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英國著名作家安妮塔·布魯克納的代表作《杜蘭葛山莊》為其在1984年贏得了布克文學獎。 這部小說的主人公埃迪斯·霍普獨自從倫敦來到瑞士一家名為杜蘭葛山莊的酒店入住,酒店里幾乎全是女人,而這些女人因為不同的原因來到這里,似乎都在等待著被救贖。本文試圖通過《圣經(jīng)》經(jīng)文來解讀這本小說中女性角色的罪與罰。
在圣經(jīng)《舊約》中,女人受到了蛇的引誘,吃下了知識之樹上使人有智慧的果子,并讓他的丈夫也吃了,于是女人夏娃和她的丈夫亞當變被上帝逐出樂園。亞當和夏娃因為本能的好奇心和欲望驅(qū)使,在他們的生活的伊甸園犯了罪,犯罪之后被上帝流放,離開伊甸園,孤獨地踏上漫漫的尋求救贖之路。杜蘭葛山莊像是一個女人的流放地,她們在旅游淡季待在杜蘭葛山莊顯然不是來旅游的,她們要么孤身一身,要么有女兒的陪伴,但都沒有男性伴侶。她們和夏娃一樣做了在宗教意義上不合禮法或招致羞恥的事,于是被流放至此。而不在場的男性,在她們的“罪與罰”以及“救贖”之路上起著重要的作用。
1 埃迪斯因愛受罰
在《圣經(jīng)》的教義中,婚姻是需要被尊重的,“婚姻,人人都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因為茍合行淫的人, 神必要審判。”(希13:4)埃迪斯和已婚男子發(fā)生關系,是她犯的第一個罪。女主人公埃迪斯原本生活在倫敦,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小屋和花園,然而她愛上了有婦之夫戴維,因為原始的需要和戴維保持著情人關系。另外,但丁在《神曲》中對七宗罪中的“淫欲罪”的標準是過分愛慕對方。埃迪斯對戴維的愛不但不合禮法,并且這份愛還非常的純粹而濃烈。她說“沒有愛,我就是活不下去?!倍骶S給她的是偶爾的溫存和漫長的等待。埃迪斯在杜蘭葛山莊的日子里,無論是在和新朋友相處的時候還是獨處的時光,內(nèi)心都不忘呼喚戴維的名字,堅持給戴偉寫信傾訴衷腸,她生命的全部都是為了他。她在事業(yè)上有自己的追求,但沒了愛情,她便連寫作也不能了,“連夢都要離我遠去”。過于濃烈的愛還是使她“犯罪”,她和戴維褻瀆了婚姻在宗教禮法中的神圣。
由于對戴維過于濃烈的愛,她無法真正接受喬弗里。埃迪斯在接受了喬弗里的求婚后,又在結(jié)婚當天逃婚,繼而悔婚。埃迪斯被迫離開自己在倫敦的家,她的好朋友彭尼洛佩“像是押解重刑犯去一級警衛(wèi)的監(jiān)獄”一樣把她送到希思羅機場,“直到大家都覺得我已經(jīng)找回了自我才能回來”。這是一個“犯罪-受罰”的情節(jié),埃迪斯來到杜蘭葛山莊,是為了“找回自我”,為了“懺悔”和尋求“救贖”,然后才能回到倫敦的家。然而故事的走向也像是一個尋求“救贖”的過程,她遇到了一個愿意娶她為妻的男人內(nèi)維爾。內(nèi)維爾在她面前也表現(xiàn)出一副“救贖者”的姿態(tài),他看出了默默寡言的埃迪斯需要救贖。埃迪斯心動了,她打算接受內(nèi)維爾的求婚,并通過這場婚姻結(jié)束這場“流放”,使自己走出困境。然而,埃迪斯發(fā)現(xiàn)了內(nèi)維爾和詹妮弗的私情,她最終選擇獨自離開杜蘭葛山莊,回到倫敦,回到戴維身邊,回到自己之前的生活狀態(tài)。滕學明在“論《湖濱飯店》的現(xiàn)代性和后現(xiàn)代性”中說道,“在上帝消隱的世界里,西方人的這種追尋(對歸屬感的追尋)總是以失敗告終”。他把埃迪斯比作加繆筆下的悲劇人物“西緒福斯”,西緒福斯每次艱難地把巨石推上山頂,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它滑落。女主人公像西緒福斯一樣,兩次被求婚,兩次努力接受,最終都徒勞。小說開放式的結(jié)局,更讓我們臆想出她很可能會再次尋求救贖,再次失敗。埃迪斯對戴維的愛使她犯罪,這份愛無法合法化,她的心就會始終流放,找不到歸屬,她也始終無法真正獲得救贖。
2 普西太太的驕傲和奢侈
七宗罪中,驕傲罪最大,《圣經(jīng)》中有很多對驕傲的否定和譴責和對謙卑的贊美。例如“驕傲來,羞恥也來,謙遜人卻有智慧?!保?1:2)“凡心里驕傲的,為耶和華所憎惡,雖然連手,他必不免受罰?!保?6:5)“但他賜更多的恩典,所以經(jīng)上說:‘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保ㄑ?:6)普西太太是埃迪斯在杜蘭葛山莊結(jié)識的第一位女性。普西太太處處表現(xiàn)出一種要高人一等,壓人一頭的愿望。她侃侃而談自己過往的經(jīng)歷、自己的家產(chǎn)、價值觀和愛情觀,并引以為豪,這些加上她的美貌和精致華貴的打扮都是她驕傲的資本。甚至在說到和普西先生的關系時,她認為女人應該讓自己的丈夫崇拜,而不是和丈夫平等地相愛。普西太太的驕傲不是《圣經(jīng)》所推崇的女性所應該有的樣子。
此外,《圣經(jīng)》教導女性樸素節(jié)儉,“又愿女人廉恥、自守,以正派衣裳為妝飾,不以編發(fā)、黃金、珍珠和貴價的衣裳為妝飾。”(提前2:9)相反,普西太太追求華麗的衣服首飾,也把她的女兒也打扮得像女王一樣。她們常年在國外旅行,去處無非是各種賣奢侈品的商場,買衣服都要買最時髦的,每一件都價值不菲。
普西太太為何來到杜蘭葛山莊成了讀者們都會產(chǎn)生的疑問,實際上,這和她的驕傲和奢侈有關。普西太太很喜歡談論自己的丈夫,說“他給了我想要的一切”。普西先生通過滿足太太在物質(zhì)的上的需要,換取了自己的自由。普西太太可以被金錢滿足,而不需要他丈夫的陪伴,和女兒有家不歸,漂泊在外,正是由她對物質(zhì)的欲望,她自身的驕傲和奢侈的生活方式?jīng)Q定的。普西太太甚至在丈夫死后,仍然習慣流放在外的生活。普西太太實際上是非常孤獨,缺少愛,身在外,心靈找亦不到歸屬。
3 莫妮卡的不能生育
不能生育是《圣經(jīng)》故事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節(jié)?!秳?chuàng)世紀》中,拉結(jié)一直不能給丈夫生個孩子,直到后來,“神顧念拉結(jié),應允了她,使她能生育。拉結(jié)懷孕生子,說:‘神除去了我的羞恥?!保▌?chuàng)30:23)《圣經(jīng)》中,生育能力是神賜予的,妻子若能生育,則是丈夫和整個家庭的福祉;若不能生育,不光是女人,則整個家庭都蒙羞。
莫妮卡的丈夫出身貴族,急需傳宗接代,他把莫妮卡送到杜蘭格調(diào)養(yǎng)身體,如果再不能懷孕,便要被掃地出門。莫妮卡因為身體原因不能生育,她也很想有個孩子,但是她目前的狀況仍是吃不下飯,不停地抽煙、喝咖啡。她的丈夫和丈夫的家庭需要一個能生孩子的女人,莫妮卡不能生育,已經(jīng)被流放在外好幾年,婚姻也岌岌可危。
此外,莫妮卡對任何人和事物都是不屑一顧,甚至自己的丈夫的家族,從她嘴里說出來,也不過是“過去是賣鐵的”。驕傲的莫妮卡不能接受自己要被夫家拋棄的事實,使她更加憤世嫉俗。被流放在外,讓莫妮卡失去了作為人妻本應該有的樣子,她的人和心都無家可歸,回不去原來的地方了。
4 結(jié)語
杜蘭葛山莊的女人們因為各自的“罪”,被罰流放在外,有家不能回。小說的結(jié)尾并沒有指明這些女性角色們未來的路。她們獲罪的歷史原因和社會原因是什么,她們是否能真正得到救贖、回到自己的家園,值得讀者們思考和探究。
(作者單位: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