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老三
松樹村因進村的路旁有棵百年松樹而得名。松樹的一條伸向路面的粗壯樹丫上,拴著一條粗粗的繩子,繩頭離地面有一米多高。碰上下大雨,從山坡上會流下一股水,從松樹下的低洼處橫穿路面,匯成一條小河。小河不寬,但成年男人邁大步也跨不過去。為了不弄濕鞋襪,過路人都選擇抓住繩子蕩過去——這就是繩子掛在這棵大樹上的原因。日子久了,大伙給這條繩子取了個浪漫的名字蕩橋。
村里人習(xí)慣了“蕩橋”的用法,繩子定期有人更換,從沒斷過。這年夏天,有個女老板把村口的小學(xué)校翻修一新后,想在松樹下建座小橋。她去找村主任老孟商量,老孟沒說同不同意,給她講了一個故事。
很多年前,村里有個小伙子,愛上了同村一位漂亮姑娘,卻是久追不成。一天,小伙子打聽到姑娘去縣城辦事兒,會坐下午的車回來。他聽天氣預(yù)報說下午有大到暴雨,于是就拿了雨具,早早地來到村口的站點等姑娘回來。
那天雨下得好大,小伙子接了姑娘走到松樹下,姑娘看水面比以前寬了許多,便有些害怕。小伙子往地上一蹲:“來,我背你!”姑娘躊躇了一下,趴到了小伙子的背上……
后來,姑娘就成了小伙子的媳婦兒?;楹?,他們的日子雖然并不富足,卻很恩愛。幾年后的一天,小兩口因為一件都認(rèn)為自己有理的事情爭吵起來,越吵越兇,一氣之下說了過頭話,氣頭上誰也不服軟,竟拿了證件要去鎮(zhèn)上離婚。趕巧,那天下大雨,兩個人走到松樹下,妻子猶豫著要不要抓繩子蕩過去,丈夫便蹲下身子背起了她。他抓住繩子后突然又松開了手,轉(zhuǎn)身便往回跑,任由妻子的小拳頭雨點般砸在后背上……
妻子故作氣憤狀,問丈夫為什么耍賴,說好了去離婚咋又變卦?丈夫說:“我好不容易因為背你過‘蕩橋才把你娶到家,咋還會傻到再背你過‘蕩橋去離婚呢?”妻子用手指狠狠地點了丈夫的腦門兒一下,嗔他一眼……此后二人幾十年再沒吵過架。
女老板被老孟講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恰在這時,突然風(fēng)風(fēng)火火跑來一人,向老孟報告說,二驢子不知因為啥事和他老爹吵起來了,他老爹抱著行李卷走了!
這還了得!老孟起身就去收拾二驢子。女老板好奇,便跟著去看。兩個人剛出屋,幾個豆大的雨點就砸在老孟的臉上。老孟抬頭看看天,又瞅一眼手表,對女老板說:“要來大雨,二驢子家不用去了,你要不怕淋雨,就跟我去大松樹下吧!”女老板穿上老孟老伴兒給找出的雨衣雨鞋,跟著老孟去了。
大雨傾盆而下,松樹下的路面很快出現(xiàn)了一條小河。不一會兒,就見一些家長穿著雨衣打著雨傘領(lǐng)著剛放學(xué)的孩子走過來。走到樹下時,大點兒的孩子自己抓著繩子蕩過“小河”,太小的孩子就趴到父親背上。等二驢子背著兒子蕩過來后,老孟上前一步叫住了他:“你狗東西也知道大雨天來接孩子?”
二驢子說:“主任您這是咋說話吶?難道俺就不知道心疼自己的兒子?”
“那你小時候是哪個背你過的‘蕩橋?”
二驢子一愣神,臉“刷”一下紅到了脖子根,背著兒子撒丫子跑起來。兒子問:“爹,跑這么快干嘛?”二驢子說:“不快哪行!你爺還在和我慪氣呢。他比我還驢,我不認(rèn)錯,他是不會回家的!”
望著二驢子父子遠去的背影,老孟幽幽地對女老板說:“這‘蕩橋系著俺和老伴的愛情,更系著全村人的親情!俺一直沒主張建橋,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這路邊的山體遇上大雨,偶爾會發(fā)生落石。我擔(dān)心有了橋后,村里人有了依靠,就沒有壯實的男人在雨天接送出門的老人和上學(xué)的孩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