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66)
蓋孜水電站工程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境內(nèi),是新疆克州蓋孜河中游河段梯級水電開發(fā)項目的第二梯級水電站,位于第一梯級布侖口-公格爾水電站下游,銜接公格爾水電站尾水。蓋孜水電站由取水口、引水隧洞、調(diào)壓井、壓力管道、廠房、尾水渠組成,其中壓力管道工程樁號為壓0+000.000~壓1+240.088,分為上平段、上斜井、中平段、下斜井、下平段組成,下斜井長度190.63m(壓0+156.001~壓0+261.554),開挖斷面為圓形,直徑4.6m。
壓0+000~壓0+430段,長430m,上覆巖體厚度560m~930m,洞軸線方向49°~78°,圍巖巖性為泥盆系中統(tǒng)(D2)云母石英片巖夾變質(zhì)砂巖、大理巖,產(chǎn)狀:310°~315°SW∠30°~35°,走向與洞軸線夾角50°~85°,該段片理發(fā)育,巖體較破碎,圍巖穩(wěn)定性差,開挖時會有滲水和滴水現(xiàn)象,局部地段可能會出現(xiàn)涌水,施工中須注意,圍巖類別為Ⅳ類。工程立面布置見圖1。
圖1 工程立面布置(單位:cm)
豎井和陡斜井常用的開挖方法為反井鉆機施工導(dǎo)井,再采用爆破開挖,導(dǎo)井溜渣的方式。蓋孜水電站調(diào)壓井和壓力管道上斜井均采用了反井鉆機施工,由于壓力管道下平洞地質(zhì)差及透水等原因,施工進度緩慢,導(dǎo)致下斜井無法采用反井鉆機施工(無出渣工作面)。由于處于關(guān)鍵線路的下平洞工程進度已嚴重滯后,后續(xù)施工的下斜井又極大地增加了施工工期,為了保證按期完工,需提前采用人工正井法進行下斜井開挖,在正井法施工中確保施工安全成為了本工程的重點。
采用YT-28手風鉆鉆孔,乳化炸藥+非電雷管,電雷管起爆。
3.2.1 礦車選型
查閱相關(guān)資料和施工組織設(shè)計手冊,斜井出渣設(shè)備與礦洞相同,選用U型側(cè)卸式礦車,斗容量為1.2m3。一般的礦洞出渣坡比不大于30°,本工程下斜井的坡度為60°,需對礦車進行改裝,防止提升過程中渣料外泄。
U形側(cè)卸式礦車輪距(軌距)為60cm,其料斗較高,不適合人工上料,因此擬對其進行改裝,只采用其底座,上部采用自制長方體料斗。自制料斗采用10mm的鋼板制作,結(jié)構(gòu)尺寸為1.5m×1.2m×0.8m(長×寬×高),改裝后的斗容量為1.8m3。在兩側(cè)采用φ20圓鋼制作4個吊耳,便于吊裝。在60°斜井提升過程中渣料會掉落,采用5mm厚鋼板加工蓋板,設(shè)置插銷固定蓋板。改裝后的出渣料斗見圖2。
圖2 改裝后的料斗示意(單位:cm)
由于方形料斗無法實現(xiàn)側(cè)翻卸渣,且出渣距離僅為220m,制作2個料斗,采用裝載機將裝滿料的料斗卸下后,再將空料斗放上裝渣,然后將已裝滿料的料斗吊至洞外渣場棄料,避免了二次倒運。
3.2.2 提升設(shè)備選型
根據(jù)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特種設(shè)備安全法》第二章第四節(jié)第三十二條規(guī)定:“特種設(shè)備使用單位應(yīng)當使用取得許可生產(chǎn)并經(jīng)檢驗合格的特種設(shè)備。禁止使用國家明令淘汰和已經(jīng)報廢的特種設(shè)備?!庇捎诮晔褂镁頁P機頻發(fā)安全事故,已逐步淘汰卷揚機,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礦用絞車,本工程采用的礦用絞車為4.5t,型號為JTP-1.6×1.5P單筒絞車。絞車最大尺寸為6230mm×4800mm×1830mm,總重13.47t(不含電機),最大速度2.5m/s。礦用絞車平面布置見圖3,立面布置見圖4。
圖3 絞車施工平面布置
圖4 絞車立面布置(單位:cm)
3.3.1 自重計算
(1)渣料:斗容1.8m3。1.8m3渣料重1.8×1.6=2.88t。
(2)礦車:底座過磅稱重為0.26t,料斗重0.35t。
(3)鋼絲繩:初擬鋼絲繩為φ20,長度計算考慮安全預(yù)留纏繞圈數(shù)為5圈,總長約為1.5π×5+50+159=232.55m,根據(jù)《重要用途鋼絲繩》(GB 8918-2006)表11,單位重為167kg/100m,鋼絲繩總重為0.388t。
3.3.2 提升鋼絲繩選擇
鋼絲繩的最小破斷拉力F>(2.88+0.26+0.35+0.388)×10=38.78kN才能滿足施工要求,如采用6×37M-IWRCφ20鋼絲繩,則最小破斷拉力按《重要用途鋼絲繩》(GB 8918-2006)中(2)式計算:
F0=K′D2R0/1000
(1)
式中:F0為鋼絲繩最小破斷拉力(kN);D為公稱直徑,取20mm;R0為公稱抗拉強度,查GB 8918-2006表4和表9,取1670MPa;K′為最小拉力破斷系數(shù),查GB 8918-2006表2,取0.356。則:
F=0.356×202×1670/1000=237kN>38.78kN
故鋼絲繩選型滿足要求。
由于該斜井傾斜角度大,上彎段位置需安裝導(dǎo)向輪,鋼絲繩磨損大,在實際施工中,采用雙股鋼絲繩作為安全保障,避免因鋼絲繩在非正常情況下斷裂造成安全事故。
3.3.3 絞車提升能力驗算
本系統(tǒng)采用單鉤提升,其計算公式按《煤礦固定機械及運輸設(shè)備》中公式選?。?/p>
Fmax=n1Q(sina+f1cosa)+Pc×Lc(sina+f2cosa)
(2)
式中:Fmax為礦用絞車單鉤提升牽引力(kgf);n1為提升容器數(shù)量,取1臺;a為斜井傾角,取值60°;Q為提升容器自重Q1及連接器自重Q2之和,為3878kg;Pc為鋼筋繩單位重量,為1.67kg/m;Lc為鋼絲繩長度,取232.55m;f1為提升容器移動阻力系數(shù),行走輪為滾動軸承,取0.01;f2為鋼絲繩移動阻力系數(shù),取0.35。則:
Fmax=(1×3878×(0.87+0.005)+1.67×232.55×(0.87+0.175))×9.8=37.99kN
4.5t礦用絞車牽引力為45kN>37.99kN,礦用絞車提升能力滿足要求。
礦用絞車主要受牽引礦車的拉力,將礦用絞車采用6根φ25長1.5m的錨桿焊接為一個整體,并給礦用絞車配重200kg,因此,要拉動礦用絞車必須將錨桿拉出,拉力必須大于錨桿拉拔力和礦用絞車及配重重力和地面摩擦所產(chǎn)生的反向拉力,受力情況見圖5。受力計算如下。
圖5 絞車受力計算簡化
按照受力必須F>T才能滿足施工要求,根據(jù)公式(2)計算得知,T=37.99kN,因此F需大于37.99kN。
F=(G1+G2)×μ×g/1000+0.9nf
(3)
式中:G1為礦用絞車重,取13470kg;G2為礦用絞車配重,取200kg;μ為地基摩察系數(shù),取0.5;n為錨桿根數(shù),取6根;f為錨桿拉拔力,取10kN。錨桿受力折算系數(shù)為1,取錨桿拉拔力的0.9倍計算。則:
F=(13470+200)×0.5×9.8/1000+0.9×6×10
=122.35kN>T=37.99kN
故礦用絞車固定方式安全。
本系統(tǒng)采用單鉤提升。
T=2L/Va+t3+t4
(4)
式中:T為箕斗一次提升循環(huán)時間(s);t3為箕斗裝載時間,取2400s;t4為箕斗裝載時間,取10s;L為斜井提升長度,取160m;Va為平均提升速度,取2.5m/s。
則T=(2×160)/2.5+2400+10=2538s,即單鉤循環(huán)時間為2538s,合42min。
(1)平面布置:供風、供水、供電等均布置在5#支洞洞口。
(2)供風:采用一臺20m3空壓機(0.8MPa壓力)供風。
(3)供水:利用支洞開挖時布置在洞口的10m3水箱。
(4)供電:利用支洞開挖時布置在洞口的S9-500/30/0.4變壓器。
(5)通風:采用1臺12m3空壓機(0.7MPa壓力)壓入式通風,φ200鋼管,法蘭連接。
(6)施工通道:人員上下結(jié)合軌道安裝爬梯,爬梯安裝于軌道內(nèi)側(cè)。爬梯采用φ18圓鋼制作,梯寬0.6m,步距0.4m,洞外按2m一梯的標準件制作,頂部設(shè)掛勾與上節(jié)爬梯相連,兩側(cè)每隔2m采用φ18橫向鋼筋與軌道加固用錨桿焊接牢固。
圖6 斜井布置及爬梯大樣(單位:cm)
(7)出渣設(shè)備:JTP-1.6×1.5P單筒絞車布置在中平洞上游側(cè),絞車至渣場采用ZL50型裝載機吊礦斗出渣。
(8)避險洞:斜井內(nèi)每隔20m設(shè)置一個避險洞(1.2m×1m×1.5m),可容納3人。避險洞布置在隧洞腰線180°位置,在礦車提升和下降過程中,人員均處于避險洞內(nèi),防止意外傷害事故。
(1)鉆爆施工。采用YT-28型手風鉆鉆孔,根據(jù)圍巖類型、出渣和鉆孔作業(yè)時長均衡調(diào)節(jié),將每循環(huán)進尺控制在2m??變?nèi)為乳化炸藥+非電毫秒雷管,電雷管起爆。
(2)支護。上彎段前后10m范圍內(nèi),采用I20工字鋼+φ8鋼筋網(wǎng)片+8cm厚C20噴混凝土支護(工字鋼間距50cm)。Ⅲ類圍巖頂拱180°范圍內(nèi)采用5cm厚C20噴混凝土支護;Ⅳ類圍巖邊頂拱270°范圍內(nèi),采用I20工字鋼+φ8鋼筋網(wǎng)片+8cm厚C20噴混凝土支護(工字鋼間距100cm);Ⅴ類圍巖邊頂拱270°范圍內(nèi),采用I20工字鋼+φ8鋼筋網(wǎng)片+8cm厚C20噴混凝土支護(工字鋼間距50cm)。局部遇斷層處,將斷層掏挖50cm,采用C20混凝土塞封堵。
(3)出渣。采用人工裝渣,對講機溝通工作狀況,利用礦用絞車配套的可視系統(tǒng)監(jiān)視各工況狀態(tài),確保裝渣完成后,用插銷鎖定礦斗蓋板,人員在進入避險洞后再提升礦斗。出渣采用2個班組,每2h輪換一次。
(1)通風排煙。鉆爆時,采用獨立的12m3空壓機壓入式通風,送入新鮮空氣。爆破后的排煙利用鉆爆風管和通風管同時使用,快速排除洞內(nèi)爆破煙塵。出渣時根據(jù)實際情況,通風管單獨通風或與鉆爆風管同時通風。
(2)洞內(nèi)排水。采用3臺污水泵(揚程60m、流量35m3/h、功率15kW)接力排水,在已棄用的避險洞內(nèi)布置接力水池。
(1)班檢制。每班作業(yè)前,檢查絞車固定情況,絞車工作狀態(tài)正常與否及防墜保險是否有效,下井作業(yè)人員在途中應(yīng)觀察已完洞段的支護穩(wěn)定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必須立即撤出或進入避險洞內(nèi),待異常情況排除后再下井作業(yè)。
(2)鋼絲繩。采用雙股鋼絲繩提升,定期檢查鋼絲繩情況,發(fā)現(xiàn)破損立即更換。
(3)礦車。采用鋼板制作密封蓋,在裝渣完成后封閉箱斗,人員進入避險洞后再提升。施工人員可躲避于就近的2-3個避險洞內(nèi)。
(4)防墜裝置。本工程中,礦斗需經(jīng)斜段和平段至出渣地點,不同于平洞或豎井提升,平洞或稍斜的阻車器不適用,60°的斜井在阻車過程中會翻車。豎井的鋼絲繩防斷器和類似于升降梯的防滑防墜裝置均不適用。采用自行研究的C型鋼阻車器,C型鋼制作成斜上鋸齒狀,在礦車前端布置鋼絲繩和防墜桿爬升過程中防墜桿處于工作狀態(tài),下放過程中防墜桿收起不工作。
(5)視頻監(jiān)視系統(tǒng)。采用與該礦用絞車配套的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使絞車操作人員能夠全過程監(jiān)視礦車等的運行情況,及時做出應(yīng)急反應(yīng),防止事故的發(fā)生或最大限度的減小損失。施工中還要隨時保持聯(lián)絡(luò)通暢,在聯(lián)絡(luò)后對方未回復(fù)前,禁止任何不安全的操作。
大斜角斜井正井法開挖安全隱患突出,在施工中需注意各個細節(jié),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所有設(shè)備在取最大安全系數(shù)的前提下進行驗算,確保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施工。淘汰了安全事故瀕發(fā)的卷揚機,采用安全性能高的礦用絞車。特別是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有助于全過程監(jiān)控施工和設(shè)備運行情況,可以有效地避免溝通不暢和意外情況引發(fā)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