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淑高雪萍唐中濤周先建[兆豐華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變異株引起的一種豬易感的烈性傳染病,主要引起母豬的繁殖障礙,生長育肥豬的呼吸道疾病以及仔豬中樞免疫器官的嚴重損傷,豬群一旦感染會引起嚴重的免疫抑制。豬藍耳病的發(fā)展形勢不容樂觀,發(fā)病率高、范圍廣,目前主要依靠疫苗免疫為防疫手段。市場上主要有滅活苗和弱毒活疫苗兩種類型藍耳病疫苗,滅活疫苗在藍耳病防控進程上有很大貢獻,但其達不到預期的抗體水平、保護率不高、需要多次免疫等原因而不被養(yǎng)殖戶所選擇;弱毒活疫苗因其產(chǎn)生的高滴度特異性抗體和良好的臨床免疫效果,越來越得到養(yǎng)豬場的青睞。本研究對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JXA1-R株進行豬只的免疫接種,從免疫后豬只臨床反應、體重增長、散毒情況和血清抗體水平等方面進行研究分析,擬為廣大同行對JXA1-R株的選擇及應用提供參考。
1.試驗材料。高致病性豬藍耳病活疫苗JXA1-R株種毒,來自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F(xiàn)1為第1代JXA1-R株疫苗毒株,F(xiàn)17為兆豐華生科技(南京)有限公司傳代致弱17代的疫苗毒株。
豬繁殖與呼吸系統(tǒng)綜合征ELISA試劑盒購自北京愛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PRRSV抗原檢測(通用、變異)試劑盒購自北京世紀元亨動物防疫技術有限公司。
◎圖1免疫后試驗豬只體溫觀察(℃)
◎圖2免疫后豬只試驗期14天增重情況(千克)
2.試驗動物。15頭4周齡健康仔豬,豬只體型相近,健康度良好,未免疫任何廠家藍耳病疫苗,PRRSV抗原、抗體檢測均為陰性。
3.試驗分組與免疫。將15頭健康仔豬隨機分為3組,具體分組操作見表1。試驗過程中,免疫組與對照組隔離飼養(yǎng),飼養(yǎng)條件相同,試驗期14天。
表1試驗豬只分組
4.試驗數(shù)據(jù)采集。
(1)臨床癥狀觀察。整個試驗期間,每日觀察豬只的臨床癥狀(精神狀況、采食、呼吸和糞便情況),每天下午三點測量直腸溫度并記錄。
(2)試驗期間增重。觀察試驗期間豬只的增重情況,在試驗開始和結(jié)束時分別測量試驗豬只體重。
(3)樣品采集及處理。分別在接種后的第5、8、11、14天采集試驗豬只的鼻拭子、口腔拭子和肛拭子,RT-PCR檢測豬只排毒情況;同期進行前腔靜脈采血分離血清,以測量豬只血清中抗體水平。
試驗期間三組豬只均未表現(xiàn)出明顯的不良癥狀,免疫后試驗豬采食、呼吸正常、精神正常。圖1為豬只免疫后的體溫變化情況,各組豬只體溫測量結(jié)果均處于39~40℃,體溫正常,未出現(xiàn)高熱,各組間每日平均體溫差異不明顯。
如圖2所示,三組豬只14天增重分別為1.45千克、1.63千克、1.72千克,從增重數(shù)據(jù)來看,在初始體重相近的條件下,疫苗免疫后實驗Ⅰ組和Ⅱ組增重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明顯,尤以F1代(實驗Ⅰ組)最低,致弱后的F17代(實驗Ⅱ組)較對照組在增重上相差較小,可見JXA1-R株的毒力可能對豬只的生長有一定的影響。
由表2可知,試驗豬只免疫后從11天開始檢測到排毒,口腔拭子的檢出率高于鼻拭子和肛拭子,實驗Ⅱ組相較于Ⅰ組排毒率稍低。
由圖3可知,兩個免疫組在接種后8天開始產(chǎn)生血清PRRSV N蛋白抗體,并于第9~10天轉(zhuǎn)陽(S/P值>0.4),免疫后8~14天實驗Ⅰ組的血清PRRSV N蛋白抗體較實驗Ⅱ組產(chǎn)生早,并一直高于實驗Ⅱ組,但組間差異不顯著。
◎圖3 免疫后14天試驗豬體內(nèi)PRRSV N蛋白抗體水平
本研究以不同代次JXA1-R疫苗株作為免疫原免疫試驗豬只,實驗結(jié)果顯示:兩個代次的疫苗株接種于陰性豬后,豬只無不良反應,采食和精神狀況正常,體溫方面與對照組相比較未出現(xiàn)較大波動,表明JXA1-R株具有免疫安全性,不會對豬只造成太大的應激;疫苗株免疫后實驗組豬只在增重方面均低于對照組,說明本實驗中的疫苗株可能對豬只的生長有一定影響,但繼續(xù)致弱的實驗Ⅱ組(F17代)較對照組差異很??;實驗組在免疫后的第11~14天均表現(xiàn)排毒,其中口腔拭子排毒最高,Ⅱ組較Ⅰ組的排毒率有一定改善,表明疫苗株可能存在進一步優(yōu)化的空間;雖然血清PRRSV N蛋白抗體檢測不能代表試驗豬體內(nèi)中和抗體水平,但陰性豬的轉(zhuǎn)陽從側(cè)面反映了N蛋白抗體的產(chǎn)生及變化趨勢是由疫苗株引起,兩個代次的種毒均具有較好的免疫原性,接種9天后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綜合以上試驗結(jié)果,JXA1-R株活疫苗具有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疫苗株F17在安全性上可能更加優(yōu)于F1,兩者在免疫原性上是否有差異還需進一步試驗,這些結(jié)果為以后JXA1-R疫苗株的優(yōu)化和改良提供一定的參考。
表2免疫后各組豬只排毒占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