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
志愿感言:千千萬萬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誰又會說它微小呢?
2003年的“非典”對我們千禧一代來說,記憶幾乎是空白的,但卻是我們這代人揮之不去的陰霾。時隔17年,病毒再次侵襲我們的生活。
疫情來襲,作為吉林化工學院的學生,我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了防疫志愿者工作。
第一天做志愿者去機場的路上,我的心情是興奮的,但更多的是緊張——該如何去把工作做好?怎樣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人?可當我到了機場,在老同志熱情的鼓勵與引導下,我心里的那份緊張消失了。我們穿上了防護服,戴上了護目鏡,在防護服上寫上我們自己的名字。這一刻,我忽然感覺到自己多了一份責任,做好這份工作就是我的責任;穿上這身防護服,我似乎理解了那些義無反顧奔赴到武漢前線的白衣天使們,因為這是他們的責任。穿上這身防護服,我意識到防疫不只是醫(yī)者的事,而是每個人的事。
上午9點,工作正式開始,我的任務是在機場的第二道測溫防線(持票檢票口)進行測溫。測溫的整個過程,旅客們都很配合,這讓我感覺到中國人民對待疫情的態(tài)度——積極防治,不給國家添亂。
參加防疫工作的第二天,早上因為一些原因,沒能準時到達指定位置坐上去機場的大巴。正焦急萬分時,我碰見了一位好心的司機。知道我是防疫志愿者后,他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斷加速,終于在約定時間內將我送到目的地。
雖然一個人力量微小,但是千千萬萬個人的力量匯聚在一起,誰又會說它微小呢?
有了前兩天的工作經驗,第三天我做起工作來更加順利,也更能體會到志愿者身上的責任與擔當,體會到志愿者這個小團體的力量。
回憶志愿者經歷,我感到自豪與開心。醫(yī)護人員耐心地給我們講解如何正確使用測溫儀器,有經驗的志愿者耐心地指導著我們更好地完成服務工作……我被這些溫暖著、感動著。志愿者并不是簡單的具有愛心就可以完成一項任務的,大家一定要協(xié)同作戰(zhàn)。如果沒有參加這次志愿活動,我可能不會明白志愿者這個團體的偉大。一個優(yōu)秀的志愿者之所以優(yōu)秀,還是因為肩上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