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君
語文課本居然要我們學寫詩。這……恐怕有點不太行!但……當我翻看古今中外各位大師的作品集,才發(fā)現(xiàn),也不是不可以。
方法一:把“裝嫩”進行到底
“詩”是啥?說白了,就是一行字里多敲幾個回車!
你是不是覺得我在侮辱詩歌?天地良心,這確實是詩歌給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因為在形式上具備了跳躍性,詩歌才擁有了所謂的“建筑美”。也只有從這個角度去想.才會覺得,寫詩其實并不難,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容易上手的。
樹立完信心之后,我們就從兒童詩著手。
你以為兒童詩很幼稚,錯啦!好多大名鼎鼎的詩作,其類型就是兒童詩!所以,零基礎寫詩第一步:保持童心、永遠裝嫩,畢竟,詩人都有一顆純凈、童真的心靈!
看看我們諾貝爾得獎詩人——泰戈爾,他的代表作《飛鳥集》中就有許多充滿童趣的詩句:
我擁有天上的繁星,但是,唉,我屋里的小燈卻沒有亮?!駱O了一個家里停電、仰望星空的小男孩。
花兒對著繁星落盡的晨空哭喊:“我的露珠全丟了?!薄@粉色的少女心伺其耀眼!
小狗疑心宇宙在密謀篡奪它的地位?!@腦洞,放在今天該是某音上的萌寵博主了。
泰戈爾不光寫的詩歌充滿童趣,他本人還是個妥妥的老頑童。當年泰戈爾來到杭州靈隱寺演講,國學大師梁啟超也在現(xiàn)場,于是他老人家提出,請梁啟超為他起個中國名字,還笑著說:“雖然我已經(jīng)64歲了,但是我的心態(tài)還很年輕,取中國名這種趕時髦的事,我怎么也不能錯過!”
后來,胡適結(jié)合他的國籍,把印度古稱“天竺”和中國古稱 “震旦”結(jié)合到一起,給他起名“竺震旦”,還公開表示:“今天一方面是祝賀老詩人64歲生日,一方面是祝賀一位剛生下來不到一天的小孩的生日?!碧└隊柭犃斯笮Γ桓辟u萌得逞的樣子,這可愛的舉動,當場圈粉無數(shù)。
原來諾貝爾獎得主也能賣得一手好萌,那可愛如我,是不是也能進軍國際了!
方法二:敢于為寫詩“走鋼索”
只聽過歌里唱“為愛走鋼索”,什么時候連寫詩都要“走鋼索”?意思是,重壓之下,必有詩仙!
這方面,曹植是我們絕佳的例證。他的名作《洛神賦》,畫面實在太美,但就算美到男默女淚,到頭來還是不如一首“七步詩”流傳度廣,這是何為?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聽起來似乎just so so,但了解到這是他5分鐘之內(nèi)所作,牛!當日微博熱搜預訂不說,轉(zhuǎn)發(fā)量少說也得一個億,營銷號的文案都已經(jīng)定好了——不轉(zhuǎn)不是古代人!
可見,要成為著名詩人,一定要有在絕境中出口成詩、化險為夷的本事。沒有壓力也要給自己制造壓力,才華說不定就來敲門了。
有一個關于古人在危急情況下瘋狂作詩自救的故事,一路神轉(zhuǎn)折,讀來非常有趣。這個古人叫解縉,在一本叫《解學士詩話》的小書里,有這樣一段奇妙情節(jié):
解縉很有才華,特別擅長作詩。這不,君王把他召進宮,專門讓他為自己作詩。還特別喜歡讓他現(xiàn)場作,指哪兒作哪兒。他也真能脫口而出,頻頻創(chuàng)造神來之筆,簡直讓人懷疑他身上裝了個寫詩的AI,
這天,君王說:“解縉,昨日宮中又生小娃娃啦!”
解縉的“詩人模式”全開:“恭喜陛下!我送您一句:‘吾皇昨夜降真龍!”
君王靈機一動,說:“不是真龍,是個公主。”
天啊,搞錯性別了,怎么辦?焦急中,解縉立刻道:“月里嫦娥下九重?!?/p>
拍拍胸口,算是圓回來了。忽然,君王臉孔一拉:“死了!”
這是什么神轉(zhuǎn)折?解縉深吸一口氣,扶住墻壁道:“料是世間留不住……”
看他虛弱的樣子,君王繼續(xù)邪魅一笑: “沒埋呢,扔河里了!”
解縉擦擦汗,續(xù)接道:“翻身跳入水晶宮!”
所以,請善待那些喜歡拖延的人,因為他們總是在deadline前的巨大壓力中瘋狂趕工,像極了曹植在5分鐘之內(nèi)必須交卷、解縉在幾秒完美作答……保不準哪一天,傳世作品就被這些拖延癥患者創(chuàng)作出來了!
看到“打油詩”三個字是不是都有些小激動?這種最容易上手的詩體,太適合大家展示才華了。
“打油詩”這名字怎么來的?原來,它的發(fā)明者就是唐朝詩人張打油?。▏澹膫€爸媽這么缺心眼,給孩子取名叫這個?)雖說張打油名字取得怪,但他的打油詩卻寫得很好玩。他寫《詠雪》就很言簡意賅:江上一籠統(tǒng),井上黑窟窿。黃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腫。
打油詩的特點就在于語言通俗,講究押韻,好讀易懂。但是,打油詩也只有形式上比較像詩,內(nèi)容、格調(diào)、藝術(shù)性等方面都跟真正的詩有距離,所以一直以來“打油詩”都難登大雅之堂,只是世俗小民們的消遣之物。
但!就是因為通俗,才讓人喜歡?。〔灰詾檫@種“旁門左道”不入流,其實像大詩人李白都偷偷摸摸寫過呢!
我們都知道崔顥寫了那首著名的《黃鶴樓》,李白聽了之后覺得此詩實在是妙,思來想去,也寫不出一首詩將它打倒。于是,在離開黃鶴樓的時候,李白留下了這樣一首打油詩:“一腳踢翻黃鶴樓,兩把抓破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有詩在上頭。”
前兩句讀來好笑,后兩句卻體現(xiàn)了李白對崔顥才華的欽佩、膜拜之情。試想李白是多么高傲的人啊,居然愿意用一首打油詩來襯托別人,這胸襟情懷,也是一段佳話。
作為李白的頭號迷弟杜甫,曾給李白寫過N篇表白文。李白自然也回復了,可惜,杜甫是情意綿綿之詞,李白回詩則是調(diào)侃戲言。大家一起來看看李白是怎么回復的。
《戲贈杜甫》里,李白寫道:“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币馑季褪牵憾鸥δ闵賹扅c稿子吧,稿子那么難寫,稿費還那么少,你看你都餓瘦了……讀來可以發(fā)現(xiàn),這首詩已經(jīng)比普通打油詩高級多了。但奈何,其文意是那么淺顯幽默,也著實可以歸入打油詩行列了。 古人寫打油詩都是消遣,零零散散兩三首而已。但到了民國,居然出現(xiàn)一位“打油詩專業(yè)戶”——張宗昌。他特地把自己的打油詩編成了詩集《效坤詩鈔》,看來是真的認為自己很“油”才華。
一起來欣賞他寫的《下雪》:什么東西天上飛,東一堆來西一堆。莫非玉皇蓋金殿,篩石灰啊篩石灰。
這樣的打油詩,在座的各位難道寫不出?
所以不要一聽說要寫詩就垂頭喪氣,只要現(xiàn)在提筆,相信你也可以瞬間成為一名原創(chuàng)校園詩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