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摘要:亨廷頓在《美國政治:激蕩于理想與現實之間》一書中使讀者們了解到美國理想與現實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而特朗普在美國出現史無前例分裂之際就任了美國總統(tǒng)。本文從亨廷頓美國理想與制度之間的鴻溝以及信念激情政治等理論視角來探討特朗普政府,美國政治將由特朗普引向何處,筆者從亨廷頓價值觀的角度進行合理的預見和估計。
關鍵詞:美國社會分裂;特朗普政府;理想與制度之間的鴻溝
一、政治信條與政治現實之間的鴻溝
亨廷頓在《美國政治:激蕩于理想與現實之間》談到,“這本書旨在提出思考美國政治的一種方式強調某些時常被忽略的因素,并提供一個解釋的視角,以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為什么美國既有如此多的政治共識,又有如此多的政治沖突?!盵1]亨廷頓提出了三個結構范式,即共識(the one)、對立或是兩個階級(the two)、多元或是多個團體(the many)。第一個范式重在說明沒有經歷過封建思想束縛的美國擁有得天獨厚的的自由主義優(yōu)勢;第二個范式重在說明美國社會一直都存在著尖銳的貧富差距,存在著兩個對立的階級;第三個范式重在說明美國政治是在多個利益集團的斗爭中應運而生的。之后亨利頓繼續(xù)對自身理論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美利堅信條,其內容包括有民主、自由、平等和個人主義。美利堅信條內容構成了美利堅國家認同的特有源泉,代表著美國政治的理想。
這種政治理想與美國的政治現實存在著不可逾越的鴻溝。美國在四個信念激情的出現表明,人們對理想信仰程度的認知越清醒,對理想/制度之間鴻溝認識就越清晰,美國社會越有可能發(fā)生重大變動或變革。美國人民挑戰(zhàn)傳統(tǒng),把理想寄托在一個完全沒有從政經歷的特朗普身上,反映出美國人民對當前美國政治制度的失望。一旦美國民眾潛藏的認知失調無法疏解,高漲的信念激情就會猶如沉睡的獅子猛然覺醒,對虛假的政治承諾發(fā)出震耳欲聾的怒號。
二、理想與制度鴻溝下的特朗普政府
1、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加劇著美國社會的失衡
美國選舉制度的特點適應了美國社會階層的結構性變化。美國大選制度為“一人當選選區(qū)制”或是“相對多數票當選制”,[2]特朗普贏得大選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中下層選民。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占領華爾街”等抗議運動此起彼伏。另外據皮尤研究所調查顯示,占美國一半人口的中產階級跌破到50%以下,白人草根人口急劇增加,貧富差距愈來愈大。美國經濟學家斯蒂格利茨認為,美國現在是“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3] 在驢象競爭中,特朗普幕后的智囊團率先注意到這了一結構性的變化,提出了符合草根階層的競選口號,進而贏得了草根選民的支持。但承諾的履行缺乏監(jiān)督,社會民眾與政治精英的逐漸走向對立和撕裂,美國政治理想與政治現實的鴻溝愈演愈烈。
2、人口結構的深刻變化沖擊著美國的政治信念
美國社會“多族化”趨勢對美國信念發(fā)出了挑戰(zhàn)。伴隨著移民潮和難民潮的沖擊,美國出現了“多族化”的趨勢,多元文化在美國社會生存和生長。美國人口普查局調查顯示,到2050年,將形成“多數少數化,少數多數化”的人口結構變化。特朗普是否是真正意識到“多族化”潛在的危機從而提出了“美國優(yōu)先”、“讓美國再次偉大”等一系列口號不得而知,然而特朗普始終代表著美國資產階級上層,為少數上層階級服務。美國人的定義為每個堅守美國信念的人都是美國人,即每個移民美國并堅守美國信念的人都是美國正式公民,應該享有平等的權利。然而事實卻背道而馳,種族歧視事件屢屢發(fā)生。正如“美國人如果不信奉美國信念就不成其自己,如何信奉美國信念就必定反對自己”[4] 所言,特朗普政府在應對這些事件時采取的是收緊移民、嚴禁難民入境和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這實質上違背了美國信念。
三、特朗普政府與“信念激情時代”
在美國巨大變革中,信念激情時代在應運而生。亨廷頓總結分析美國人信念激情的爆發(fā)是有周期的,美國每隔70-80年就會發(fā)生一次由信念激情主導的重大社會變革。信念時代的誕生的根本原因是美國人民清晰的認識到了美國理想與制度的鴻溝。亨廷頓認為信念激情時代到來必須滿足四個必需的外部條件,即國家經濟進入一個相對繁榮的階段、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造成了某一類群體利益的相對剝奪、某些社會群體在經濟條件上明顯落后因而產生社會地位焦灼感和社會人口結構中年輕化的趨勢明顯走高。
從當前美國社會的發(fā)展來看,社會的撕裂程度與日俱增,奧巴馬在任職期間的政策最終被新上任的特朗普推翻。美國政治精英提出的政策與美國民眾的訴求漸行漸遠。低效羸弱的政府無法有效應對美國當前的困境。理想與制度鴻溝的加劇使美國民眾產生挫折感,部分美國民眾甚至主張拋棄虛弱無能的政府。
謝韜教授認為美國很有可能進入第五個“信念激情時代”,美國當前的社會狀態(tài)符合“信念激情時代”的四個外部條件,第一,美國經濟發(fā)展保持著強勁的勢頭,特別是2018年的第二個季度的GDP創(chuàng)近四年來的最高(4.2%)。第二,美國社會進入了的“新鍍金時代”:經濟發(fā)展的最大受益者是極少數富人、貧富差距懸殊、中產階級嚴重縮水、公共政策被富人綁架。第三,受移民潮和難民潮的影響,美國“多族化”的現狀導致美國民主出現了民族認同/國家認同危機。第四,據報告顯示,美國“千禧一代”將會成為美國未來主要的勞動力全體,占有美國總勞動力人數的35%。在特朗普上臺之前,美國社會失望、不滿和憤怒等情緒與前四次的“信念激情時代”所體現的14項共同特征有著驚人的相似,美國政治的極化和碎片化更為突出,特朗普與美國主流媒體的關系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美國近十年來爆發(fā)的一系列運動都加劇了美國社會的分裂。當前美國社會的種種跡象都預示著美國將進入下一個“信念激情時代”。
四、結語
本文從亨廷頓信念與制度失衡的角度來談論了特朗普政府,美國理想與政治現實之間的鴻溝不斷加劇。亨廷頓總結了美國理想的三大特征:一是美國信念具有廣泛的共識性;二是美國信念賦予了美國民眾反政府、反權威的合法性;三是美國實際政治生活永遠落后于美國政治理想。美國民眾不斷地批評美國政府的低效和無能,但又無法將政治理想追求寄托在有缺陷的美國政治體制上,這種無法彌補的裂痕一直存在于美國社會內部并愈演愈烈。這場信念變革否會在特朗普時代降臨仍需時間檢驗。
參考文獻
[1][美]塞繆爾·P·亨廷頓:《美國政治:激蕩于理想與現實之間》[M].先萌奇、景偉明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7年,第216頁,第197頁.
[2]薛琳:根源于美國土壤的[兩黨制][J].黨課,2012,(11):84-87.
[3]斯蒂格利:《1%的人所有、1%的人治理、1%的人享用》[N],Vanity Fair.2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