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麗
(柳州市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骨外科,廣西 柳州 545005)
骨科創(chuàng)傷手術患者靜脈受到一定程度損傷,血流速度下降,同時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患者術后易出現下肢靜脈回流,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深靜脈血栓可導致肢體功能障礙,影響患者康復[1]。文獻報道[2],良好的護理可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促進康復。本文通過對骨創(chuàng)傷患者分組,討論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方法,現報告如下。
我院收治98例骨創(chuàng)傷手術患者隨機分組,實驗組男31例,女18例,年齡20~77歲,平均(54.31±2.43)歲;對照組男29例,女20例,年齡1-78歲,平均(55.09±2.72)歲。兩組患者上述條件無顯著差異(P>0.05)。納入標準:患者知情同意,應用骨科手術治療。排除標準:依從性差、精神系統(tǒng)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凝血功能障礙等。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入院宣教、用藥指導、病房管理等,實驗組給予預防性護理干預[3]:(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幫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緒,耐心向患者將解釋疾病相關知識。(2)呼吸護理:向患者說明呼吸步驟,使患者養(yǎng)成深呼吸習慣,保證胸腔內為負壓,加速血液回流;(3)運動護理:協(xié)助患者抬高患肢,按摩患側,促進靜脈回流,身體條件允許,指導患者適當運動,適當肌肉鍛煉和關節(jié)活動等。(4)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向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知識,提高治療依從性;5.飲食護理:叮囑患者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高纖維食物,增加飲水量,控制蛋白質攝入。
比較兩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測定股靜脈血流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護理質量包括:??谱o理能力、護理主動性、預防技能教育。
數據資料利用SPSS 19.0軟件統(tǒng)計,計量資料(±s),計數資料n(%),計數資料x2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3例(6.12%)明顯低于對照組16例(32.65%),差異有顯著性(P<0.05)。
實驗組股靜脈血流速度、股靜脈血流峰速度較對照組明顯提高(P<0.05),見表1。
表1 血流動力學水平對比(±s)
表1 血流動力學水平對比(±s)
組別 n 股靜脈血流速度(cm/s) 股靜脈血流峰速度(cm/s)實驗組 49 15.97±3.21 22.36±8.28對照組 49 11.63±2.94 16.01±7.11 t 2.462 2.993 P 0.027 0.021
實驗組??谱o理能力、護理主動性、預防技能教育同對照組比較明顯提高(P<0.05),見表2。
表2 護理質量對比(±s)
表2 護理質量對比(±s)
組別 n ??谱o理能力(分) 護理主動性(分) 預防技能教育(分)實驗組 49 91.24±4.99 95.19±6.82 90.42±3.26對照組 49 81.09±5.67 86.72±7.15 81.35±2.92 t 4.399 5.016 6.817 P 0.025 0.016 0.011
骨科患者患肢靜止時間過長可導致深靜脈血栓,致病因素包括:血液高凝狀態(tài)、血流速度慢、靜脈壁損傷[4]?;颊甙l(fā)生下肢深靜脈血栓可引起局部潰瘍、下肢水腫疼痛等,輕者致殘,失去勞動能力,嚴重可引發(fā)肺栓塞,導致患者死亡,直接影響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5]。
預見性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制定的護理方案,骨科手術患者長期為制動狀態(tài)為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重要因素,心理護理可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保證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機體免疫能力,促進患者康復。呼吸護理使胸腔形成負壓,促進血液回流,緩解不良情緒。通過運動護理可促進血液回流,指導患者簡單活動,加強血液回流[6]。健康教育可使患者掌握更多下肢深靜脈血管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本研究顯示,實驗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明顯下降,血流動力學水平和護理質量明顯提高(P<0.05)。綜上所述,骨創(chuàng)傷患者應用預防性護理可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改善血流速度,提高護理質量,促進患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