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溫談升”,這三個字既不難寫,也不難讀。但是,幾十年來,總有人“自作主張”為我改名,常常讓我哭笑不得。
有一次我去看醫(yī)生,窗口掛號,報過姓名,而且還向醫(yī)生“解讀”過我的名字——溫暖的溫,談話的談,升旗的升??墒牵斐龅膾焯枂紊?,三個字居然錯了倆,成了“溫探生”。大概那醫(yī)生聽成了探花的“探”、生氣的“生”。其實,生活中,我遭遇到的“改名事件”還真不少:有寫成“溫譚生”的,有寫成“溫潭深”的,有寫成“溫壇生”的……實在讓我無語。
一般的錯誤倒也沒有什么,但若是重要的地方弄錯了就可能張冠李戴了。有一年我村里修水泥路需要捐款,在隨后貼出的紅榜時,我上看下看,左瞧右瞅,硬是不見我的名字,倒是村里那個溫炎生赫然在列。我去找村委會文書問情況,他說那個“溫炎生”就是我。暈,這是哪跟哪啊,溫炎生是溫炎生,我是我,這明明是兩個不同的人。何況溫炎生沒有捐款,竟然成了捐款者,而我捐款卻連名字都沒有。當時我氣壞了,我忘記自己剛從地里回來,打著赤腳,右腳不聽使喚地連踢了三下墻壁,痛得我呀呀大叫。
我因為愛好寫作,發(fā)過不少新聞報道,在小城“小有名氣”。
一次,縣里召開新聞宣傳表彰大會,到了縣委會堂,正要入場時,宣傳部長走了過來,親切地拍著我的肩膀說:“炎生(升)啊,恭喜你受表彰,昨天我還在省報上看到你寫的通訊呢!一個農民報道員,很不錯的……”這波“打擊”沒結束,不一會又來了一波:宣讀表彰決議時,我再一次成為“溫炎升”。眾目睽睽下很多人都看著我,你說我尷尬不尷尬。
有人建議我改名字,真讓我啞然失笑。我說名字是父母所賜,就像生命一樣,哪有隨隨便便改的?那個“談”字,很難記么?我們日常要談話談心,還有談天說地,央視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焦點訪談”欄目,任何人都要經歷的“談戀愛”……使用頻率如此之高的漢字怎么就那么容易混淆?
有一次我參加某雜志社的筆會,一名年輕的女同志在登記時像接受一場大考,她寫好溫字后,我解釋大半天她也難以落筆。我看到她姣好的臉龐露出些許茫然,便在臺子上邊比劃邊說:“言字旁右邊一個炎字,炎熱的炎。”結果還是沒有寫對。我壓住火氣,干脆就說:“溫度的溫,談戀愛的談,升溫的升!”“哎呀,這么好記的名字……”女同志將“談”和“升”中規(guī)中矩的填寫后,才如釋重負,莞爾一笑:“你這個作者的姓名夠意思,蠻有特色嘛,談戀愛要把溫度升起來才能成功的!”我也一笑:“是哦,要談戀愛成功就記住我的名字!”
經常收到喝酒的請柬,不管是同事還是朋友,熟悉的還是不很熟悉的,都有給我改名的時候。打開紅彤彤的請柬,司空見慣的“溫炎生、溫淡升、溫談生”,對這樣不負責任的現(xiàn)象,我是毫不客氣的,堅決不去應酬,連我的名字都不知道,還敢請我送禮喝酒?!
昨天,在扶貧點工作,一個電話打過來,對方聲音洪亮,問我是不是溫炎生(升)先生,我說不是,旋即就掛了。不一會他又打過來,說他是某出版社的編輯,新出了一套文學叢書,問我能否以縣作協(xié)的名義或我個人訂購幾套。我說,你打錯了,我雖然是縣作協(xié)主席,但不是溫炎生(升),我們作協(xié)沒有溫炎生(升)這個人。說罷就掛了他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