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同志結束蘇聯(lián)出訪回國,親切視察了哈爾濱市。在哈爾濱停留的18個半小時左右時間里,毛澤東同志聽取了松江省委和哈爾濱市委的匯報,考察了哈爾濱鐵路工廠,并為當時的松江省委書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等題詞。毛澤東同志的這一重要囑托內涵豐富、意蘊深刻。時光已逝70載,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這一題詞依然振聾發(fā)聵、歷久彌新,對于我們在新時代集中整治官僚主義與形式主義,強化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具有重要啟迪和深遠意義。
一、“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題詞的歷史回望
在哈爾濱市視察時,省、市領導為毛澤東同志一行準備了較為豐盛的晚宴,但他只在兩三個菜盤中夾菜,吃了半碗米飯,其余的都沒動。由于越南的胡志明同志在座的緣故,毛澤東同志沒有說什么。飯后,毛澤東同志對陪同的市領導說:“我們國家還很窮,不能浪費,不要搞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飯和蔬菜就可以嘛!”市領導表示要按照主席的指示辦。當看到第二頓飯菜很簡單時,毛澤東同志高興地對陪同的同志說:“這樣做很對,簡單、實際。”在哈爾濱,當省委領導同志請毛澤東同志題詞作指示、指引方向時,他飽蘸濃墨,書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十個大字,警示黨的領導干部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要關心群眾疾苦、密切聯(lián)系群眾;要謙虛謹慎、勤儉節(jié)約、努力工作。
二、“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題詞的時代價值
堅決反對官僚主義是毛澤東同志一以貫之的鮮明態(tài)度。官僚主義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是一種長期存在的、復雜的社會歷史現(xiàn)象。官僚主義這種社會歷史現(xiàn)象幾乎在任何國家都存在,只是因歷史傳統(tǒng)與發(fā)展階段的不同而呈現(xiàn)出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所謂官僚主義,是一種以權力本身作為權力運行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從而背離黨性、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思想意識和工作作風。由此可見,官僚主義與權力息息相關、與作風緊密相連。早在1942年延安整風時期,毛澤東同志就號召“整頓學風以反對主觀主義,整頓黨風以反對官僚主義,整頓文風以反對黨八股。”對于官僚主義的表現(xiàn),毛澤東同志曾在1944年延安的一次干部會議上,以形象生動、幽默風趣的語言,深刻剖析了官僚主義的形象特征,他說,除了三餐不食這一點不像外,官僚主義者的其他方面都很像一座神像,意指官僚主義者高高在上,養(yǎng)尊處優(yōu),閉目塞聽,脫離群眾。建國后,毛澤東同志還撰寫了在今天看來也是最系統(tǒng)、最完整、最為嚴厲的《官僚主義的二十種表現(xiàn)》,把我們黨對官僚主義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1950年2月27日毛澤東同志題詞時,新中國成立還不到半年,共和國政權尚未完全鞏固。面對百廢待興的經濟和社會,新中國急于發(fā)展生產、急于加快經濟建設、急于改善百姓生活。在這樣的形勢下,黨員干部的作風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新中國建設的進程與成效。另一方面,中國共產黨在全國執(zhí)掌政權后,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與革命戰(zhàn)爭時期的精神狀態(tài)肯定有所不同,主要表現(xiàn)為有的領導干部手中握有權力后,就可能居功自傲,官氣十足,脫離群眾,沾染官僚主義作風。作為開國領袖,毛澤東同志高瞻遠矚、未雨綢繆,懷著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憂患意識,為地方黨委書寫了“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的題詞。殷殷囑托,指向性明確、警示性強,時代意義凸顯。黨員干部如果沾染了官僚主義作風,將貽誤工作、脫離群眾,甚至引發(fā)腐敗,敗壞黨風和社會風氣。黨的作風體現(xiàn)著黨的宗旨,關系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黨風好、黨風正,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就強,執(zhí)政基礎就會穩(wěn)如泰山;反之,就會從根本上損害黨的執(zhí)政基礎,削弱黨的執(zhí)政能力,最終導致執(zhí)政地位的喪失。十月革命后,列寧曾尖銳地提出忠告:“共產黨員成了官僚主義者。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把我們毀掉的話,那就是這個?!泵珴蓶|同志的“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這一題詞彰顯了我們黨的領袖情系群眾、關愛干部成長、注重黨員干部作風建設的信心與決心。
三、“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題詞的現(xiàn)實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從作風建設這個環(huán)節(jié)切入,出臺“中央八項規(guī)定”并嚴格抓落實,每年釋放新信號,每年推出新舉措,讓全黨全社會都感受到了黨中央的堅定決心,在短期內實現(xiàn)了黨內正氣上升、社會風氣上揚,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顯著成效。新時代學習毛澤東同志“不要沾染官僚主義作風”題詞對我們有多方面的啟示意義。一是啟示我們要加強黨性修養(yǎng)。黨的作風問題,說到底,是黨的性質、宗旨的外在體現(xiàn),是黨性問題,作風與黨性互為表里,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黨性純潔,則作風正派端正,黨性不強,則作風不實不正。因此加強黨性修養(yǎng)是作風建設的重要基礎和強勁動力。要持續(xù)鞏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通過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強化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二是啟示我們要強化教育。教育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做任何決策都應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和角度,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準確把握群眾的利益需求,當群眾的權益受到侵害和踐踏時,要敢于觸及矛盾,有責任、敢擔當,努力維護人民群眾的各項權益。當前,全國人民正在全力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這也是一場對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檢驗。我們欣喜地看到,各條戰(zhàn)線的黨員干部勇挑重擔,沖鋒在前,譜寫了一曲曲壯麗的共產黨員之歌。但在基層實際工作中也出現(xiàn)了“無理由擅自升級管控措施”,以及“層層加碼的簡單化管理手段”等等,這都是沾染官僚主義作風的具體表現(xiàn),是我們應該堅決擯棄的。三是啟示我們要推進黨的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tài)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從制度機制上解決問題,樹立制度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實現(xiàn)抓作風建設制度化、常態(tài)化?!边@為我們如何實現(xiàn)制度化、常態(tài)化提出了有效路徑。首先,要科學地限定權力,要把各級領導干部手中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使其真正樹立“權為民所賦”的理念。其次,要充分發(fā)揚民主,賦予人民群眾應有的各項權利,讓民眾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社會政治生活中,并適時對各級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監(jiān)督。再次,就是做好抓常、抓細、抓長的工作,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shù),同時深挖在監(jiān)督執(zhí)紀問責中發(fā)現(xiàn)的官僚主義問題線索,有效破解官僚主義。
(作者系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黑龍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責任編輯/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