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軒
陰云密布,空氣凝結(jié),又是一年寒冬季,縮在大衣中的我,只盼著能早點兒回到溫暖的家。走到小區(qū)門口,我又看到了凜冽的寒風(fēng)中那個熟悉的身影——修鞋老人。
他姓王,六十歲出頭,頭發(fā)花白,銀絲在風(fēng)中飄動。臉上布滿皺紋,千壑縱橫,總愛戴那頂十分土氣的帽子。兩面土墻間,一把小椅子、一套修鞋工具,便是他全部的生活家當(dāng)。人來人往的鬧市中,唯有他靜靜地坐在修鞋攤前,在平淡中找尋著屬于自己的幸福,讓我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亮麗色彩。
他的攤位前總是人頭攢動,不單是因為整個街道只有他這樣一位技術(shù)精湛的修鞋匠,更因為他平易近人、笑容滿面。他熱衷于和每一位前來修鞋的顧客聊天,小到生活瑣事,大到家國大事,他都能聊上幾句。就這樣,聊天間,鞋子修好了,人的感情也增進了。每天路過攤位,相互熱情洋溢地打聲招呼,美好的一天就從一個好心情開始了。
初次與他接觸,便從他高超精湛的手藝中看出了他那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功夫”。只見他不緊不慢地拿起鞋子,手一翻,手里便多了把工具。還沒回過神來,便聽到了“咔咔咔”的聲音。一下、兩下、三下……原本參差不齊的鞋底瞬間變得如同鏡面般光滑。他又用布沾了點鞋油,金蛇狂舞般在鞋面畫了起來。此刻,仿佛全世界只存在著他擦鞋的聲音,竟有些悅耳……
我喜歡看他修鞋,經(jīng)常搬凳子坐在他邊上,常常幫著遞剪子、膠水。他一手握著鞋,一手掌著錘子,眼睛瞇成一條縫,老花鏡耷拉在鼻梁上,那樣子憨態(tài)可掬。他態(tài)度認真,從不敷衍了事。漸漸地,我與這位有著精湛技術(shù)的老人熟稔起來,而且從他樸實的言語中讀出了比他的手藝更不凡的東西。
“我老頭子修鞋一輩子,從來沒有羨慕過那些有錢有勢的人。管他什么冷眼、唾棄,坐在這兒修鞋,給別人帶來一點方便,給子女減輕一些負擔(dān),就是快樂的生活?!崩先艘贿厼槲已a鞋,一邊和我聊著。這時老人不知從哪里抓出一小撮煙草,火一點便“吧嗒吧嗒”地抽了起來,煙草化煙騰空而起時,他又繼續(xù)說道:“孩子啊,你現(xiàn)在就要好好學(xué)習(xí),學(xué)會生存的本領(lǐng),才能走向更光明的世界!”
他對著我笑了,仿佛在他面前的我,就是他的孩子。此后,每次與他聊天,雖只是簡短幾句,雖沒有華麗的辭藻,我卻讀出了一份深情的愛,讓我感覺出人生的美好。
他在我眼中已不僅僅是個修鞋老人。
點評
這是一篇情趣和理趣兼具的文章。文章結(jié)構(gòu)安排極為講究,上文的鋪墊、蓄勢與下文的亮底、揭題結(jié)合得嚴絲合縫、水到渠成。敘述、描寫很見功夫,特別是對人物的言談舉止的描寫,細膩,生動,給人如臨其境之感。同時,作者為了凸顯修鞋老人的個性特點,采用了正面描寫和側(cè)面烘托的手法,使修鞋老人的特點更加突出。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文章的結(jié)尾部分,可謂蘊藉有致,發(fā)人深省,耐人尋味。
(作者系四川省都江堰中學(xué)高一·11班學(xué)生,指導(dǎo)老師:劉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