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杰
乾坤山頂,盛開著大朵大朵的蓮花云,山下,負重的挑夫似螞蟻銜米粒般爬行。乾坤山的山勢雖然平平,但是生長的樹卻很奇特。千余種各色樹木葳蕤茁壯,又稱“千樹山”。山中,兀自佇立一坤星樓,樓上建有文昌閣,千年松柏掩映其間,顯得古樸神秘。據(jù)傳為紀念文曲星而建。
文昌閣中,方丈悟真偶爾打坐。悟真雖雙目失明,耳力卻異于常人,人云可以穿時越空。他能聽出一座林間有多少飛鳥走獸,甚至是多少只螞蟻,更因每每預(yù)知靈驗,前往占卜問卦者眾。
我任職縣文聯(lián),每年都會上山走兩遭。先前的“三人行”上山,如今唯我踽踽獨行。
在大學中文系學習時,我與同學郝謙和譚瑟關(guān)系甚篤,成績不分伯仲,輪流爭第一,被班主任孔老師稱作“三人行”。彼時青春年少,三人每年常相約上乾坤山,登坤星樓。奇樹秀枝,影影綽綽;清風雨露,云遮星布,這些帶來無數(shù)寫作靈感。夜里筆下汩汩滔滔,成就我們多少錦繡華章。
畢業(yè)十幾年后,郝謙做了領(lǐng)導(dǎo),譚瑟當了國企老總。我們之間來往開始減少,一起上山更是屈指可數(shù)。
忽然,那一日,郝謙和譚瑟電話相約登山,稱忙中偷閑,釋放壓力。我作為東道主偕二人重上坤星樓,巧遇悟真方丈在文昌閣打坐。我們?nèi)诵囊庀嗤?,一同拜見方丈?/p>
本想依次相問,他人回避。“既為知友,不必不必?!蔽蛘娣秸墒蒈|銀須,一派仙風道骨,“凡人,肉體與靈魂同步,斷層必有災(zāi)殃?!?/p>
“文化?權(quán)勢?時空?可否彌補斷層?”郝謙最喜哲學,率先發(fā)問。
“不足知足,影正行正。唯自律可救?!蔽蛘娣秸梢蛔忠话宓卣f。
“人人如可自律,何必上山求拜?”譚瑟有些嬉皮笑臉。
“除自律,可有他法?”我們?nèi)水惪谕?,相視而笑?/p>
“閣下多奇樹,你等各選一株。認捐,或免余禍。”方丈起身下指,“認捐僅為形式,唯心誠則靈。切記!”
郝謙先挑一翠柏,一摟粗,老樹虬枝,雄踞林峰,卓爾不群。
譚瑟挑一“夫妻松”。但見兩松一高一低,佇立聳入云端。樹中各伸一枝,交互纏繞。兩樹相距一米中間,一株小松玉樹臨風,如一家三口,煞是喜人。
我選一白楊樹,高大通直。北方普通一木,皮實耐活。樹賤易養(yǎng),囊中羞澀,與捐資少相配。
認捐畢,郝謙出資讓人鑿山架管,引來百米外一道山泉。我與譚瑟的兩棵樹順帶也雨露均沾。
次年夏,我上山為楊樹除草,卻見巨柏枝葉萎靡,夫妻樹落葉滿地。
三年后,我與一仰慕我的女文友一同上山賞景。返程見巨柏干枯,夫妻樹高者干裂欲倒,我的白楊也了無生機。我疑惑叢生,忙上閣探問究竟。
“我夜聽巨柏,貪汲山泉甘美,吸水過盈爛根而死;夫妻樹主樹右側(cè)十米一柏樹于地下纏繞其根吸取精華,必行將就木;白楊蠢蠢欲動,如不引以為戒,三樹將殊途同歸!”悟真方丈面窗打坐,并不回頭。
到了年關(guān),譚瑟打電話給我,說郝謙被市紀委監(jiān)委帶走,巨額存款并十余套別墅充公。僅過半月,報載譚瑟貪權(quán)好色,常與女下屬放浪形骸,已被留置。我大為驚異,撕了離婚協(xié)議書,拉黑了兩位常聯(lián)系的女粉絲。
年后,我到省城拜見亦師亦友的孔老師。寒暄后談及二位師兄,唏噓不已。
“悟真是我?guī)熜帧.斈晡遗c你們?nèi)司蹠?,你們?nèi)齻€酩酊大醉時他來了。他說你們?nèi)瞬湃A出眾,必有作為,讓我多警示你們?!笨桌蠋熑粲兴迹终f,“對了,我?guī)熜之敃r題過一幅字當夜即返回乾坤山。喏,就是掛墻上這幅?!?/p>
字畫中,“獨善其身”四個字筆鋒蒼勁,力透紙背。
回家后,我做了乾坤山下千米外一所孤兒院結(jié)對志愿者,為孤兒們義務(wù)上寫作課。在這里,偶遇郝謙的兒子,一位青澀而陽光的志愿者。他稱這所學校是山上方丈捐款籌建。
我仰望乾坤山頂,大朵大朵的蓮花云怒放,潔白如初。
選自《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