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
翻譯著作
1、《半上流社會》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2、《我的妻》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3、《伯遼赍侯爵》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4、《社會分工論》
商務印書館
民國版本
5、《戀愛的婦人》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6、《愛》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7、《佃戶的女兒》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8、《婚禮進行曲》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9、《沙弗》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10、《莫里哀全集》
商務印書館
民國版本
11、《討厭社會》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12、《小芳黛》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13、《娜拉》
商務印書館
民國24年版本
14、《巴士特傳》
商務印書館
民國28年版本
15、《社會分工論》(四) 商務印書館
民國28年版本
16、《生意經(jīng)》
商務印書館
民國36年版本
學術著作
1、《論理學》
商務印書館
民國22年版本
2、《羅馬文學》
商務印書館
民國22年版本
3、《希臘文學》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4、《老子研究》
商務印書館
民國23年版本
5、《中國音韻學》(上下)商務印書館
民國25年版本
6、《中國語文概論》
商務印書館
民國28年版本
7、《中國文法學初探》
商務印書館
民國29年版本
8、《文字改革》
文史叢書
民國29年版本
9、《語文叢談》
國民圖書出版社民國33年版本
10、《中國語法綱要》
開明書店
民國36年版本
11、《中國語法理論》
商務印書館
民國36年版本
12、《中國現(xiàn)代語法》
商務印書館
民國36年版本
13、《龍蟲并雕瑣語》
上海觀察社
民國38年版本
發(fā)表作品(雜志部分)
1、《三百年前河南寧陵方音考》
《國學論叢》一卷二號
2、《兩粵音說》
《清華學報》5卷l期
3、《中國文法學初探》
《清華學報》II卷1期
4、《南北朝詩人用韻考》
《清華學報》II卷3期
5、《漢越語研究》
《嶺南學報》9卷1期
6、《語言的化裝》
《文學雜志》1卷2期
7、《文言的學習》
《國文月刊》13期
8、《介紹王了一先生漢字改革》
《國文月刊》19期
9、《什么話好聽》
《國文月刊》21期
10、《字和詞》
《國文月刊》31、32期合刊
11、《理想的字典》
《國文月刊》33期
12、《詞類》
《國文月刊》34期
13、《句子》
《國文月刊》37期
14、《中國文字及其音讀的類化法》
《國文月刊》42期
15、《了一小字典初稿》
《國文月刊》43、44期合刊
16、《大學中文系與新文藝創(chuàng)造》
《國文月刊》43、44期合刊
17、《撇帚齋讀書記》
《國文月刊》45期
18、《論讀別字》
《獨立評論》152期
19、《論不通》
《獨立評論》165期
20、《國家應該頒布一部文法》
《獨立評論》167期
21、《中國文法歐化的可能性》
《獨立評論》198期
22、《漢字改革的理論與實際》
《獨立評論》205期
23、《語言與文學》
國立清華大學中華書局
24、《諧聲說》
《北大研究所國學門月刊》1卷5期
25、《中國文法學初探》
《清華學報> II卷1期
26、《千葉勉》
《清華學報》II卷2期
27、《中國語法理論》
《中山大學文史集刊》1期
28、《漢越語研究》
《嶺南學報》9卷1期
29、《無定代詞復指代詞》
《國文雜志》民國2卷2期
30、《指示代詞》
《國文雜志》民國2卷4期
31、《疑問代詞》
《國文雜志》民國2卷5期
32、《一和一個》
《國文雜志》民國2卷6期
33、《基數(shù)、序數(shù)和問數(shù)法》
《國文雜志》民國3卷1期
34、《黃侃古音學點評》
手刻不詳
1950年以后
學術著作
1、《中國現(xiàn)代語法》
商務印書館1950年版本
2、《廣東人學習國語法》
華南人民出版社1951年初版
3、《字的音形義》
中國青年出版社1953年初版
4、《虛詞的用法》
工人出版社1956年版
5、 《漢族的共同語和標準音》
中華書局1956年初版
6、《廣州話淺說》
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初版
7、《詞類》
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初版
8、《有關人物和行為的虛詞》
新知識出版社1957年初版
9、《丈夫?qū)W堂》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初版(譯作)
10、《漢語史稿》上、中、下
科學出版社1958年1次
11、《漢語詩律學》
上海教育出版社1963年2次印刷
12、《古代漢語上冊(一、二)下冊(一、二)
中化書局1964年3次印刷
13、《漢語音韻》
中華書局1963年初版
14、《格律詩詞十講》
北京出版社1964年初版
15、《漢語淺談》
北京出版社1964年初版
16、《古代漢語常識》
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初版
17、《詩詞格律概要》
北京出版社1979年初版
18、《楚詞韻讀》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
19、《音韻學初步》
商務印書館1980年初版
20、《詩經(jīng)韻讀》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初版
21、《中國語言學史》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版
22、《詩詞格律》
中華書局1982年6次印刷
23、《龍蟲并雕文集》上、下冊
中華書局1982年2次
24、《同源字典》
商務印書館1982年初版
25、《中國古代文化史講座》
中央廣播電視大學1984年初版
27、《龍蟲并雕齋詩集》
北京出版社1984年初版
28、《中國古文法》
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初版
29、《漢語語音史》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年初版
30、 《康熙字典音讀訂誤》
中華書局1988年初版
發(fā)表作品(雜志部分)
1、《漢語詞類》
《語文學習》1952年4期
2、《詞和語在句子中的職務》
《語文學習》1952年7期
3、《謂語形式和句子形式》
《語文學習》1952年9期
4、《句子的分類》
《語文學習》1953年1期
5、《字的形、音、義》(一)
《語文學習》1953年3期
6、《字的形、音、義》(二)
《語文學習》1953年4期
7、《字的形、音、義》 (三)
《語文學習》1953年6期
8、《字義》
《語文學習》1953年7期
9、《同義詞、新名詞、簡稱》
《語文學習》1953年8期
10、《古語的沿用》
《語文學習》1953年9期
ll、《兒和了》
《語文學習》1953年11期
12、《中學語法教學問題》
《語文學習》1953年12期
13、《范圍和數(shù)量》
《語文學習》1953年12期
14、《范圍和數(shù)量》
《語文學習》1954年l期
15、《人物的單位》
《語文學習》1954年2期
16、《人物和行為》
《語文學習》1954年3期
17、《能、可、會、得》
《語文學習》1954年4期
18、《讓、給、被、叫、挨、受》
《語文學習》1954年5期
19、《把、拿、用》
《語文學習》1954年8期
20、《了、著、起來、下去》
《語文學習》1954年11期
21、《我從紅樓夢研究的討論中得到的一點體會》
《中國語文》1954年12期
22、《我、你、他、這、那、等等》
《語文學習》1955年1期
23、《關于漢語有無詞類的問題》 《北京大學學報》1955年2期
24、《漢字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北京大學學報》1956年4期
25、 《主語的定義及其在漢語中的作用》
《語文學習》1956年1期
26、《論唐蘭先生文章的思想性和邏輯性》
《中國語文》1956年l期
27、《語法的民族特點和時代特點》 《中國語文》1956年10期
28、《談談學習普通話》
《時事手冊》1956年6期
29、 《語法和語法教學》
《語法和語法教學》1956年
30、《關于詞類的劃分》
《語法和語法教學》1956年
31、《中國語言學的現(xiàn)況和存在問題》 《中國語文》1957年3期
32、書評《廣州話淺說》
《中國語文》1957年8期
33、《關于暫擬的漢語教學法系統(tǒng)問題》
《語文學習》1957年11期
34、《方言復雜能不能實行拼音文字》
《中國語文》1957年10期
35、《沒有學過注音字母和沒有學過外國文的人怎樣學習漢語
拼音字母》
《文字改革》1957年12期
36、《漢語被動式的發(fā)展》
《語言學論叢》1957年1輯
37、《為語言科學的躍進而奮斗》
《中國語文》1958年4期
38、《語言課程改革筆談》
《中國語文》1958年7期
39、《關于文字改革問題應該經(jīng)常展開辯論》
《文字改革》1959年2期
40、《漢語實詞的分類》
《北京大學學報》1959年2期
41、《中國格律詩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格律詩問題》
《文學評論》1959年2期
42、《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問題》
《語言學論叢》1959年3輯
43、《語言的規(guī)范化和語言的發(fā)展》 《語文學習》1959年10期
44、《關于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務》
《文字改革》1960年3期
45、《北京大學1959年五四科學討論會漢語實詞分類問題的
報告和發(fā)言》
《語言學論叢》1960年4輯
46、《上古漢語人聲和陰聲的分野及其收音》
《語言學研究與批判》1960年2輯
47、《邏輯與語言》
《紅旗》1961年17期
48、 《筆談難字注音》
《文字改革》1961年12期
49、《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
《中國語文》1962年1期
50、《文言語法鳥瞰》
《人民教育》1962年1期
51、《文藝筆談》
《文藝報》1962年2期
52、《中國語言學的繼承與發(fā)展》
《中國語文》1962年10期
53、《古代漢語的教學》
《中國語文》1963年1期
54、《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文》1963年3期
55、《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文》1963年4期
56、《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文》1963年5期
57、《中國語言學史》
《中國語文》1963年6期
58、 《先秦古韻擬測問題》
《北京大學學報》1964年第5期
59、《古漢語自動詞和使動詞的配對》
《中華文史論叢》1965年第6輯
60、《略論清儒的語言研究》
《新建設》1965年8、9期
61、《白話文運動的意義》
《中國語文》1979年3期
62、《我談寫文章》
《新聞戰(zhàn)線》1979年4期
63、《現(xiàn)代漢語語音分析中的幾個問題》
《中國語文》1979年4期
64、《古代的歷法》
《文獻》1980年1期
65、《漢語語音的系統(tǒng)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
《社會科學戰(zhàn)線》1980年1、2期
66、《“本”和“通”》
《辭書研究》1980年1輯
67、 《古無去聲例證》
《語言研究論叢》1980年2月
68、《積極發(fā)展中國的語言學》
《東岳論叢》1980年3期
69、《正字法淺說》上
《中學語文教學》1980年2月
70、《正字法淺說》中
《中學語文教學》1980年3月
71、《正字法淺說》下
《中學語文教學》1980年4月
72、《在中學語文教材改革的發(fā)言》
《中學語文教學》1980年12月
73、《關于古代漢語的學習和教學》
《天津師院學報》1980年5期
74、《推廣普通話的三個問題》
《語文研究》1980年1月
75、 《高校文改教材的發(fā)言》
《語文現(xiàn)代化》1980年1月
76、 《高校文改教材的發(fā)言》
《語文現(xiàn)代化》1980年2月
77、 《論古代漢語》
《語言教學與研究》1980年4月
78、 《漢語滋生詞的語法分析》
《語言學論叢》第6輯
79、 《大力開展語文教學研究》
《教育研究》1980年3期
80、《毛澤東詩詞四首》 《語文學習講座叢書》7輯1981年2月
81、《唐詩三首》
《語文學習講座叢書》7輯1981年2月
82、《宋詞三首》
《語文學習講座叢書》7輯1981年2月
83、《怎樣寫論文》
《大學生》 1981年1期
84、《談談怎樣讀書》
《大學生》1981年2期
85、《語言與文學》
《暨南大學學報》1981年1期
86、《詞句的邏輯性》
《語文知識叢刊》1981年1輯
87、《漢語發(fā)展史鳥瞰》
《語文園地》1981年1期
88、《同源字典的性質(zhì)和意義》
《語文園地》1981年6期
89、《談詞語規(guī)范化問題》
《百科知識》1981年12期
90、《關于漢語規(guī)范化問題》
《中學語文教學》1981年10期
91、《語音分析初探》
《國外語言學》1981年4期
92、《漫談中學的語文教學》
《文化知識》1981年第1輯
93、《中原音韻音系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1981年1次
94、《漢語語法學的興起及其發(fā)展》香港《中國語文研究》
1981年2期
95、 《關于漢語語法體系問題》
香港《中國語文研究》1981年2期
96、《描寫語言學的興起及其發(fā)展》
香港《中國語文研究》1981年4期
97、《建議破讀字用破讀號》
《文字改革》1982年3期
98、《說江河》
《中學語文教學》1982年6期
99、《詞典和語言規(guī)范》
《辭書研究》1982年4期
100、《語言的真善美》
《語文學習》1982年12期
101、《怎樣學習古代漢語》 《語文學習講座叢書》1982年6期
102、《常用文言虛詞》
《語文學習講座叢書》1982年6期
103、《冒雨登黃山》
《新觀察》1983年12期
104、《慶祝漢語拼音方案公布25周年》
《中學語文教學》1983年2期
105、《再論日母音值兼論普通話聲母表》
《中國語文》1983年1期
106、《字典問題雜談》
《辭書研究》1983年2期
107、《漢語語音史中的條件音變》
《語言研究》1983年1期
108、《音韻學二屆年會講話》 《音韻學研究通訊》1983年3期
109、《詞的本義應是第一項》
《辭書研究》1984年2期
110、《王力先生講話》
《對外漢語》1984年1期
111、《把話說得準確些》
《新聞業(yè)務》1984年7期
112、《漢語對日語的影響》
《北京大學學報》1984年5期
113、《王力呂叔湘為黑龍江省注音識字題詞》
《文字改革》1984年第5期
114、《一項成功的教學改革》
《文字改革》1984年第6期
115、《詩經(jīng)韻讀答疑》
《中國語文》1985年1期
116、《京劇唱腔中的字調(diào)》上
《戲曲藝術》1986年1期
117、《京劇唱腔中的字調(diào)》下
《戲曲藝術》1986年2期
發(fā)表作品(報紙部分)
1、《論漢語規(guī)范化》
《人民日報》1955年10月12日
2、《在推廣普通話的宣傳T作中應該注意掃除一切思想障礙》
《光明日報》1955年10月26日三版
3、《論推廣普通話》
《人民日報》1956年2月13日三版
4、《談談廣東人學習普通話》
《南方日報》1956年3月25日
5、《漫談高等學校中的幾個問題》《人民日報》
1957年6月7日七版
6、《漢語拼音方案草案的優(yōu)點》 《光明日報》
1957年12月11日
7、《向工人階級投降》
《光明日報》1958年5月23日二版
8、《普通話觀摩會觀感》
《光明日報》1960年8月25日三版
9、《在語文科學中提倡百家爭鳴》
《光明日報》1961年3月22日二版
10、《筆談難字注音》
《光明日報》1961年II月15日四版
11、《關于胡子問題——答沈從文先生》
《光明日報》1961年II月18日
12、《古代漢語的學習與教學》
《光明日報》1961年12月16日
13、《詩詞格律十講》(一)
《北京日報》1962年1月18日二版
18、《詩詞格律十講》(二)
《北京日報》1962年1月25日二版
19、《詩詞格律十講》(三) 《北京日報》1962年2月1日二版
20、《詩詞格律十講》(四) 《北京日報》1962年2月8日二版
21、《詩詞格律十講》(五)
《北京日報》1962年2月15日二版
22、《詩詞格律十講》(六)
《北京日報》1962年2月22日二版
23、《王力著文探討古典文論中談到語言形式美》《光明日報》
1962年2月23日二版
24、《對語言討論的一些意見》
《文匯報》1962年3月1日
25、《詩詞格律十講》(七) 《北京日報》1962年3月1日二舨
26、《詩詞格律十講》(八) 《北京日報》1962年3月9日二舨
27、《詩詞格律十講》 (九)
《北京日報》1962年3月15日二舨
28、《詩詞格律十講》(十)
《北京日報》1962年3月22日二版
29、《答讀者問》
《北京日報》1962年3月29日二版
30、《語言和文學之間的一個交界點》
《光明日報》1962年4月5日四版
31、《剃頭歌》
《光明日報》1962年7月19日四版
32、《詩律余論》(一)
《光明日報》1962年8月6日二版
33、《詩律余論》(二)
《光明日報》1962年8月7日二版
34、《詩律余論》(三)
《光明日報》1962年8月8日二版
35、《略論語言形式美》(上)
《光明日報》1962年10月9日二版
36、《略論語言形式美》(中)
《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0日二版
37、《略論語言形式美》(下)
《光明日報》1962年10月11日二版
38、《詩詞格律和詩人》
《光明日報》1963年4月23日
39、《卉代漢語編寫中的一些體會》
《光明日報》1963年10月28日
40、《七律五首讀陳毅副總理記者招待會談話有感》
《人民日報》1965年11月1日六版
41、 《為推廣普通話和推行漢語拼音而努力》
《光明日報》1978年10月11日三版
42、《觀舞劇《絲路花雨》(詩)
《北京日報》1979年11月11日三版
43、《和青年同志們談寫信(一)》
《中國青年報》1981年11月5日三版
44、《和青年同志們談寫信(二)》
《中國青年報》1981年11月12日三版
45、《和青年同志們談寫信(三)》
《中國青年報》1981年11月19日三版
46、《懷念趙元任先生》
《人民日報》1982年4月27日三版
47、 《我是怎樣走上語言學道路的》
《人民日報》1982年6月3日八版
48、《慶祝黨的十二大召開》(詩)
《光明日報》1982年9月2日四版
49、《古笛新生聽后感》
《人民日報》1983年1月1日八版
50、《為祖國語言的純潔和健康而斗爭》
《人民日報》1983年8月9日三版
51、《“其他”“其它”與“其他”》
《光明日報》1985年8月20日四版
52、《由”隕落”談到語法修辭》
《光明日報》1986年2日4日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