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云儒?
這些年在“一帶一路”各國跑著,有意無意結交了許多朋友。一次相識就是一顆種子,在這個關鍵的春天,庚子之春,種子一顆一顆從春泥中冒了出來,一茬一茬發(fā)芽了。
春節(jié)前幾天,意大利國家電視臺導演保羅先生和他的華裔妻子歌唱家聶紅梅,一連幾次來電話和微信,問候陜西的疫情,問候西安的朋友們。尤其關心我這個“老老頭”的健康。紅梅說,你宅在家出不去,一定要多曬太陽,打開窗子光膀子曬背,補充維D,增強免疫力。他們還發(fā)來一個保羅拍的視頻,紅梅在鏡頭中說:“我現(xiàn)在在羅馬著名的西班牙廣場,意大利向中國問好,羅馬向長安問好!這里的人們十分關注中國的疫情,對華人和中國客人依然是一貫的熱情。長安—羅馬,意大利—中國!”她在視頻中唱了起來——“多么輝煌那燦爛的陽光,暴風雨過去后天空多晴朗,清新的空氣令人心怡神曠?!?/p>
《我的太陽》這首意大利那坡里的名曲, 一般被認為是首情歌,但在當?shù)赜幸环N說法,它唱的是兄弟之誼,是給出門遠行的兄長唱的。我很為他倆的深意打動,立即發(fā)微信感謝,說“盛情難卻,照單全收”,并提醒他們也要注意防護,千萬保重。保羅告訴我,春節(jié)期間,中國央視要播出他們參與攝制了一年多的百集微電影系列片《長安與羅馬》,每集五分鐘。他說:“構思最早還受到一點你的啟發(fā),《長安與羅馬》這題目就是你那年來羅馬講學的題目。你當時從十幾個方面將兩大古都做了比較,這次采用的就是這種一個點一個點跨界比較對接的思路?!?他們特別叮囑我要看第五集,那一集拍攝了紅梅作為東西兩大古都音樂使者的情況。《長安與羅馬》真的很精彩,很受關注。央視在好幾天的新聞聯(lián)播中都做了預告,后來西安和其他一些媒體也紛紛播出。
保羅在大學學的是漢語,專攻中國文化,寫過研究《道德經》的論文。三年前還給我寄來一個尋找王羲之《蘭亭序》原跡的故事片劇本,用的是古、今穿越的手法。聶紅梅本是地道的陜北女子,在西安音樂學院學完聲樂,去羅馬發(fā)展。燦爛悠久的中意文化相互吸引,讓他倆走到了一起,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絕配。他們利用跨文化優(yōu)勢,組織中國藝術家去意大利搞“中國藝術周”,讓中國戲曲秦腔在意大利的夏夜回響,讓中國書畫、攝影走進歐洲。在西安城墻的甕城中組織米蘭名模搞“中意名模服裝展示”,讓現(xiàn)代世界服裝新潮與東方古城相映成趣。他們還為中國“絲路萬里行”車隊行駛一萬六千公里到達羅馬的盛大入城式,實現(xiàn)了中意兩國電視衛(wèi)星直播。參與西安電視臺絲路春晚,組織重慶的中意藝術展覽和研討。在多年的辛苦與快樂中,影響愈來愈大,已經是這一領域的知名人士。事業(yè)一項一項成就,友誼也一點一點加深。
保羅堯聶紅梅與作者在羅馬
聶紅梅辦事風風火火,骨子里卻潛沉著海外游子對故土的深深眷戀。她對我說:“海外華人太需要母語表達了,母語閱讀和母語寫作永遠不能放。”是的,在她心中,母語和母土、母親、母校,大約已經構成了整整一個“母體”系列吧。而此刻,他們最關切的就是中國的疫情,中國親人的健康和平安。他們怎能不關切?一個是中國女婿,一個是中華女兒呀。
最近意大利疫情也開始嚴重了,我操心他們,每天都問近況,他們發(fā)來一個視頻:整個一條街的高樓打開了窗戶,隔離在家的羅馬人高歌意大利國歌, 是那樣的高亢、激奮。
跨過除夕,大年初二,伊朗的孟雅琪女士也發(fā)來了微信和視頻,將關切送給她認識的“絲路萬里行”的中國隊員們。詳情讓我看她的抖音。后來我好幾次轉發(fā)了她感謝中國的抖音。她用中文說:“我們伊朗這幾天新冠肺炎也開始蔓延了,這時候,最好最好的朋友中國,最快最早送來了援助。中國的疫情比我們暴發(fā)早,國家又大,但他們擠出醫(yī)療物資,支援日本、意大利、巴基斯坦、智利和我們伊朗。還給伊朗專門派來了醫(yī)療專家組,帶來了治療經驗。中國治療方案的伊朗文版已經發(fā)給我們醫(yī)院。感謝中國,愿真主保佑中國!”我在微信中結結實實地感謝了她,約定隨時聯(lián)系。
孟雅琪與作者在德黑蘭
孟雅琪的中文抖音很火,在中國有好幾萬點擊量,許多學中文的伊朗人也在跟蹤。她在抖音里介紹中國和伊朗,也披露這些天自己宅在伊斯法罕家中的“閨密”鏡頭,很個人,很家常,很親切。我為她終于實現(xiàn)了自己所愛的視頻傳播工作點了一個大大的贊,她回了我一串調皮的表情包。
安拉肯定是按美人的標準來塑造她的。大眼睛,高鼻梁,小嘴巴,橄欖形下頦,一切都按照美術學院教材量身定制。孟雅琪是她的中國名字。三年前“絲路萬里行”車隊從德黑蘭到伊斯法罕,她給我們當了三四天的中文導游。記得剛見面她一開腔便把人震了:“哥們、姐們,上車了,出發(fā)!”竟是如此字正腔圓,又如此現(xiàn)代時尚的中文!“我是90后,叫孟雅琪,波斯人名字太長,說了你們也記不住,就叫我小孟?!薄@樣開始了自己的導游。
孟雅琪在德黑蘭國際大學學中文,并不滿足于當導游,挺想去中國發(fā)展,當個演員、主持人什么的。她到過中國,知道孔子、老子、屈原、李白,姓孟,更知道孟子。她很上進,說大學主要教漢語語言,中國文化講得忒少,現(xiàn)在要惡補。好在有許多中國朋友的朋友圈,“是中國朋友圈子培養(yǎng)了我”。她這兩年頻繁接待中國考察團、商務團、旅行團。她覺得自己做的事越來越有價值了,每天接觸新的朋友,每天有新的發(fā)現(xiàn),這樣的生活實在很精彩。
讓我真正看重孟雅琪的,是她講述伊朗歷史時的清晰和系統(tǒng),她對此有明顯的偏好。每到一處,便像歷史教師那樣開講。有板有眼,配之以老到的手勢,顯然認真準備過。她向世界各地的朋友講述波斯文化的輝煌,在這種講述中一次次體驗民族的自信和自尊。
記得在結束那一段行程要離開時,我送了她一個禮物,教她說一句中國的俏皮話:“要緊的時候,你總是掉鏈子!”我說以后有客人遲到、掉隊你就這么說他,效果一定好!她馬上就用上了:“只有肖老師不掉鏈子!”我們在笑聲中道別。
此刻,她和她的伊朗朋友最最牽心的也是中國的疫情,是中國友人的健康。最近伊朗疫情也開始蔓延,她宅在家中集中做中文抖音和各種節(jié)目,為中國、伊朗和世界加油。
我想起了她給我們朗誦過的波斯詩人薩迪的名句:“亞當子孫皆兄弟,兄弟猶如手足情?!边@詩句被聯(lián)合國用作表達自己宗旨的箴言。
大約個把月前,羅馬尼亞陜西商會副會長趙琦突然從布加勒斯特來電,說他在國外為家鄉(xiāng)籌集了一批防病毒口罩,已經空運到西安。擔心我年紀大,沒有買上口罩,特讓西安的朋友明天送過來一包50個。小區(qū)封門,在大門口交接。我忙不迭謝謝他,說我們老兩口基本不出門,有一點就行了,多給前線的白衣戰(zhàn)士們送去。一綹春日的陽光帶著暖意透進心里。
趙琦是陜西寶雞人,白皙,青春,隨和,一張娃娃臉,一口老陜話。中學畢業(yè)后到布加勒斯特大學學計算機,之后又去钖比烏大學學管理。28歲已是羅馬尼亞陜西商會副會長,協(xié)助胡內多阿拉省長協(xié)調對華事務。他幫助組織過該省各種赴華的合作項目和交流活動,西安“一帶一路”經貿洽談會,安徽、寧波、吉林的一些項目等等,搞得風生水起。我們一直微信聯(lián)系著,是個讓中國臉上有光的年輕人。他夫人也去布加勒斯特了,執(zhí)教當?shù)乜鬃訉W院。學院與當?shù)貓D書館聯(lián)辦漢語講座,每周40學時,已經堅持五年了。
電話中,趙琦特別叮嚀我,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主持人瑪麗娜,希望我盡快錄一段視頻,談幾句西安抗“疫”的情況?,旣惸炔粫形模兴D達,千萬別誤了。事不宜遲,當晚在家自拍了一段視頻,談了我們全國全城動員、萬眾一心抗“疫”的簡況,并向羅馬尼亞觀眾致謝。視頻最后,我說:“此刻我腦際響起了羅馬尼亞名曲《多瑙河之波》——兩岸的山巒郁郁蒼蒼,兩岸的田野肥沃寬廣。這也是中國黃河、長江的景象。”
瑪麗娜與作者在西安
瑪麗娜是個出色的記者,多次訪問中國,每次都用視頻和文字展示一座中國城市。三年前我們見面時,她已拍了北京、上海的電視片播出,并出版了《北京十天》《上海摩天樓》兩部書。西安是她跑的第三座中國城市,再下來還有重慶?,F(xiàn)在四座城的片子都播出了,寫四座城的文字也已經結集為《東南西北看中國——一位羅馬尼亞人眼中的新時代中國》一書。訪華期間,她在飛機火車上也不停筆,她說:“中國的高鐵又快又穩(wěn),在書房一樣。”
2017年10月1日晚7點,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一頻道播出了她訪問西安的電視片《兵馬俑探尋記》,中羅媒體廣有推介,引發(fā)了社會關注。當晚,兩位漢學家、羅馬尼亞原駐華大使羅明和夫人便發(fā)了評論:“片子給我們帶來了無比愉悅和滿足,把我們帶進了神話般的世界,又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西安和陜西。”羅馬尼亞著名詩人、出版家盧奇安先生說:“這部電視片的主人公是‘光——人們眸子里閃現(xiàn)出的幸福之光,悠久歷史的燦爛之光,城市發(fā)展的炫酷之光,都市夜晚璀璨閃亮之光?!?/p>
記得電視片一開頭,是從采訪我切入的。在西安城墻前,我簡介了這塊土地的歷史文化及當代巨變。并邀請瑪麗娜騎共享單車游覽了幾處聞名遐邇的古跡,欣賞了燈火輝煌的夜景。琳瑯滿目的小商品市場,香味撲鼻的小吃街和優(yōu)美的廣場舞姿,都被記錄下來。
梅畢娜與作者在西安
那次見面之后不到兩個月,我們第三次“絲路萬里行”車隊就穿過中亞、俄羅斯到達羅馬尼亞?,旣惸葮O盡地主之誼,陪同我們參觀了羅馬尼亞國家電視臺,并將才完成的西安專題片光盤和發(fā)表相關文章的刊物贈給我們。我們回贈了“絲路萬里行”郵冊和我寫絲路的第二本散文集《絲路云譚》。那時她寫西安的書還沒有“殺青”。
緣分就這樣將我們交織在一起。千緣萬緣,不都是絲路之緣嗎?臨別時,我送她一幅書法,是杜甫懷念李白的“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是啊,什么時候再見,重又在一起切磋友誼與文事呢?我在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等著你。
此刻,瑪麗娜、趙琦和羅馬尼亞朋友們最牽心的也是中國的疫情,是中國友人的健康。無法直接溝通的她,將我送她的杜甫的四句詩,拍照通過微信發(fā)給了我,后面綴著一串擁抱和鼓勁的小花。
庚子早春,還收到了梅畢娜教授從意大利米蘭發(fā)來的微信和視頻,她向處在疫情旋渦的中國朋友問安。她說:“我和中國的多年交往,和你們的相識,感受到了一個多么有文化的民族和國家。我那么想念你們,為你們擔心。愿上帝保佑你們健康、平安?!蹦菚r意大利還沒發(fā)現(xiàn)疫情,米蘭市民發(fā)起了“擁抱中國”的活動,她用視頻記錄了米蘭人給當?shù)厝A人華僑送“抱抱”的鏡頭。我趕緊打過去視頻電話,感謝米蘭朋友的熱情,也“嚴厲”告誡,千萬不敢擁抱,要尊重科學,用更衛(wèi)生的方式表達友情。
梅畢娜是位漢學家,操一口流利的漢語。數(shù)十年間為中意文化交流牽線搭橋。前幾次來中國,我建議與她以對談的方式,完成一本“中國知己談中國”的書。在北京、西安前后整整談了三天半,整理出十幾萬字和相關照片,這就是《地球之虹:一位意大利人眼中中國50年變遷》。這本書榮獲國家絲路書香工程“外國人寫作中國優(yōu)秀選題獎”,作者榮獲“外國人寫作中國杰出創(chuàng)作獎”,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