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明
摘要:隨著時代的變遷、教學理念不斷更新,體育教學也變得更有新意和趣味。本文通過教學設計創(chuàng)意化、語言生動形象化、教學評價多元化來構建體育“玩課堂”,讓小學低段學生在充滿趣味的體育課堂中,體會運動的樂趣,并主動參與各項活動,在逐步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形成體育鍛煉習慣。
關鍵詞:低段;體育;玩課堂
何為玩課堂?尊童性,守童真,體育課堂教學從充滿童趣的“玩”開始,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思,思中樂。教師在了解學情基礎上,通過學生“玩”的形式和途徑,構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課堂體系,擴展教師教學、指導的廣度和深度,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和諧的發(fā)展。
一、教學設計創(chuàng)意化,埋下“玩”種子
營造“玩課堂”需要教師根據(jù)小學低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和不同教材的特點精心設計,只有“高結構的設計”,才能實現(xiàn)“低結構的操作”。
1.教學內容情景化
低段學生樂于角色扮演,喜歡沉浸在游戲中,這是由年齡特征決定的。通過場景布置、情緒感染、語言引導,將學生帶入情景,再用角色的扮演的情景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習得動作技能,發(fā)展身體素質。
立定跳遠課堂以“青蛙”謎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在教師敘述中學生完成各種跳躍動作,通過游戲“高人--矮人--超人”連貫跳躍動作,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一起分析,共同解決問題。在練習過程中,給予學生肯定與鼓勵,引導其互幫互助,營造良好的鍛煉氛圍。
2.方法手段趣味化
走和跑是人本能的運動方式,少年兒童經常做走和跑的鍛煉,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身體姿態(tài),發(fā)展基本活動能力,增強心肺系統(tǒng)的機能,提高速度、靈敏與協(xié)調素質。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跑得更快需要從步頻和步幅著手,同時需要不斷滲透競賽規(guī)則,夯實學生體能。學生從體驗彎道跑開始,教師強調規(guī)則,每人體驗2次后緊接著進行追逐跑,教師將枯燥乏味的跑步練習轉化為生動有趣的游戲過程,“喊數(shù)快蹲”“大風吹”游戲的設計,輕而易舉得解決“怎么辦”的問題。這樣的組織可以加深學生對號數(shù)的印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體驗圓上追逐跑后,完全沉靜在跑的樂趣中,希望教師喊到號數(shù)能夠參與其中。
3.場地器材童趣化
場地器材是營造“趣味課堂”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要素,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改變、引入、自制新穎鮮艷的體育器材,從刺激學生的感官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學習雙腳跳中,教師采用多色的呼啦圈并設計了“小腳丫”,學生可以拿它任意擺放。課堂過程中多種形式的跳躍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再利用呼啦圈組合圖形加大學生練習量,學生玩得很開心。不同的方向就可以生成出不同的組合,使學生在學習跳躍的同時,發(fā)揮想象,任意創(chuàng)意,把不同方向的跳躍內容變得簡單化、童趣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語言生動形象化,創(chuàng)造“玩”環(huán)境
任何課堂教學的實施都是圍繞著師生互動展開的,營造“玩課堂”需要教師根據(jù)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教材特點精心組織教學,營造互動氛圍,使用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與學生交流。教師只有完全融入孩子,才能實現(xiàn)課堂教學真正的高效。
1.師生互動常態(tài)化
體育教學是一個師生互動的活動,教學中應積極進行師生的有效互動,盡可能多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去。語言互動也是低年級課堂教學的潤滑劑,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
教師要善于提問,學生通過練習進行解答。適當引導、及時糾錯,最終讓學生實現(xiàn)技術動作的掌握。循循善誘,動之以情,再加上循序漸進,配合上具有挑戰(zhàn)的提問,每位學生都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哪怕練習次數(shù)再多,學生都覺得好玩又有趣。
2.口訣教學兒童化
低段學生擅長模仿動作,帶有玩樂的模仿更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教師要善于簡化動作要領,用口訣或者簡單的詞語概括,再配合示范動作,降低學習掌握動作的難度。
站立式起跑的動作要領“左腳右手放在前,左腿彎彎右腳踮,豎起耳朵看前方,聽到信號快快跑”,原地低運球動作要領簡化成順口溜:降重心、體前傾、按拍球、快有力……形象有效的口訣讓學生明確動作要領,還能讓課堂更加生動有趣。
三、教學評價過程化,構建“玩”氛圍
任何課堂離不開教學評價,“玩課堂”規(guī)則落實在于教師循序漸進,反復指導,學生通過“玩課堂”逐漸形成規(guī)則意識,在玩樂過程不斷提高運動技能。教師加強信息反饋,促進學生學習興趣,感受運動樂趣,不斷完成新的挑戰(zhàn),充分體驗運動所帶來的成功感。
1.教師的激勵評價是引發(fā)學生樂學的動力
(1)評語卡片? 啟迪心靈
運用這種對話式的評語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變成了師生間朋友般的平等對話、心靈溝通與情感交流。
(2)體育之星? 你追我趕
每月的體育之星評選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之一,它給人信心與希望。筆者任教班級每月評選班級體育之星,并發(fā)放“體育之星”的勛章。每月的體育之星是需要孩子們每節(jié)課的課堂積累。
2.生生互評模式是促進學生互學的手段
相互評價的常規(guī)訓練重點在于讓學生學會科學、客觀的進行自評、互評、他評,并養(yǎng)成習慣。評價要讓學生明白“好在哪兒”或“不好在哪兒”,這就需要教師傳授評價的方法。當孩子們說不出“好在哪里時”教師適時引導孩子:“他跳遠時兩只腳沒分開,又沒同時落地……,才跳那么近?!焙⒆觽兟牭枚嗔耍闹芯陀小芭_詞”,逐步學會評價。
四、結束語
在體育教學中構建“玩課堂”,讓學生在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到體育知識,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真正做到了“課伊始,趣已生;課進行,趣正濃;課結束,趣猶存?!遍L期如此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定能喚起孩子們的興趣、愛好,使學生感到學習充滿了樂趣,就會發(fā)現(xiàn)體育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世界,體育鍛煉是身心發(fā)展的一種需要。
參考文獻:
[1]劉建立.試析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 (33).
[2]古青.探討趣味性教學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yè)技術,2013 (9).
[3]段志勇,張榕庭.淺談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趣味性教學[J].現(xiàn)代營銷,201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