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虹 李春霞 鄭愛嬌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重,老年人對護理服務的相關需求也隨之增加,老年護理服務逐漸呈現(xiàn)出由家庭化向社會化的發(fā)展趨勢[1]。但現(xiàn)階段我國老年人社會化護理仍存在護理服務質(zhì)量不高、相關制度和條件不完善等情況,對總體護理水平產(chǎn)生嚴重不良影響[2]。為探究影響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相關因素,本文以醫(yī)院治療的慢性疾病老人300 例為研究對象,取得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 般 資 料 以2016 年1 月-2019 年1 月 于本醫(yī)院治療的300 例慢性疾病老人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在60 歲以上;具備基本的交流和溝通能力;有一定的護理服務需求;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300 例老年人中包含男177 例,女123例;年齡為61~87 歲,平均年齡(71.32±3.29)歲;月 收 入0~1000 元、1001~2000 元、2001~3000 元、3000 元 以 上 分 別 為133 例、84 例、45 例、38 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以上分別為175例、78 例、47 例;患有慢性疾病0 種、1~3 種、4 種及以上分別為41 例、169 例、90 例。上述研究對象均知曉本研究,且自愿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同時本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調(diào)查老年人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收入情況、文化程度、性別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情況。通過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量表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分數(shù)越高說明其生活能力越強,<20 分說明生活完全無法自理;20~60分說明日常生活對外界存在一定依賴;60 分以上說明基本可進行正常生活。通過自制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調(diào)查表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狀況,主要的護理項目包括血糖監(jiān)測、血壓監(jiān)測、健康教育、心理指導、用藥指導、康復指導、疼痛護理、睡眠護理、壓瘡護理、換藥護理、導管護理等,每項包括非常需要、需要、不太需要和完全不需要四個選項,對應分值為1~4 分,該項得分≥3 分說明需要該護理服務。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應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情況 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以血糖監(jiān)測、血壓監(jiān)測、健康指導和用藥指導為主,需求率均在50%以上,見表1。
表1 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情況 例(%)
2.2 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經(jīng)logistics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年齡、月收入、ADL、文化程度、患病種數(shù)都是影響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重要因素(P<0.05),具體見表2。
表2 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影響因素分析
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重的情況下,老年人數(shù)量不斷上升且相關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不斷提高,因此老年人對護理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本研究中,較多老年人的護理服務需求集中在血糖監(jiān)測、血壓監(jiān)測、健康教育以及用藥指導等方面,而在換藥指導、管道護理等對技術操作性要求較高的方面則需求較少,因此臨床上應對上述常規(guī)護理服務進行重視,確保老年人可獲得必要的護理服務[3]。
3.1 年齡、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病種數(shù)是影響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重要因素 在年齡不斷增長的過程中,機體各種器官的功能也會越來越衰弱,抵御外界疾病的能力下降,因此患病概率更大[4]。同時,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也會減弱,對于自己的健康狀況會更加關注,希望可以獲得更多的健康知識和護理服務。所以,對于年齡大、出現(xiàn)老年疾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差的老年人,可開展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服務[5],例如對高齡老人重點進行疾病監(jiān)測和心理支持,對患病老人重點進行用藥指導、健康教育,對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差的老年人重點進行康復指導和自我護理知識[6]。
3.2 文化程度和經(jīng)濟情況是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的影響因素 經(jīng)濟水平較低的老年人會因為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限制到自身對護理服務的需求,而文化程度較高的老年人一般其健康意識也普遍較高,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更加關注,期望獲得與自身健康相關的更多的護理服務[7]。所以,需要在文化程度較低的老年群體中更多的宣傳老年護理的相關內(nèi)容的重要性,讓更多的老年人可以了解并接受護理服務[8]。另外,政府還需要加大對老年護理服務的投入,建立并完善相應的經(jīng)濟補償制度,可以讓低收入老人享受到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9~10]。
綜上所述,年齡、收入、文化程度、患病種數(shù)越高、越多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具有更多的護理服務需求,對于上述類型老年人應進行重點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