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婷
“春風(fēng),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蔭蔭,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翠,階前春草芬芳?!弊x鄭板橋的《春詞》,春的氣息頃刻間撲面而來,像一幅優(yōu)美的圖畫映入眼簾,栩栩如生。
燦爛明媚的春光里,草長鶯飛,柳綠桃紅,微風(fēng)也飄逸清香。白居易的“逢春不游樂,但恐是癡人”,道出了文人墨客的心聲。郊外鳥鳴花開,鄉(xiāng)間流水潺潺,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節(jié)。
杜甫的“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極其鮮活地描繪了風(fēng)和日麗、萬物欣榮的景象。清風(fēng)拂面送來花草的清香,燕子飛翔銜著潮濕的泥土,多情鴛鴦相偎睡在沙上曬著太陽。恬靜秀麗的春景躍然紙上,使人整個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諧的春意當(dāng)中。
而朱熹《春日》里的“萬紫千紅總是春”,意境深邃優(yōu)美,韻味十足,更被千古傳誦。
自古至今,描寫江南春色的詩詞文賦比比皆是。詩人身在江南,必游春色。哪怕定居北方,也要春天下江南游玩一番。
白居易的“江南好,風(fēng)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能不憶江南”寫出了江南靈秀之氣,抒發(fā)了詩人對曾經(jīng)客居的江南深深的愛。這首《憶江南》只是宏觀的描寫,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則詳盡地寫出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fēng)光,讓讀者身臨其境地飽覽了湖光山色之美,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不僅寫到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再現(xiàn)了煙雨蒙蒙的樓臺景色,糅進(jìn)了滄桑之感,使江南風(fēng)光更加神奇迷幻,令人神往。
古人踏青,不僅僅吟詩作對,還會舉行各種富有情趣的活動?!榜R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講的是蕩秋千。一種叫“斗草”的游戲也很受古人歡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斗草贏”。春游活動另有插柳、拔河、蹴鞠和放風(fēng)箏等。
踏青游玩更是青年男女交誼相會的好時機(jī),“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少年,足風(fēng)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抒寫了一位少女偶遇情郎,兩情相悅,對愛情狂熱而大膽的追求。
最具傳奇浪漫的邂逅當(dāng)數(shù)唐代詩人崔護(hù)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讓多少人無限遐想后又徒增了惆悵。光陰易逝,人生無常。今年此刻與去年那時相隔時光的河流,只能遙遙相望,卻無法跨越。
防疫期間,不能去郊外鄉(xiāng)間擁抱春天。既然如此,那就翻開書頁,跟隨文人墨客,去感受筆尖下的詩意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