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上市公司協(xié)會
日均銷售蔬菜600多噸、肉蛋200多噸、米油300多噸……,日均儲備蔬菜約1300噸、水果約2000噸、水產約1000噸、豬肉約300噸、雞蛋約330噸,這是中百集團戰(zhàn)疫期間某日的報表數(shù)據,每日銷量是正常時期的6倍,每日庫存儲備量超過平時儲備10倍以上。中百集團800多家門店承擔了武漢市一半以上的民生需求保障,特別是蔬菜供應占據了全市近85%的份額。中百集團作為湖北的零售超市龍頭、國有控制企業(yè),這個82歲的老企業(yè)挺身而出,助力民生穩(wěn)定。
怎么保?一座與外界阻斷交通的孤城,物資怎么進來?城區(qū)物流怎么解決?員工怎么上下班?安全防護怎么做?所有一切重大無先例,來不及制定任何預案,菜市場、專賣店、便利店、雜貨鋪、小吃店以及馬路市場等全部歇業(yè),全市居民生活的剛性需求特別是一日三餐的食品供應一下子疊加在大型商超企業(yè)身上。幾十天不分晝夜、長時間應對超出平時五六倍工作量的壓力,對超市一線員工是一次極限考驗。
疫情蔓延的形勢遠遠超出一般人想象,隨著官方公布疫情數(shù)據的快速增長、舉國上下喊出的“武漢加油”以及各種自媒體傳播的海量訊息,居民恐慌心態(tài)明顯加劇,員工思想也空前緊張和活躍,有的家屬開始阻止員工上班,有的因身邊同事不幸感染而極度害怕、選擇離職。大疫當前,選擇逆行需要莫大勇氣,有人問員工:你不害怕嗎?員工說:“當然害怕啊,但這是我的責任,我沒有選擇?!?/p>
沒有人不害怕,他(她)們知道,一旦他(她)退下了,這塊工作就得由身邊其他人接過來,本來人手就不夠,“特殊時期,我要與我的戰(zhàn)友在一起?!鄙屏嫉乃ㄋ┻x擇留下、選擇面對,留下意味著風險、意味著責任,一天下來,走幾萬步是常態(tài),衣服汗?jié)裢噶?、嗓子喊啞了、忙得顧不上吃飯、下班太晚回不了家只能睡在賣場、每天堅守一線卻瞞著在老家的父母說自己沒有上班、至親去世了仍堅守崗位……
賣場本身是人員密集場所,特殊時期,感染風險可能僅次于醫(yī)院,而超市員工的防護只有一個口罩,缺少專業(yè)防護服、護目鏡、乳膠手套。工作一天,誰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接觸到病毒,為了降低接觸風險,大多數(shù)員工把自己當成“危險分子”,不讓家人靠近自己,不敢與家人同桌吃飯,在家也帶著口罩或者干脆不回家。
每個賣場都把消殺和預防擺在首位,早晚兩次噴灑消毒,隨時84拖地,進場測溫,電梯扶手、購物車、收銀臺隨時噴殺,定期輪流閉店深度滅菌,對員工上崗前嚴格檢測體溫并記錄其家人的身體狀況,及時安排疑似感染員工隔離觀察,及時阻斷傳染源。增加員工交通補貼和伙食補貼,為疫情期間在一線拼搏的員工給予本人工資三倍的加班費,僅此一項費用就超過1億元。中百集團先后采購口罩270多萬個、酒精3.5噸、防護服13萬件、手套10萬雙以及部份防護面罩、護目鏡等用于員工防護。
疫情就是命令,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中百人守望相助,“我現(xiàn)在每天只睡2-3個小時,困了就在車里將就一下,整條街道只有我們中百羅森亮起著燈,我也幫不上其他的忙,只希望用自己24小時的堅守,告訴周圍居民和醫(yī)護人員:我們還在?!?p>
火神山醫(yī)院急需保障配套,上級指令24小時內完成開店,一天開一家店,史無前例,無圖紙、無廠家供應貨架、無專業(yè)施工人員、道路不通,所有貨架、設備和商品全部由20多員工推車運、人力扛,人工搬運到超市現(xiàn)場,僅用20小時完成任務。時隔不久,雷神山超市再次以同樣速度建成并服務駐地醫(yī)護人員。建設方艙醫(yī)院急需物資,大客專員下午2點接到“戰(zhàn)書”:方艙醫(yī)院次日需安置800位隔離患者,急需800張床和床上用品。次日凌晨2點半,所有床上用品按時按量送達。雷神山醫(yī)院建設工地每天萬人用餐,中百大廚房每天早上5點開始忙碌,趕在10點之前將餐食送到雷神山醫(yī)院施工現(xiàn)場的指定就餐點。援漢醫(yī)療救援隊急需日常生活物資,立即根據酒店地址匹配就近的倉儲門店,優(yōu)先安排人手,第一時間解決入駐在34家酒店的3500多名醫(yī)護人員的基本生活需求。
與湖北省楚商聯(lián)合會、武漢大學校友企業(yè)家聯(lián)誼會合作開展“致敬白衣天使,蔬果送到家”活動,為市內2萬多名奮戰(zhàn)在抗疫一線的醫(yī)衛(wèi)人員配送愛心蔬果。
疫情期間,中百集團旗下中百倉儲、中百超市、中百羅森便利店三大業(yè)態(tài)每天正常營業(yè)的門店有近1000家,其中市內830家左右、市外160家左右,13,000多名員工日夜拼搏在保供一線。
“沒有公共交通,我就走路來上班,在這個非常時期我一定會堅守自己的崗位,不給大家添麻煩,我是黨員,應該身先士卒”張玉泉的丈夫是另一個門店的副店長,疫情發(fā)生后一直忙得不能回家,張玉泉每天步行近兩小時回家,還要照顧兩位老人和10歲的孩子,腳腫得脫鞋都很困難。去年12月份,張順先丈夫因病去世,大年初一是其亡夫“新年”,她仍然每天騎車5、6小時往返楊汊湖的家與梨園倉儲店,堅守自己的水產崗位。毛家豪體內預埋著手術管,本需要靜養(yǎng)等待手術,卻堅持到門店一線請貨上貨。周丹把身患阿爾次海默疾病的母親獨自留在家中,選擇與在醫(yī)護一線的女兒比肩作戰(zhàn)?!败嚨準軅珱]有生命危險,現(xiàn)在訂單任務重,我不能袖手旁觀,下班了我再去照顧他”王芳丈夫因車禍致頸椎粉碎性骨折無人照顧,家人打電話到廠辦,同事才知道實情。身患慢性白血病,病情剛穩(wěn)定,梅偉堅持不接受特殊照顧,還主動頂替同事的工作。方丹因小區(qū)“只讓出不讓進”的規(guī)定,毅然提著行李住進公司,被問到小孩怎么辦時,她說“能有個參與打怪獸戰(zhàn)役的媽媽,會成為他的驕傲?!?/p>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門店店長,我必須和員工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和風險”紫微星店店長龔智勇腎病住院,每天除了輸液外,始終堅守在門店。王玉璟連續(xù)15天日夜堅守生鮮配送總倉,帶領一班人確保了果蔬供應不斷貨?!皢T工很辛苦,我希望早上能迎接這群勇士上班,晚上目送英雄回家,這樣我心里才踏實”罹患重癥、出院不久的王翀每天都穿梭在賣場。王莉的父親春節(jié)前兩日去世,她沒有一天缺席門店,哪怕被漢罵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仍一直和20多位同事“戰(zhàn)”在一起。羅愛青、張桂霞兩人讓員工回家而自己留守部隊營區(qū)超市,支撐著營區(qū)全體官兵的日常生活所需。唐家墩店地處武漢疫情核心區(qū)域,店長汪平在公交停運后租住賣場附近,一個多月來每天佩戴黨徽第一個出現(xiàn)賣場入口。周伶俐為加班堅守崗位的員工熬制雞湯補充營養(yǎng)。王燊在500多個微信群探索預定菜品模式,幫助顧客錯開購物高峰,為社區(qū)孤寡老人、行動不便者送貨上門……
使命在肩,逆行有我,2020戰(zhàn)疫保供,中百人一直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