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娟
摘要:CBI理論下的6-T教學法由主題、話題、文本、任務、線索和過渡組成,旨在提高學生學科知識的同時,促進其語言水平的提高。文章結合《動畫專業(yè)英語》課程中主題實例,闡述6-T教學法在課堂教學的實際應用,為今后ESP專門用途教學研究提供新角度。
關鍵詞:CBI理論;6-T教學法;《動畫專業(yè)英語》;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4-9324(2020)14-0282-02
CBI(Content-based Institution)是內容依托教學模式的英文縮寫。該教學模式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加拿大的沉浸式雙語教學,主張通過使用目標語來進行學科知識的教學。作為一種靈活的教學理念,CBI理論已被廣泛應用于不同教學環(huán)境中,如大學水平通用英語教學(EGP)、學術英語教學(EAP)、專門用途英語教學(ESP)和職業(yè)培訓英語教學(EVP)等。
《動畫專業(yè)英語》課程是針對本院動畫專業(yè)學生大二第二學期開設的專業(yè)必修課程,是近幾年本學院在大學英語與ESP教學改革與實踐的成果之一。本課程的開設旨在在英語環(huán)境下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學習動畫專業(yè)詞匯與表達,能夠閱讀相關專業(yè)書籍、資料,可以較輕松地與國外同行進行專業(yè)交流,為以后參加國際大賽做好準備。
一、傳統動畫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截至2018年,目前全國開設動畫專業(yè)的高校約300多所,數量龐大,但是開設動畫專業(yè)英語必修課程的院校少之又少,部分院校將其作為選修課開設,還有部分院校根本沒有開設相關課程。教學體系不完善,針對課程設置、教學法、教材、師資隊伍、評價方式等方面的相關研究較少,專業(yè)英語教學基本還是按照大學英語教學模式進行,這與目前盛行的ESP教學理念背道而馳。
目前,國內的動畫專業(yè)英語教學仍然以教師為主導,還是以語言語法規(guī)則或專業(yè)詞匯表為主,以語言的技能訓練為主,失去了專業(yè)英語教學的意義;動畫專業(yè)英語教材建設近幾年取得較大進展,但供各大院校使用的教材不超過5本,教材內容基本以概括性或通識性的文章為主,很少依托于專業(yè)內容,ESP教學名不符實;學科知識或主題內容很難與學生的認知和情感因素、語言訓練有機地融合,學生語言能力發(fā)展與學科知識和認識能力出現失衡。
二、CBI理論下的6-T教學法
CBI是一種教學理念,并不是單一的教學方法。為使CBI教學理念更直接、有效地運用于實踐,Stroller和Grabe(1997)提出了“6-T”教學法。其中,“6-T”分別代表:(1)主題(theme)是組織單元課程主要內容的中心思想,主題應適合學生需求、興趣、期望、教師能力等。(2)話題(topic)是組成主題的主要部分,是主題的細化。(3)文本(text)是目標語言的載體,可以是書面形式也可以是視聽內容。文本的選擇要考慮學生興趣、相關度和適合性等。(4)任務(task)是在教學中開展的與語言學習直接相關的活動。(5)線索(thread)是貫穿整個主題的脈絡,是引出、展開和歸納主題的主導。(6)過渡(transition)是指將各個話題自然地聯系起來,從而實現主題的連貫性(段繼芳2016)。
三、6-T教學法在課程中的應用研究
結合動畫專業(yè)英語課程特點,本文將詳細闡述6-T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主題或話題子單元確立。主題或話題確立是體現CBI教學理念在課程設計的核心指導思想。課程開始之前,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與專業(yè)學習的需求與興趣、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我們對動畫專業(yè)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或座談,并與專業(yè)教師多次探討,將動畫專業(yè)英語課程劃分為四大主題:概況、原理與規(guī)律、制作與創(chuàng)作、運營模式。每個主題下劃分不同的話題,概況包括動畫歷史、流派與動畫類型三個子話題;原理與規(guī)律包括動畫運動規(guī)律、十二黃金法則,力學原理、視聽語言四個子話題;制作與創(chuàng)作下分制作流程、基本手段、創(chuàng)作原則三個子話題,制作流程又可分為前期、中期與后期三個話題;運營模式分為動畫工作室運營與人才培養(yǎng)模式兩個子話題。話題是主題的子單元,是對主題不同角度、基于教學內容對主題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究,話題的組織盡可能與主題保持連貫性,更為細化地揭示主題。
2.文本及教學材料選擇。從廣義上說,文本不僅指文字材料,也可以指音頻和視頻。動畫專業(yè)英語教學過程中涉及的文字或音視頻都是真實的材料,大部分資料來自國外行業(yè)專家撰寫或采訪視頻,確保了資料的真實性。例如在進行十二黃金法則話題的課時,教師除了準備相關的文字資料,為了豐富課堂效果,還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將黃金法則的視頻分享給學生,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在真實的文字語料中學習語言的用法,也可以通過視聽來增強學習效果,提高學生在語境中的聽力水平及專業(yè)知識水平。
3.任務設置。任務設置是6-T教學法里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任務設置是否合理有效,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任務設置要根據主題及話題,參照文本資料,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和專業(yè)知識應用能力為目的。從學時角度,任務可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來設置。課前教師可安排學生結合專業(yè)知識進行材料閱讀與準備,并進行相關知識的收集,并能夠預設問題;課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專業(yè)知識多寡、話題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任務;課后可以按教師要求盡量完成一些實踐性作業(yè),避免重復性訓練過多的任務,從而壓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探究能力。從形式角度,任務設置最好多樣性,如自助式、合作式、實踐式、探究式,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任務形式,要重視對學生高層次能力的培養(yǎng),關注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個人價值的全面提升。
4.線索與過渡。線索是用來串聯各個主題的橋梁,過渡是同一主題下各個話題之間的轉換。不同的主題,需要教師多花心思,找出內在邏輯聯系,引導學生思考發(fā)現,才能把各個主題連接起來,本門課程才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才能融會貫通。過渡環(huán)節(jié)則是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專業(yè)知識,多層次多角度學習語言和專業(yè)知識。動畫后期制作與動畫視聽語言這兩個話題有很多可以聯系在一起的線索,如燈光、色彩、剪輯等是兩個話題都會涉獵到的內容,也會自然過渡到成功動畫工作室的運營模式這個話題,因此各個主題話題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線索與聯系,不是孤立存在的。
筆者選取《動畫專業(yè)英語》教程Theme 1 overview中unit2 Types of Animation設計具體的教學過程:
(1)線索與課前任務布置:學生提前準備分享自己喜歡的動畫作品,并將其分類,說明自己的分類標準,發(fā)現作品之間的內在聯系。(2)主題切入:根據學生準備的作品,分組(一般為固定小組形式)展示;課文主題切入(動畫類型)。(3)文本資料學習:專業(yè)詞匯與知識點講解與學習,掌握關鍵詞匯如:stop motion,cel,peg bar,render等,每種動畫類型特點。(4)話題過渡:結合小組活動展示,可延伸與主題相關的多個話題,如不同動畫類型制作手段對比,引入下一主題動畫制作的學習。(5)課后作業(yè)布置:簡單對同班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問題是哪種動畫類型在年輕人群體中最受歡迎,要求用英文完成作業(yè),提高學生英語口語和專業(yè)知識表達能力。(6)學習評價:及時對學生學習效果進行評價,以階段性評價為主,以學生完成課上課下任務情況作為考核內容。
四、6-T教學法創(chuàng)新點與教學效果評價
實現了知識的多元化習得,通過主題內容的擴展,學生學科知識面擴大,能夠同時習得專業(yè)知識與語言知識,兼顧語言技能的學習與學科特點;合理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與任務設置,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好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對藝術類學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CBI理論下6-T教學法將語言學習和學科知識學習有機融合在一起。用此教學法設計的專業(yè)英語課程,課程內容豐富很多,學生兼顧了語言知識與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今后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研究提供了新角度。
參考文獻:
[1]張麗.CBI主題模式的6-T框架在《英美文學選讀》課程中的應用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6).
[2]段繼芳.CBI理念下6-T教學法在《跨文化交際》課程中的研究與實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177).
[3]孔繁霞,王歆.基于6-T路徑的ESP課程項目任務實踐與效果研究[J].外語界,2015,(6).
Abstract:The 6-T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CBI theory consists of subjects,topics,texts,tasks,clues and transitions,aiming at improving students' subject knowledge and language proficiency.Combining with the theme examples in the course of "Animation English",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6-T teaching method in classroom teaching,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future ESP special purpose teaching research.
Key words:CBI theory;6-T teaching method; "Animation English"; applied 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