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瑞
摘要:小學美術課標指出:“美術欣賞課教學是學生通過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觀察描述和分析,豐富和擴大學生的美術知識領域,形成審美趣味和美術欣賞能力、提高美術鑒賞能力的重要課程”。對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欣賞課上“還”學生以“自由”,“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上“活”小學美術欣賞課,讓小學美術欣賞課產生更大的魅力,在美術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欣賞課;“還”;高效
小學美術課標指出:“美術欣賞課教學是學生通過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觀察描述和分析,豐富和擴大學生的美術知識領域,形成審美趣味和美術欣賞能力的、提高美術鑒賞能力的重要課程”。對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主體意識,注重學生的積極參與?,F(xiàn)在很多老師上美術欣賞課時習慣從欣賞內容出發(fā),注重結論的認識,讓學生在教師的圈子里轉而忽視對知識產生發(fā)展過程和思維方法的探究。為了深入研究欣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學習行為及其效能,我嘗試欣賞課上還學生以“自由”,“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上“活”小學美術欣賞課,形成更高效的美術欣賞課堂。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述能力,形成高雅的情趣。
一、美術欣賞課堂“還”學習的時空給學生。
(一)“還”學生思考的時間。
在美術欣賞課中,學生面對的不是尋常事物。教師的問題,應給足學生思考的時間,讓他們潛心欣賞,深入思考。面對學生回答遇到困難時,要以期待來鼓勵學生積極思考,這個等待的時間正是學生思維最為活躍的時刻。例如在《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一課,我讓學生觀察過陶器和瓷器后提出:“陶器與瓷器有什么不同”?并給出時間填寫(觀察思考卡:1.陶器與瓷器所用的材料2.陶器與瓷器燒制的溫度3.陶器與瓷器外形表面)。針對不同的欣賞課型教師應多設計不同形式的思考提示,讓學生們勤思考,樂思考,會思考。
(二)“還”學生美術欣賞交流的氛圍。
在教學的重難點處設計小組交流、討論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相互啟發(fā),既增加課堂的信息量又培養(yǎng)團結合作的精神。例如欣賞課《五彩繽紛的生活》。先讓學生們從自己的視角和感受進行欣賞,交流最喜歡哪一幅畫?學生通過與優(yōu)秀的美術作品的“對話”,再根據喜歡的畫作重新分組。(中國畫類組、西方油畫組、漫畫組、版畫組等)。四組學生分別討論交流總結出繪畫特色,作者風格等知識點。學生們自發(fā)的進入到專業(yè)知識的學習當中,激發(fā)自身欣賞的靈感,美術欣賞課堂變得活潑靈動起來了!
(三)“還”學生美術練習的時間。
美術欣賞課往往是“君子動口不動手”,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增加練寫、練畫的機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珍愛國寶—古代陶瓷藝術》一課,我就用了兩種方式。1.寫簡單的美術欣賞評論。2.對欣賞的藝術品進行再創(chuàng)造。學生根據自已的審美觀念、對原來的形象進行補充加工、深化、改造,創(chuàng)造出各具特點的藝術形象。讓美術欣賞課堂更加豐富立體起來!
(四)“還”學習的空間給學生。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美術欣賞課的空間,不只局限于課堂。博物館,藝術館,家鄉(xiāng)的古建筑群等,都是可以開展美術欣賞課教學的好地方。例如《我國古代建筑藝術》一課。我就帶領學生們走進江門新會梁啟超故居,直接觀察中國古代木質榫卯結構,觀察什么是雕梁畫棟。學生們一邊參觀一邊記筆記,還有的學生現(xiàn)場速寫繪畫古建筑,收獲很大!真正體現(xiàn)出欣賞課教學的魅力!
二、美術欣賞課堂上“還”學習主動權給學生。
(一)“還”學生學習目標的知情權。
美術欣賞課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大量陌生知識的欣賞學習,將學習目標適時的告知學生,對開展學習非常有意義。例如《珍愛國寶—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課,在上課之前就將讓學生提前搜集秦始皇、秦始皇陵兵馬俑的歷史資料。學習時學生們眼中不再是一尊尊冰冷的雕像,而是真正的國寶。探尋他們的身份秘密,了解雕刻的手法,細部刻畫等藝術性,成為了學生們的迫切內需。使欣賞課不再枯燥,與國寶的距離不再遙遠,激發(fā)出學生們深深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還”學生課堂提問發(fā)言權。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面對欣賞內容,學生的認知是從無到有的過程中,我倡導質疑與駁問,把疑問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不但會用眼睛分析美術作品,還學會用語言表達解釋。教師就是要給學生答疑解惑,讓他們了解作者的意圖,作品產生的背景,作品之后的故事,作品的獨特的表現(xiàn)方法等等。教師努力改變每一個質疑的聲音。重視學生對作品的評價,那么師生之間、學生與作品之間的對話與交流才可能成為現(xiàn)實。
(三)“還”學生美術欣賞學習的評價權。
在美術欣賞課堂中學生還應擁有對學習成果評價的權力。例如欣賞課《七彩世界》,我就讓學生們將自己喜歡的魚畫在教室周圍的海底世界的畫紙上,然后讓他們像一條條小魚一樣自由自在的游動,去評價一下其他同學或自己的作品。學生們暢所欲言,自由歡快!孩子們通過自主評價來領略成功、領悟差異,形成自我調節(jié)。讓孩子們真正成為欣賞課上的主角,讓美術欣賞課變得其樂無窮。
總之,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中,教師身為溝通學生理解美術作品的橋梁,需要在“還”字上動真格,在“活”字上下工夫,讓每一課欣賞課的內容都有趣地“活”起來,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效地“動”起來。還學生以“自由”,充分發(fā)揮主體學習行為的效能。使小學美術欣賞課產生更大的魅力,提升藝術品位,提高審美力與理解力,培養(yǎng)對民族傳統(tǒng)藝術的深厚情感。讓小學美術欣賞課在美術教學中發(fā)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