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志慧,古兆森,狄寧寧
(1濱州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放射科 山東 濱州 256603)(2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中西醫(yī)結合科 河南 鄭州 450052)
腦出血屬于非外傷性疾病,是腦血管破裂而誘發(fā)出血,誘發(fā)此疾病因素多樣化,比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癥等。此外,腦出血疾病有著較高的致殘率與死亡率,而且同腦梗死疾病臨床癥狀表現(xiàn)有一定相似之處,若不做好鑒別工作,會存在較高的誤診率[1]。臨床中,對腦出血疾病診斷方法較多,比如MRI(核磁共振)對早期腦出血疾病準確率較高,臨床應用率較高。因此,本文針對早期腦出血患者實施低場強MRI診斷,觀察診斷效果。
選擇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70例低場強MRI檢查早期腦出血患者為研究組,再抽選同期70例常規(guī)MRI檢查早期腦出血患者作為對照組。對照組:男性37例,女性43例,年齡在36~79歲,患者平均年齡(58.82±1.65)歲;研究組: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齡在38~79歲,患者平均年齡(59.91±1.68)歲;兩組早期腦出血患者在資料方面相比較,差距小,(P>0.05)。選入標準:①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肢體行為障礙、頭痛頭暈以及視力模式等癥狀;②患者或者家屬同意本次調研;剔除標準:①器官功能不全、②精神障礙者;③近期有手術史;④敏感性體質。
檢測過程中,應用DWI序列檢測,應用0.35T磁共振診斷儀,常規(guī)平掃設定層厚4mm,層距0.4mm,磁共振建議T1W1,重復時間為700~800ms,回波時間為20~25ms,T2W1重復時間為2500~2700ms,回波時間為100~135ms,DWI掃描過程中,層厚為6mm,層間距為1mm,性橫斷面為T2W1與T1W1,對矢狀面T1W1部分實施彌散加權成像。在DWI檢測后,對圖像實施處理,從而獲得檢驗結果。共有2名醫(yī)師參與本次研究。
觀察兩種診斷方法檢測準確率與檢測敏感度。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檢測敏感度97.14%,檢測準確率94.29%高于對照組的檢測敏感度82.86%,檢測準確率77.14%,互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照組與研究組檢測敏感度與準確率比較(n,%)
對照組:T1W1表現(xiàn)等信號,T2W1出現(xiàn)不均勻高信號,周邊有環(huán)影狀低信號。
研究組:在檢測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混雜高信號或者中心均勻高信號,T2W1為不均勻高信號,T1W1表現(xiàn)等信號,周邊有環(huán)影狀低信號。
腦出血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發(fā)生率較高,若不及時就診,患者隨時有生命危險,而且增加肢體殘疾率[2]。所以,盡快對疾病做出診斷,并實施針對性治療,對患者預后有著積極作用。
MRI診斷可將有效對疾病做出鑒別,而且MRI是斷層成像,可從機體中得到電磁信號,應用共振的方式獲取機體相關信息。當患者腦部受損時,其電磁信號的共振信號同其他部位的信號有所差異,利于分析具體受損部位,以及手術嚴重程度[3]。近年來,MRI技術持續(xù)性進步與完善,低場強MRI針對早期腦出血疾病有一定診斷特異性[4]。DWI序號受到腦出血疾病的影響,影像表現(xiàn)比較復雜,出血量也會對信號產生一定波動,在DWI序號中,氧合血紅蛋白會表現(xiàn)出高信號,這多與紅細胞水分子運動受阻有一定關聯(lián)性,從而出現(xiàn)四周環(huán)狀高信號。細胞中血紅蛋白水腫會誘發(fā)MRI磁場不均勻,DWI序號也易發(fā)生混雜信號。出血部位若受到腦脊液稀釋,DWI會表現(xiàn)出弧形與條狀低信號。
通過本次研究得知:MRI對早期腦出血患者實施診斷,患者出現(xiàn)混雜高信號或者中心均勻高信號,T2W1為不均勻高信號,T1W1表現(xiàn)等信號,周邊有環(huán)影狀低信號,其中等信號說明此部位存在血塊。醫(yī)師可根據信號實際情況,對患者疾病狀況實施分析,從而確保臨床診治效果。有研究稱:低場強MRI對腦出血疾病診斷價值由于常規(guī)MRI,這多與本次研究所的結果相似,證明此次研究結果真實性與科學性[5]。
綜上所述:低場強MRI對早期腦出血疾病有一定診斷價值,而且診斷敏感度高,可為醫(yī)師提供有效參考數(shù)據,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