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萍, 張 晴, 魯 媛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湖北 武漢, 430030)
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較高的傳染性,主要傳播途徑包括經(jīng)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人群普遍易感[1-3]。國家衛(wèi)健委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納入法定傳染病乙類管理,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4-5]。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護士每天不僅需要進行超負荷的工作,且還要面臨被感染的風險,其身心經(jīng)歷著巨大的考驗及挑戰(zhàn)。本研究采用質(zhì)性研究中的現(xiàn)象學研究法,通過微信視頻通話方式,對一線護士進行心理體驗的調(diào)查,現(xiàn)報告如下。
采用目的抽樣法選取武漢某三甲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參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一線的護士20名為調(diào)查對象,其中女19名,男1名;年齡32~45歲;工作年限均在9年及以上并具有豐富的重癥護理經(jīng)驗;參與本項研究的20名一線護士均已參與救援時間>20 d,具體資料見表1。
表1 20名救援護士一般資料
1.2.1 調(diào)查方法: 本研究通過質(zhì)性研究的方法,運用Gadamer的哲學詮釋論[6]了解一線護士在新冠肺炎中心疫區(qū)抗疫工作中的心理體驗,并分析所收集的資料。查閱相關文獻[7-8],確定半結(jié)構(gòu)式訪談提綱:①面對突發(fā)的新冠肺炎第一時間想到做的事情;②參與抗疫前后的心理活動;③進入隔離病房后的心理變化;④救治過程中最大的體會;⑤救治過程中最大的困擾與煩惱(身體和心理);⑥最希望得到哪方面的支持和幫助。
1.2.2 資料收集方法: 訪談前向訪談者解釋研究的目的和方法、保密性及相關注意事項,取得同意后進行訪談,以訪談信息達到飽和為原則,對訪談內(nèi)容采用錄音及筆記記錄。選擇安靜無人打擾的房間進行微信視頻通話,訪談過程中不對受訪者觀點評判或者誘導,不得中途打斷其敘述,避免影響訪談的真實性及分析結(jié)果。為保護受訪者的隱私,訪談采用匿名的方式,20名一線護士的姓名均以編號表示。根據(jù)訪談提綱進行談話,訪談時間20~40 min,詳細記錄其面部表情、情緒、肢體語言[9]。
1.2.3 資料分析方法: 訪談結(jié)束后,立即將相關錄音整理成文字,訪談錄音在轉(zhuǎn)錄完成后刪除[10]。采用 Colaizzi 7步分析法[11]:①反復仔細閱讀聽取訪談資料及錄音;②提取有用信息;③對高頻率的觀點進行編碼;④整理匯總編碼后的重要觀點;⑤詳細的描述訪談內(nèi)容;⑥對相似的觀點進行辨別;⑦到受訪者處求證(考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間,可采用電話或者其他網(wǎng)絡方式求證)。
本次訪談共歸納提煉出心理(責任感與使命感,恐懼、焦慮、緊張,無助、自責等)、生理(疲憊,不適)、社會(面對輿論壓力的反應)3個層面的主題。
2.1.1 責任感與使命感: 護士以救治患者為己任,實現(xiàn)自己救死扶傷的醫(yī)學信仰。 N1:“這沒什么好說的,我就是一名護士,救死扶傷是我的責任!”N7:“因為感冒沒有完全好,上一線前我每天吃藥喝水補充營養(yǎng)鍛煉身體,想辦法增強自己的抵抗力,這樣上一線后才能救治更多的人,才不辜負這身白衣?!盢14:“平時,我們與病魔搏斗;現(xiàn)在,我們同死神決賽。哪里需要我們,我們就在哪里?!盢9:“這是我工作價值的體現(xiàn)?!?/p>
2.1.2 恐懼、焦慮、緊張: 醫(yī)護人員在面對突發(fā)性公共衛(wèi)生事件時,普遍存在恐懼心理[12-14]。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具有較高的傳染性且人群普遍易感,一線護士在抗疫過程中需要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N13:“每天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接觸,很擔心自己會感染,感覺每天都在冒著生命危險在上班?!盢5:“穿著這厚厚的隔離防護服,心里時刻提醒著自己身邊都是病毒,都不安全,直到下班都很緊張?!?N11:“給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患者做吸痰操作時,感覺身邊都是氣溶膠,覺得很恐怖很害怕?!?/p>
2.1.3 無助、自責: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初期,由于是新發(fā)傳染病,該疾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確診方法尚未完全明確,且無明確的治療方法,隨著疫情蔓延,感染人數(shù)、危重及死亡病例增多,面對救治無效死亡的患者,時常讓一線護士感覺到無助與自責。N12:“重癥患者病情變化太快了,昨天還好好的,今天就不行了?!?N2:“之前并沒有經(jīng)歷過傳染病救治,不知道怎么有效地幫助患者”。N17:“每次看到那些沒搶救過來的患者,感覺很自責內(nèi)疚,久久無法釋懷?!?/p>
2.2.1 疲憊: 疫情期間臨床一線護理工作量大、任務重,護士承受著巨大的職業(yè)壓力。N6:“4個小時收了36個患者,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N19:“監(jiān)護室太忙了,喂飯、翻身、吸氧、吸痰、打針、換藥、抽血,像陀螺一樣轉(zhuǎn)不停,下班了感覺腿都不是自己的了?!盢10:“患者太重了,一來就搶救,像打仗的,內(nèi)衣都不知道濕了多少回了,好累。”
2.2.2 不適: 為防止交叉感染,在進入隔離病房前都需要穿戴防護服、隔離衣、護目鏡、雙層帽子、口罩、手套、鞋套。長時間穿戴防護服,由于不透氣容易產(chǎn)生憋悶、暈厥、活動不便等情況。護目鏡和口罩佩戴時間過長也會造成鼻梁和面部皮膚的壓力性損傷。N3:“從上班到下班不吃東西不喝水不上廁,穿脫防護服太浪費時間了,患者等不起,又避免浪費一套防護服”。N16:“太憋悶了,感覺自己要窒息了,能夠感受這些患者的呼吸困難的痛苦”。N20:“尤其是生理期,肚子又痛,又不能及時更換衛(wèi)生巾,好難受,感覺要崩潰了”。N4:“口罩的系帶勒得耳朵好痛,但是又怕污染不敢接觸,只能強忍到下班,回到賓館恨不得揉了幾個小時才緩解。”
2.3.1 防護用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屬于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醫(yī)療機構(gòu)防護用品保障工作面臨挑戰(zhàn)。N15:“護目鏡和面屏需要反復浸泡消毒重復使用?!?/p>
2.3.2 感謝團隊和社會的支持: 20名受訪者一致認為,感受到領導及同事的關愛、社會愛心人士的各種物資捐贈以及家人的支持,使得她們更安心地在一線工作。
研究[15]發(fā)現(xiàn),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一線醫(yī)務工作者容易出現(xiàn)壓抑、緊張、恐懼、焦慮等疫情相關的負性情緒。為了不影響護士的身心健康以及工作質(zhì)量,關注護理人員的心理健康并給予相應的支持顯得尤為重要[16-17]。管理者應密切關注一線護士的心理狀況,積極給予人文關懷。定期開展心理疏導專線及專欄,給一線護士提供心理咨詢,及時釋放不良情緒,幫助放松心情。鼓勵一線護士利用正念減壓療法,通過冥想訓練來緩解心理的壓力,提升對自身情緒的調(diào)控能力[18]。護士還應學會情緒的自我調(diào)節(jié),增強心理韌性。同時加強傳染病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培訓,并制定相關應急預案和情景演練來提高護士應對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的能力,為以后應對類似事件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超負荷的工作量極易導致護士身心俱疲,從而產(chǎn)生工作倦怠感,工作效率降低,最終影響護理質(zhì)量。管理者應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備,及時補充,優(yōu)化工作流程,彈性排班,盡量縮短每班次的工作時長,減少穿戴防護服工作的時間,減輕一線護士的工作負荷[19],以緩解其身心疲勞感。合理安排輪休,減少持續(xù)工作時間,提供舒適的休息場所,給予豐富可口的飲食,加強營養(yǎng),增強免疫力,對保障一線護士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醫(yī)院管理者應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健康教育,發(fā)揮媒體的正面輿論引導作用,充分宣傳該疾病的病因、臨床癥狀、傳播途徑、防控措施等,使護士工作得到社會的理解和認可。Liu等[20]研究顯示,在特殊傳染病疫情時,領導的關心和問候?qū)钭o士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中的20名受訪對象均表示感受到了團隊和領導的關愛。另外在醫(yī)療資源的分配上應優(yōu)先全力保障一線人員防護物資的供給,緩解醫(yī)務人員的焦慮和恐慌情緒。
利益沖突聲明: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