖檢10羽病死雞,可見氣管出血,氣管和支氣管內有大量干酪樣分泌物(見圖3),肺臟瘀血呈暗紅色;腺胃乳頭周邊出血,用刀刮后可見乳白色分泌物流出,肝臟、脾臟、腎臟等略腫大,肝臟表面有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覆著,氣囊渾濁(圖4),胰腺有壞死點,跗關節(jié)內腱鞘與肌肉間有黃色糊狀滲出物(圖5),腸道腫大。
圖1 跛行癥狀
圖2 關節(jié)腫脹
圖3 氣管內分泌物增多
圖4 氣囊渾濁
圖5 關節(jié)內有黃色滲出物
根據發(fā)病情況及臨床解剖特點,疑似H9亞型禽流感和支原體感染。
4.1 禽流感病原檢測 取5羽發(fā)病雞只的氣管、支氣管、肺臟、肝臟樣品約2.0 g于潔凈、滅菌并烘干的研缽中充分研磨,加10 mL PBS液混勻,4℃、3 000 r/min離心15 min,取上清液編號進行RNA核酸提取,通過RT-PCR檢測,結果5份樣品中H5亞型禽流感病毒、H7亞型禽流感病毒均為陰性,H9亞型禽流感病毒3份陽性、2份陰性。
表1 滑液支源體病原檢測結果
4.2 滑液支原體病原檢測 取5羽發(fā)病雞只的腭裂5個、關節(jié)腔3個棉拭子,采用熒光定量PCR儀(美國ABI公司),滑液霉形體熒光PCR檢測試劑盒(北京生科尚儀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90801)進行檢測,結果顯示滑液支原體均為陽性,結果如表1。
4.3 細菌分離鑒定 無菌取發(fā)病雞只的跗關節(jié)炎性滲出物及肝臟,劃線接種到伊紅美藍瓊脂、高鹽甘露醇瓊脂平板上。經37℃培養(yǎng)24 h后,伊紅美蘭瓊脂培養(yǎng)基上可見黑色有金屬光澤、圓形、隆起的中等大小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檢出革蘭氏陰性、兩端鈍圓、中等大小的桿菌,判為大腸桿菌。高鹽甘露醇瓊脂培養(yǎng)基上可見黃色、圓形、隆起、濕潤中等大小的菌落。涂片、革蘭氏染色后鏡檢,檢出革蘭氏陽性、圓形、成對或3~4個排列的球菌,判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根據臨床表現、剖檢變化及實驗室檢查結果,確定該發(fā)病雞群為H9亞型禽流感、滑液支原體病、大腸桿菌病、金黃色葡萄球菌病共感染。
6.1 治療措施 由于該雞群采食量較低,于是采用飲水給藥進行治療,即每250 L水添加5%泰萬菌素500 g、10%多西環(huán)素500 g、250 g甘草顆粒、2 500mL清瘟敗毒口服液進行治療,連用7 d。經過7 d治療后,雞群呼吸道癥狀明顯減輕,采食量恢復正常,死淘率降低到正常水平。
6.2 防控措施
6.2.1 加強飼養(yǎng)管理,保持舍內環(huán)境穩(wěn)定 保持適宜的溫度,要求日溫差不超過3度;保持合理的通風;合適的濕度,最好控制在60%~70%。尤其要防止晝夜溫度驟變和氨氣等有害氣體超標以及墊料潮濕板結等應激。
6.2.2 做好雞場的生物安全,推行全進全出飼養(yǎng)管理模式 每批肉雞出欄后應留一段空舍期,有效清掃消毒,注重場區(qū)大小環(huán)境消毒,控制人員、車輛的出入,來訪人員進行登記和衣服更換;控制老鼠、蒼蠅、鳥等傳播疾病。
6.2.3 減少支原體垂直傳播 加強對每批雞苗的檢測,減少雞苗支原體的陽性率。
6.2.4 加強疫病的免疫工作 做好禽流感、新城疫和傳染性支氣管炎的疫苗免疫,確保雞只免疫抗體水平合格。
1)目前很多雞場對H9亞型禽流感沒有足夠的重視,認為夏季不會發(fā)生該病,沒有做或只做一次疫苗預防。其次是受非洲豬瘟影響,今年雞場周邊原來的很多養(yǎng)豬戶改成養(yǎng)雞,區(qū)域內養(yǎng)殖密度和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加上生物安全沒有及時跟上,H9亞型禽流感發(fā)生的機率大大增加。此外,今年雞苗銷售異?;鸨ú怀钯u),很多種雞場對于該病沒有足夠重視,沒有免疫疫苗或進行必要的藥物控制,導致該病的發(fā)生呈明顯上升趨勢。
2)H9亞型禽流感雖是低致病性的,不是一類疫病,沒有必要進行全場撲殺,但必須進行消毒隔離,同時必須對病死雞進行無害化處理。當發(fā)生低致病性禽流感時,應盡早使用有效藥物,如采用抗病毒、抗繼發(fā)感染、退燒、緩解呼吸道癥狀相結合的方法,減少雞只死亡和經濟損失。H9亞型禽流感防控最重要的預防措施是疫苗免疫接種,目前國家批準使用的H9亞型禽流感疫苗有聯合滅活疫苗和單一滅活疫苗。該發(fā)病雞場免疫程序在原先的基礎上增加在9~11日齡免疫H9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0.3 mL/羽(頸部皮下注射)。
3)近幾年來,我國部分種雞場開始使用滑液支原體病疫苗,從臨床的結果來看效果比較理想,對于商品肉雞由于成本因素,使用普遍性較低。目前肉雞場對滑液支原體的防控大多采用如下措施:(1)做好種源凈化,加強對商品肉雞雞苗的檢測,減少經蛋垂直傳播的風險。(2)加強生物安全控制,特別是對人、車、物的流動控制,同時要做好日常衛(wèi)生和消毒工作。(3)優(yōu)化雞場飼養(yǎng)管理,尤其做好溫度、濕度和通風工作,雞舍的溫度要走上限,濕度要達到標準,減少雞舍內部的灰塵,密度適中,科學通風,盡可能減少該病的各種誘發(fā)因素。(4)早期進行必要的藥物預防,由于支原體多數是由種蛋垂直傳播引起,應該在5~20日齡育雛期安排2個療程的預防性用藥,可選用泰樂菌素、替米考星、泰萬菌素等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
4)大腸桿菌病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均為條件性疾病。預防時主要是:(1)加強飼養(yǎng)管理,做好雞舍環(huán)境衛(wèi)生、保持雞舍內部良好通風,控制好適宜舍溫,并定期進行消毒。(2)做好新城疫、傳染性支氣管炎、禽流感等呼吸道疫病的疫苗防疫。(3)減少各種應激,在飼養(yǎng)的某些關鍵時期,如轉群、天氣突變時,可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多維或抗生素,以減少這些疫病發(fā)生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