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工作中沒有用來改天換地的大發(fā)明,也沒有值得夸夸其談的大工程,卻如涓涓細流,滋潤著身旁的每一個人,恰似陽光雨露,成就著他人的絢爛芬芳?!疤嵶鲎约?,努力去奉獻”,是她始終堅守的人生信念。她就是“全國最美基層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優(yōu)秀組工干部”——張瑞旭。細數張瑞旭幾十年的履歷,跨地區(qū)、轉行業(yè)、變身份,多次義無反顧“清零”又“揚帆起航”,始終不變的是她在家庭、工作、履職中的勤懇踏實,默默奉獻,成就他人。
家庭如沃土,孕育人生信念
張瑞旭的父親是一位深受農民喜愛的農藝師,作為基層農業(yè)技術推廣單位的負責人,時??梢钥吹剿髦菝薄⑼熘澩?、肩上搭著毛巾,騎行奔走在鄉(xiāng)間田頭,親自查看實驗地里莊稼的長勢,帶領團隊挑燈研究莊稼病蟲害防治,用淺顯樸實的話語傳授農業(yè)科學知識。這位從動蕩的年代一路跋涉而來的父親總是嘴唇微抿、斂去笑意地囑咐家里的每一個人“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父親默默耕耘、一心為民的形象深藏在張瑞旭的心中,“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的教誨鐫刻在她的心中,更滲透在她人生的方方面面。
張瑞旭自幼體弱多病,孱弱的體質讓她無法像普通孩子一樣享受校園生活。小學時,病榻上的她牢記父親的教誨,始終堅持自學。在堅持和努力下,成績遙遙領先的她,被評為“三好學生”,并被保送進入初中。工作后,她繼續(xù)踐行“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她埋頭苦干,一心撲在工作上,幾十年未曾懈怠,始終在平凡中堅守、在奮斗中奉獻。童年的“瓷娃娃”終于變成了父親那樣的 “老黃?!?。
成家后,“老黃?!辈桓谋旧乩^續(xù)沉溺工作。她將熱情給予工作,將溫暖播撒四周,將成就帶給他人。二十年來全家因此幾度搬遷、幾換城市,時而異地,時而團圓。她常說,家人給了她最大的支持,家是她休息的港灣、最暖的歸巢。除本職工作外,擔任九三學社江干區(qū)基層委主委和區(qū)政協常委的履職工作使張瑞旭忙碌異常,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家人對此十分理解,當她晚歸時,給她留一盞溫暖的燈;當她疲憊時,給予她安慰的力量和前行的勇氣。因有榜樣在前,因有信念在身,因有力量在行,她和她的家人始終相親相愛,知足常樂,踏實工作,勤勉如初。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女兒乖巧懂事。小小的孩子不會說些豪言壯語,卻會在她“成就他人”的時候,用嘴角上揚的微笑、掌心遞過來的溫暖,默默支持著她的工作。初到杭州的那兩年,丈夫還在瑞安,工作忙碌的張瑞旭常常加班,更做不到像別的媽媽一樣買菜做飯接孩子。當時才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主動請纓,放學后先把飯煮上,等張瑞旭下班帶菜回家,兩人便在燈光下吃一頓簡單的晚餐。在媽媽的身體力行下,耳濡目染的女兒早早學著為媽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更學著“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
家庭的沃土,因有理想、信念和行動的澆灌,終于成就出更好的自己和他人。如今,她的家人依舊踐行著“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誰先到家先做飯,誰有空誰做家務;誰有工作全家支持,誰有困難全家伸手。在這種溫暖和諧的氛圍里,對各自的工作和事業(yè)盡職盡責,對親人的工作也充分尊重、全力配合,成為彼此最堅強的后盾。
“清零”再開拓,始終不忘初心
每天晚上為第二天的工作“備課”,是張瑞旭的習慣。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工作習慣,讓她在諸多崗位間的流轉應對自如。她的工作履歷實在豐富:擁有20年一線教學經驗的中學高級教師,擁有12年處理消費投訴和開展消費教育經驗的區(qū)消保委常務副秘書長,高級政工師,優(yōu)秀的僑務、民宗干部,江干區(qū)法院人民陪審員、江干區(qū)政協常委、九三學社江干區(qū)基層委員會主委、張瑞旭委員工作室負責人……每次開辟新的工作領域,她都立刻融入、快速成長?!疤嵶鲎约海θシ瞰I”,她始終堅持信念、不忘初心。
1988年至2007年,張瑞旭做了20年的初中語文老師,并擔任了17年的班主任。從教20年,記不清多少學生到家“蹭吃蹭住”。愛生如子的“夫妻檔”、愛生勝子的“兩騰房間”等故事,給學生留下了美好的記憶,更烙下了溫馨的心靈印記。難能可貴的是,在那個唯升學率、唯重點率的年代,張瑞旭早早地關注到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語文老師兼班主任,她開設的體育集訓營和音樂輔導班都成為了孩子少年時期的一抹亮色。健康的體魄和細膩的藝術感知力是她留給孩子們一生的禮物。成就學生,使每一朵花都能綻放出屬于自己的美好,是張瑞旭教學生涯中最自豪的成就。
2007年,張瑞旭選擇“清零”,揮別講臺,調任江干區(qū)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008年外派到市紀委96666效能投訴中心,同年加入九三學社。舞臺變了,“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的信念卻未曾變過。
在杭州市96666投訴中心工作期間,張瑞旭經過投訴受理、督查、綜合多個崗位鍛煉,多次因出色處理群眾投訴受到群眾來電來信表揚,受到時任杭州市紀委書記批示表揚,被浙江省、杭州市工商系統(tǒng)通報表揚,“要向張瑞旭同志學習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
在消保委系統(tǒng),她連續(xù)六年申報完成省市課題,把消費維權教育深入延伸到社區(qū)、學校、企業(yè)等,完善了區(qū)域消費維權體系。她分管的消費維權工作獲得中消協等領導高度肯定,得到群眾高度贊揚,區(qū)消保委入圍“全國先進集體”提名。
初到消費者保護的全新領域,張瑞旭又用上了“踏實做自己,努力去奉獻”的家傳法寶,認真研究法律法規(guī)、分析重點案例、了解市場行情,甚至研究起了消費心理學?!跋M者和學生有共通之處,在信息不對等的市場環(huán)境里,他們需要引導”。在這樣的思路指導下,張瑞旭將消費保護的關口前移,變事后維權到事前引導,并成立張瑞旭委員工作室,積極開展消費維權工作。工作室主持的一則消費者汽車貸款擔保投訴案讓張瑞旭深受啟發(fā),她通過深入調研寫下了《關于加強基層弱勢群體消費教育的建議》等系列提案,得到浙江省、杭州市消保委,江干區(qū)委主要領導充分肯定,更獲得了群眾的認可和鼓勵,張瑞旭委員工作室兩度被群眾評為“凱旋公益榜樣”。
工作獲得了成績,張瑞旭卻開始了自我反思。服務對象定位準確了,工作站位提高了,個人的力量顯然已經不夠了,此時,更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提升服務的品質。經探索創(chuàng)新,逐步建立健全了“5+2+1”(5個消費課堂、2個工作分站、1個志愿服務隊)團隊運作模式,“工作室是個團隊,我牽線搭橋,把消費者的需求、經營者的服務、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等加以對接,把專家、志愿者等集聚在一起,大家圍繞更好為消費者服務的共同目標走在了一起?!?/p>
她的工作室,包含行業(yè)協會專家調解團、“3·15”律師顧問團、民間及媒體評審團,截至目前,已開展各類消費宣傳教育活動100多次,成功調解處置投訴糾紛36起,為消費者挽回損失近90萬元?!皬埼瘑T有一種魅力,讓來自不同行業(yè)不同領域的人在她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到消費維權的工作中去”,工作室團隊成員小華如是說。而對于張瑞旭來說,每一個被自己激發(fā)出工作熱情的團隊成員,都是服務群眾最扎實的成就。
履職如陽光,映射信念之光輝
周末,習慣了“997”狀態(tài)的張瑞旭很自然地繼續(xù)工作。一周五個工作日專注本職工作,晚上和周末恰好有大塊時間用于黨派履職和政協履職。辛苦深藏心中,能量流轉周身,她常說“這是我的陽光,讓我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2018年5月,在江干區(qū)委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上,九三學社中科院支社主委張云泉博士做了題為《大數據,超算和深度學習融合創(chuàng)新的計算智能時代》的科技講座。會后,江干區(qū)委書記由衷表示“感謝架橋人,送來金助力”。架橋人就是張瑞旭,作為九三學社江干區(qū)基層委主委,她始終高度關注區(qū)域經濟社會發(fā)展,為江干架起了一座連接中科院的橋梁,牽手張云泉博士帶領的專家團隊,送來了科技新助力。九三科技專家與江干區(qū)共建了“九三科技城”和“院士工作站服務中心”,為江干打造科技創(chuàng)新高地提供新動能。多家江干科創(chuàng)企業(yè)也在科技專家的幫助下建立起了聯合實驗室。
“架橋,我們九三學社可是有傳統(tǒng)的?!睆埲鹦裎瘑T的架橋情結,源于九三學社前輩茅以升先生,她以前輩為榜樣,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聚焦“社會之所需、九三之所為”,打造了集宣傳教育、參政議政、組織建設、社會服務、人才培育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思想政治建設綜合體,帶領班子探索形成具有江干特色的“融合式”黨派組織建設模式,創(chuàng)新設立九三學社杭州市、江干區(qū)茅以升實驗學校思想教育基地,相關工作經驗《借勢借力、共建平臺、融合發(fā)展——九三學社杭州市江干區(qū)基層陣地建設實踐》在《民主與科學》(2019.01)上刊登。探索形成《九三學社社會服務之江干模式(“18534”)》,被中共浙江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選錄為創(chuàng)新案例。堅持依托社區(qū)共建社會服務基地探索黨派參與社會治理的實踐,相關經驗發(fā)表在《浙江日報》《聯誼報》等新聞媒體。作為浙江省社會主義學院的現場教學基地負責人,她已接待全國各民主黨派培訓班30余班次。貴州省各民主黨派省委領導干部班來江干九三現場教學后,九三學社貴州省委秘書長李梓專程率隊前來二次交流,感慨地說,“從來沒有想到一個基層組織的社務工作能形成如此扎實的‘江干模式”。
作為江干區(qū)連續(xù)六年的“雙好”政協委員,她始終堅持坦蕩為民。“成立健康促進委員會,探索打造社區(qū)健康服務綜合體,大力發(fā)展大健康產業(yè),營造生態(tài)家居的健康環(huán)境……”江干區(qū)政協五屆一次全會上,張瑞旭圍繞“合力打造健康中國江干樣板”主題作大會發(fā)言,贏得現場熱烈掌聲。自2011年張瑞旭擔任江干區(qū)政協委員以來,這樣的場景她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了。多年來,她始終以奮斗者的姿態(tài)奔跑在履職建言的路上,只為耕耘,不問收獲。圍繞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她帶領課題組匿名體驗,深度調研,5篇調研報告助推江干區(qū)政務服務數字化水平領先全省;圍繞皋亭山區(qū)域定位及發(fā)展,她不辭辛苦多次帶專家團隊到實地調研,摸情況找準問題做論證,以一個“禪境皋亭”的構想,助推區(qū)域文化軟實力提升;圍繞推進老舊小區(qū)截污納管,她深入群眾傾聽需求,對接施工方完善細節(jié),6次民主監(jiān)督工作助推老百姓放心和滿意的“百年工程”……履職期間,張瑞旭累計報送90余篇社情民意信息,2篇被全國政協錄用;撰寫較高質量的提案40余件,多件提案獲評優(yōu)秀(重點)提案。
張瑞旭委員工作室既積極開展消費維權工作,又作為她的“政協委員民情聯絡點”,發(fā)現并疏導社會矛盾,開展專題調研,上報社情民意。創(chuàng)設“舒心緣·議事直通車”,聚焦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開展微協商30余次,提交微建議50多條。收獲浙江省政協主席葛慧君盛贊,“你當然是凱旋榜樣人物,因為你毫無保留持續(xù)真誠為他們服務!”得到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孫景淼肯定,“委員工作室就應該是這樣的!定位準確,履行委員職責”。
面對紛至沓來的鮮花和掌聲,張瑞旭卻云淡風輕:“我覺得人生最大的成就,應該是成就別人?!狈啅埲鹦竦娜松臍v,我們發(fā)現,她始終勤勉踏實,不斷提升工作水平和履職能力;她無悔奉獻,最大程度成就他人。退下光環(huán),她早已奔向新的工作:牽頭用五星級委員工作室的獎勵經費,聯動區(qū)紅十字會、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社員等設立“舒心緣公益茶咖基金”,圍繞為老服務開展專題調研。
責任編輯:李盟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