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中毒是我國發(fā)病和死亡人數最多的急性職業(yè)中毒,也是很多國家引起意外生活性中毒致死人數最多的急性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導致心、肺、腦等多器官損傷,其中受損嚴重的器官是腦,甚至死亡,或并發(fā)遲發(fā)性腦病,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1]。因此,如何采用及時有效的方法治療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急救醫(yī)學的研究熱點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亞低溫聯(lián)合丁苯酞對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C反應蛋白(CRP)、24 h血乳酸清除率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7月-2018年7月住院治療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病人122例,均符合《內科學》[2]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診斷標準。排除:鎮(zhèn)靜催眠藥物中毒、腦卒中、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將122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對照組61例,男44例,女17例;年齡26~73(54.61±13.60)歲;中毒時間(6.25±0.61)h;肺部感染54例;格拉斯哥昏迷指數(GCS)評分為(4.73±0.75)分。研究組61例,男40例,女性21例;年齡28~73(52.67±14.52)歲;中毒時間(6.20±0.55)h;肺部感染52例;GCS 評分為(4.69±0.95)分。所有病人均簽署倫理委員會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吸氧、高壓氧(HBO)每日1次;0.9%氯化鈉液100 mL+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靜脈輸注,每日2次;吡拉西坦0.8 g,每日3次口服,治療14 d;脫水劑20%甘露醇注射液125 mL,每日1次靜脈推注,治療3 d。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亞低溫和丁苯酞氯化鈉注射液 25 mg,每日2次靜脈輸注。亞低溫治療方法:采用降溫毯、頭部置冰帽進行全身及頭部重點降溫,將循環(huán)水溫控制4~10 ℃,以肛溫1~3 h降低1 ℃為宜,最終將肛溫控制在33.0~35.0 ℃,持續(xù)時間為5 d。停止亞低溫治療后,以平均每5 h提高0.5℃標準進行復溫,達到35.0~36.0℃時維持12~24 h,之后將病人體溫恢復至36.5~37.0 ℃。
1.3 觀察指標 用藥期間詳細記錄病人臨床表現(xiàn)改變;治療前后檢測肝、腎功能以了解藥物對臟器的影響;治療前及治療24 h后各測定1次血乳酸;觀察并比較兩組昏迷時間、遲發(fā)性腦病發(fā)生率CRP、24 h乳酸清除率[24 h乳酸清除率=(初始血乳酸值-24 h血乳酸值)×100%]。
1.4 療效評定標準 病人癥狀、體征消失,無后遺癥及并發(fā)癥為痊愈;意識清楚,體征基本消失或留有某些后遺癥,生活部分自理為好轉;昏迷程度無改善、加重或死亡為無效??傆行Оㄈ秃棉D。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
2.2 兩組昏迷時間、遲發(fā)性腦病發(fā)生率、CRP和24 h血乳酸清除率比較 研究組昏迷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遲發(fā)腦病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兩組CRP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CRP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24 h血乳酸清除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昏迷時間、遲發(fā)性腦病發(fā)生率、CRP和24 h血乳酸清除率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①P<0.05。
一氧化碳經呼吸道進入人體與血紅蛋白結合后,形成穩(wěn)定的碳氧血紅蛋白隨血液分布全身,阻礙血紅蛋白攜帶及釋放氧,導致機體缺氧,細胞代謝能力障礙,氧自由基生成增加,CRP增高,進而破壞血腦屏障,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導致細胞毒性,血管源性腦水腫,腦血流循環(huán)障礙,血管調節(jié)能力下降,病人血液黏稠度增高,易發(fā)生大腦微血栓,導致腦微循環(huán)障礙[3-4]。因此,臨床對重度急性一氧化碳治療目的不僅需改善腦組織缺氧和提高血氧含量,同時需修復血管壁損害,及時清除過度的氧自由基[5-6]。亞低溫腦保護治療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7-9]:抑制興奮性氨基酸的釋放和氧自由基的產生;抑制一氧化氮、白三烯等細胞毒性物質的產生和釋放;降低腦耗氧量、減少能量代謝;減少腦血流、保護血腦屏障、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調節(jié)損傷后鈣調蛋白Ⅱ和蛋白激酶C活性及熱休克蛋白表達,從而降低腦耗氧量,減少腦血流量,延遲能量耗竭的發(fā)生,抑制炎癥反應,減輕腦水腫,降低顱內壓[10]。
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療除提高組織含氧量、改善缺血外,還應修復損傷血管,防止生成血栓,預防遲發(fā)性腦病、心律失常的發(fā)生[11]。丁苯酞通過改善腦部微循環(huán),減少炎癥對腦組織損傷;對線粒體的保護作用可保證腦的正常能量供應,繼而保持和恢復腦功能,減輕腦水腫、改善腦部血液循環(huán)[12],起到保護腦組織,防止血小板聚集,降低腦血管血栓發(fā)生率的作用,明顯降低發(fā)生一氧化碳中毒后遲發(fā)性腦病概率[13]。故二者合用可調節(jié)腦能量代謝,增加腦血流量,減輕腦水腫,從而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本研究結果表明,亞低溫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明顯縮短病人昏迷時間,降低遲發(fā)性腦病發(fā)生率,提高治療總有效率。
CRP屬急性時相反應物質,是急性時相反應變化明顯、重要的一種蛋白質,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血清CRP水平與中毒程度及組織損傷病理過程一致,可作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診療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14]。乳酸是體內無氧酵解的正常產物,主要在皮膚、大腦、骨骼肌、紅細胞、小腸黏膜中產生,其產生數量與氧代謝、低灌注程度有關。乳酸清除率是一種反映機體組織器官缺氧的常見指標,乳酸清除率速度加快,可改善組織灌注及缺氧情況,有助于改善病人預后[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CRP水平下降程度、24 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對照組,與研究組明顯改善病人癥狀(縮短昏迷時間、降低遲發(fā)性腦病發(fā)生率、提高有效率)一致。
綜上所述,亞低溫聯(lián)合丁苯酞治療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明顯降低病人CRP水平,提高24 h乳酸清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