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軍
菏澤市地處魯西南,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帶,是山東省農業(yè)大市、人口大市,全市農村人口460.3萬人,占比52.69%。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地區(qū)消防安全管理,杜絕“小火亡人”火災發(fā)生,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積極探索方法、融合資源、創(chuàng)新模式,成立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工作站,深入推進消防宣傳“走村入戶”工作,同期相比農村火災下降38%,實現了“百村示范、千村行動、萬人受益”的良好局面。
在菏澤市單縣,有一個老大媽防火隊,這是由民間藝術團的阿姨們自發(fā)組建的民間團體,團隊平均年齡62歲,從2008年開始參與消防宣傳,至今團隊已達100多人,參與消防宣傳活動近100場次。防火隊定期幫助村民排查家中電器設備和消防安全情況,講解用火、用電注意事項。老大媽防火隊利用快板、歌舞、小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消防知識傳播到每家每戶。
防火隊宣傳員鄭瑞騰,經常深入鄉(xiāng)鎮(zhèn)開展宣傳工作。對于有留守老人和兒童的特殊家庭、貧困家庭,鄭瑞騰了解情況后,聯(lián)合當地村干部,耐心為他們講解用火、用電的注意事項,并自掏腰包為他們購置生活用品,還結成了扶貧對子。
菏澤市是外出務工人員輸出大市,據統(tǒng)計數據,全市戶籍人口1058萬,在外務工人口180余萬,占總人口的17.01%,務工人群以農村青壯年為主。在曹縣安蔡樓鎮(zhèn)三合村,由于土地流轉等原因,外出務工率達84.2%,留守人員多為老弱婦孺,全村共有孤寡老人83名,弱勢群體8人,一旦發(fā)生火災,缺乏逃生自救的能力。
針對這一現狀,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建立了互助幫扶組,加強對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孕婦等行動不便和逃生能力差的人群幫扶力度,特別是對孤寡老人采取一對一幫扶的方式,定期巡查,及時發(fā)現、消除火災隱患,避免事故的發(fā)生。
祝令迪是鄆城縣消防救援大隊消防文員,他在幫扶工作中發(fā)現,很多“空巢老人”都不認字,更看不懂宣傳彩頁,于是他轉變思路,將“空巢老人”作為農村消防宣傳的重點對象,老人看不懂就反復講,老人記不住就重復說,磨破了嘴皮子也要講,他也成了老人口中的最美“播音員”。
在組織農村留守兒童“點亮心燈·快樂節(jié)日”體驗消防活動中,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的消防宣傳員帶領孩子們參觀消防車庫、車輛器材,現場的小朋友們爭相試穿消防戰(zhàn)斗服……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吳翔華介紹,通過活動不僅能讓孩子們親身認識消防,學習消防知識,還能讓社會各界人士共同關注農村留守兒童,讓留守兒童體驗到學習和生活的快樂,感受到自我的價值,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理解和友愛。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工作人員入戶宣傳。
事實上,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宣傳工作的觸角已延伸到千家萬戶,從社區(qū)小區(qū)到城鄉(xiāng)接合部、鄉(xiāng)、鎮(zhèn)、村,防火宣傳的足跡遍布全市各個角落。
近些年,農村火災一直是支隊防火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為有效減少農村火災的發(fā)生,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聯(lián)合菏澤市衛(wèi)健委制定《全市衛(wèi)生室農村消防宣傳“走村入戶”工作制度》并印發(fā)《全市衛(wèi)生室農村消防宣傳“一村一員一大使”工作職責》,通過任命衛(wèi)生室消防宣傳專員,聘任村消防宣傳大使以及利用鄉(xiāng)村大喇叭“喊話”等方式,定期對全市大小村莊開展消防宣傳,將消防安全知識送進每家每戶。支隊還堅持定期走訪全市各學校,通過給學生們上一節(jié)“消防安全常識課”的方式,力爭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目的。
農村自建房一般耐火等級較低,建構筑物結構簡易,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造成房頂、墻壁坍塌。大部分農村居民習慣性在房屋院內或周邊堆積大量木柴、秸稈等易燃可燃物,且多以堆垛的形式存在,易產生自燃現象。不僅如此,農村電氣線路敷設隨意,私接亂拉現象也較為普遍,線路老化、漏電現象時有發(fā)生,隨時都有可能引發(fā)火災。
走村入戶,排查隱患,讓消防常識深入人心。
針對農村地區(qū)經濟基礎薄弱、群眾居住分散等特點,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建立了以國家重點鎮(zhèn)專職消防隊為軸心,以社區(qū)和村莊微型消防、志愿消防隊站為裙帶,以互助幫扶組為補充的農村地區(qū)消防救援力量輻射網。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還通過多渠道強化消防水源建設,改造農村地區(qū)現有的河、湖等天然水源,設置符合標準的消防取水點和取水設施。依托微型消防站等組織,配備手抬機動泵等移動消防供水設施和滿足需要的消防水帶、水槍等器材。推動經濟條件較好的鄉(xiāng)鎮(zhèn),在重點防護區(qū)域逐步安裝市政消火栓。對于居住人口較少、經濟較為困難的村莊,由村委會組織本村的青壯年建立志愿消防隊伍,形成“一家有難多方支援”的機制,定期接受培訓,確保了具備撲救一般初期火災的能力。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通過一系列舉措的順利實施,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守護了脫貧攻堅成果。
吳翔華介紹,支隊還提請當地政府逐步對農村地區(qū)敷設不規(guī)范的電氣線路進行更換,尤其對裸露線路要實施穿管保護,對農村老舊居民住宅更換帶有漏電保護裝置的空氣開關,避免電氣火災事故發(fā)生?!白咔Т濉と肴f戶”宣傳活動,讓3450名消防宣傳專員、7800名村宣傳大使、10350名志愿者走村入戶、宣傳到家,極大地提高了百姓消防安全意識。
在做好消防救援工作的同時,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還在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方面,下了一番繡花功夫,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2020年4月17日,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下發(fā)《關于助力打贏脫貧攻堅進一步加強農村消防工作的通知》,進一步筑牢農村消防安全屏障,有效助力2020年全面脫貧,切實防止因火災致貧返貧。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根據自身實際,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支隊迅速成立專班,切實摸清底數,展開了專題研究部署,列出工作路線圖,細化、量化具體工作任務,逐項明確具體負責人。還主動聯(lián)合有關部門調查評估,切實摸準并摸清本地行政村、自然村的數量以及經濟發(fā)展狀況、消防工作突出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研究制定針對性風險防范和應對措施。
為了明確標準,認真打造試點。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根據消防救援局、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通知中的具體工作要求,結合各村莊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水平,合理確定了高、低兩個“版本”的農村消防工作試點村,并研究制定適合當地實際的兩個“版本”的打造標準、細則和具體計劃。經濟條件好的村按照“高版本”、經濟條件一般的村按照“普通版本”建設,并適時組織召開現場會,在全市逐步推廣。
不僅如此,為了在助力脫貧攻堅中開闊思路,創(chuàng)新宣傳模式,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圍繞決勝脫貧攻堅,因地制宜,主動聯(lián)合當地扶貧辦、文旅、環(huán)保、農業(yè)農村、城管等部門,加強協(xié)作,借力發(fā)力。依托“大喇叭”、宣傳車、線上線下培訓、互聯(lián)網等,加大宣傳力度,做到了“電視上有圖像、廣播中有聲音、網絡上有信息、手機上有提示”。
為了取得良好的宣傳效果,保護好脫貧攻堅成果,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還立足當地文化元素,邀請文化藝人,創(chuàng)作了一批反映農村消防工作的戲曲、歌曲、琴書、相聲、快板等節(jié)目,并適時深入田間地頭展演。據了解,支隊還與文旅部門開展的“文藝下鄉(xiāng)”活動相結合,利用深入農村放映公益電影的有利時機,在電影片頭播放消防安全宣傳片或火災警示片。
菏澤市消防救援支隊通過一系列舉措的順利實施,極大地提高了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守護了脫貧攻堅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