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興衰榮辱。1簡單的小吃里有精致南味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過一段錦衣玉食、富貴風流的生活。因自身經歷的影響,《紅樓夢>的飲食在風味上,呈現(xiàn)出“南味為主,兼及北味”。所謂南味,指江浙風味、江南風味和淮揚風味。想鑒別南味菜,留意"/>
一川
深夜,一碗簡單又熱騰騰的粥,熨帖掉一整天的辛勞,帶來最樸實的慰藉。
食物,為人類提供基本生存必要的熱量;飲食,蘊藏著人類對生命的熱愛與向往。
透過美食,我們能還原一段歷史;在煙火氣中,我們不斷探究人生的真諦?,F(xiàn)在,和我一起,做一個穿越時空的吃貨,用食物一窺《紅樓夢>里的興衰榮辱。
1
簡單的小吃里有精致南味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寧織造府親歷過一段錦衣玉食、富貴風流的生活。因自身經歷的影響,《紅樓夢>的飲食在風味上,呈現(xiàn)出“南味為主,兼及北味”。
所謂南味,指江浙風味、江南風味和淮揚風味。想鑒別南味菜,留意它的以下幾大特征即可:特征一是用料廣博,配伍嚴謹,南味菜的主料注重時令和品種,配料、調料的選擇也為突出主料、增益鮮香、去除腥膩服務。特征二是刀工精細,形狀別致;三是火候調味,最重適度;四則是清鮮嫩爽,滋、味兼得了。
《紅樓夢》中著墨較多的菜肴,毫不例外的都有上述特征的影子。
第八回里,出現(xiàn)了一道寶玉送給晴雯的小吃——豆腐皮包子。
原文寫道:“寶玉笑道: ‘好啊!這么早就睡了。又問晴雯道: ‘今兒我在那邊吃早飯,有一碟子豆腐皮兒的包子。我想著你愛吃,和珍大奶奶要了,只說我晚上吃,叫人送來的。你可見了沒有?”
豆腐皮來源于豆?jié){上結的那層皮,晾干后有點像黃色油紙。在揚州、泰州一帶,也有把這叫“漿皮”的。最好的漿皮煮到湯里,會呈現(xiàn)出乳白略帶一點黃的狀態(tài),薄薄的一層,富含豐富的蛋白質。這在古代,是極為重要的營養(yǎng)來源。
豆腐皮包子,顧名思義,外邊兒就是這樣的漿皮;內餡則由金針菇、木耳、青菜、香菇、豬肉、雞肉、蝦仁,加上油、鹽、姜絲、糖、麻油組成。包好后,像紙包一樣折成四折,再用蛋清封住口,放進蒸屜蒸熟,待開蓋后,香氣會撲鼻而來。
小小一道豆腐皮包子,竟然含有8樣主要材料和至少5種調料,也難怪能成為清代的貢品。在清宮御膳檔案中,就有關于豆腐皮包子的文字記錄哦。
楓露茶中窺見命運
中國人的生活講究柴米油鹽醬醋茶。茶雖并非生活剛需,卻在日常生活中占據(jù)重要地位。中國人種茶、飲茶、愛茶,提到茶,幾乎人人都能說道說道?!都t樓夢>里,自然也少不了茶的影子。
《紅樓夢>中有三大名茶,楓露茶、暹羅茶和體己茶。楓露茶第一個登場。 依舊是第八回:“寶玉吃了半盞,忽又想起早晨的茶來,問茜雪道:‘早起沏了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這會子怎么又斟上這個茶來?”
楓露茶具體是什么茶已難以考據(jù),學者們根據(jù)賈寶玉的描述——早起沏的茶,晚飯后想了起來,還說泡幾次才會出顏色——推測應是普洱一類的黑茶。這類茶,有促進消化、溫養(yǎng)脾胃的功效。要知道普洱產自云南地區(qū),盡管有著名的茶馬古道,但運力有限,因此在當時,它非常名貴。在清代時,普洱也是貢品級單品。
《紅樓夢》里的楓露茶不僅是貴族生活的組成,還是人物命運的載體。
脂硯齋最先對此點評,說“楓露茶”與“千紅一窟”遙映?!皸鳌笔羌t色, “露”是朝露。太虛幻境里“千紅一窟”茶為仙茗,對應人間則是“楓露茶”?!扒Ъt一窟”寓意是“哭”, “楓露茶”對應的也是“哭茶”!因此,許多人將楓露茶與睛雯的命運掛上了鉤。
晴雯死后,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時,再次提到了這杯“楓露茶”。他如此寫道:“謹以群花之蕊,冰鮫之觳,沁芳之泉,楓露之茗:四者雖微,聊以達誠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宮中撫司秋艷芙蓉女兒之前……”
一個茄子的美昧潛質
《劉姥姥進大觀園》可謂名場面之一,即便沒讀過原作,也肯定聽人說起過故事。鄉(xiāng)下來的窮親戚劉姥姥在大觀園惹出來一堆笑話,其中之一便是吃。
《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中,鳳姐奉賈母之命,挾了些茄鲞給劉姥姥吃,劉姥姥吃了說: “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只種茄子了!”
也難怪劉姥姥不信那是茄子的滋味,看看鳳姐對茄鲞做法的講解,隔著紙頁似乎都能聞見香味兒——把才摘下來的茄子去皮,只要凈肉,切成碎丁,用雞油炸,再用雞肉脯合著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切成丁,用雞湯煨干,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嚴。要吃的時候拿出來,用炒的剝了皮的山雞肉或者雞的腱子肉一拌就成了。
工藝之復雜精致令劉姥姥嘖嘖稱奇。在那個年代,貴族與平民的物質生活間,有著難以逾越的鴻溝,這兩個世界的人著實難以互相理解,也難怪劉姥姥會“洋相百出”。
《紅樓夢>里頗具代表性的菜遠不止這么些個,對飲食的研究還衍生出一類風雅的文化——紅樓菜。廚師們以現(xiàn)代工藝,還原書中的各類美食。若有機會去江南旅游,別忘了留心尋覓下這類餐廳哦。嘗紅樓美食,品飲食文化
2
據(jù)記載,在黃帝時期,中國便出現(xiàn)了祭拜灶神的習俗,此后烹飪漸漸從一門技術上升為藝術,人們將一個地區(qū)、一個時期的歷史與文化,烹進了菜看中。
《紅樓夢》所刻畫的,是貴族或皇室的生活,也映射出了清朝的飲食文化。
“滿漢全席式”省親宴
宴席,集美食之大成,各種菜品爭奇斗艷。赴宴,并非簡單吃一頓飯,更重要的是社交。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宴席文化影響深遠。
《紅樓夢》里最值得一提的重要宴席,是被學者們視為賈府衰落標志的元妃省親時所設的宴席。省親宴是招待回娘家的皇室成員的宴席,意義非凡,容不得半分怠慢。為了此次省親,賈府耗資巨大。省親宴豪華的布置令元妃都不禁擔憂起來,勸誡道: “以后不可太奢,此皆過分之極。”
清朝作為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而且是少數(shù)民族作為統(tǒng)治階級的王朝,汲取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傳統(tǒng)精華,再融合滿族、漢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的特色,將宮廷飲食發(fā)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誕生于清朝的《紅樓夢》,省親宴的菜品,便極盡豐富——有咸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包,頗有幾分“滿漢全席”的影子。
行酒令,休閑宴席的最佳伴侶
在公子哥們放松休閑時的宴席中,常玩一種叫行酒令的游戲。這是一種雅致、詩意的生活情趣與生活方式,也是中國宴席中獨特的文化。在宴席中飲酒行令,不僅要以酒助興,往往還需要參與者賦詩填詞、劃拳猜謎。
《紅樓夢》前八十回中,共有五處詳細寫到了行酒令,花樣繁多,妙趣橫生。
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莫過于第二十八回描寫的行酒令——女兒令。在馮紫英家宴上,寶玉交代了這次行令的辦法,要求一首詩每句都要帶上“女兒”二字,同時詩里要出現(xiàn)“悲”“愁”“喜”“歡”,還得讓桌面上的物件涉及一個典故。
這次游戲,難度系數(shù)極大,對文學素養(yǎng)要求極高。賈寶玉也作了酒令: “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女兒樂,秋千架上春衫薄。”
細看酒令,才覺其中另有深意。“喜”“樂”是“女兒”眼前生活情景的反映,是陪襯; “悲” “愁”則同后來的情節(jié)發(fā)展有關,藏有深意。首句的“青春已大守空閨”便是后來寶玉出家、寶釵守寡的預言;次句“悔教夫婿覓封侯”,看似隨便借用唐詩,實則確切地暗示了寶玉棄寶釵為僧的原因——寶釵總勸諫寶玉以仕途為重,最終反而導致寶玉憎惡她并與她決裂。
眾人所吟的酒令,水平參差,而這些表面寫女兒的酒令,實則映射出了各個角色未來的人生走向。初識紅樓飲食禮儀
3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漢代誕生的《禮記>就對禮儀制度進行了詳細的記錄,也對古人的言行舉止產生了深遠影響。飲食禮儀,正是禮儀制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熟知清朝上層生活禮儀規(guī)矩的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里,不僅有漢族文化,還有滿族文化的印跡。
以第三回,林黛玉初進賈府的第一餐為例,一起看看那時的貴族餐桌上,都有些什么注意事項吧。
見王夫人來,方安設桌椅;賈珠之妻李氏捧杯,熙鳳安箸,王夫人進羹。賈母正面榻上獨坐,兩邊四張空椅,熙鳳忙拉黛玉在左邊第一張椅子上坐下,黛玉十分推讓,賈母笑道: “你舅母你嫂子們是不在這里吃飯的。你是客,原應這么坐?!摈煊穹礁媪俗妥?。賈母命王夫人也坐了。迎春姊妹三個告了坐方上來,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左第二,惜春右第二。
宴席禮儀與家庭地位
在這里,能看到宴席開始時,所有人都會等待主人,只有當王夫人來了并請大家用餐時,才表示宴會開始。緊接著長輩居上座,晚輩側坐,媳婦則端飯拿筷子,站在旁邊小心翼翼地伺候主人與賓客。這是滿族的飲食禮儀風俗。
古代滿族婦女的家庭地位比較高,尤其是未出閣的姑娘。賈府也十分重視女性,《清稗類鈔》中說: “旗俗,家庭之間禮節(jié)最繁重。而未字之小姑,其尊亞于姑。宴居會食,翁姑上座,小姑側坐,媳婦則侍立于旁,進盤匝,奉巾櫛惟謹,如仆媼焉?!蔽覀冊凇都t樓夢》中看到的便是這樣,賈府中未出嫁的姑娘身份很高,王熙鳳、李紈等已婚的媳婦都十分禮讓未出嫁的姑娘。
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漱盂、巾帕,李紈、鳳姐立于案邊布讓;外間伺候的媳婦丫鬟雖多,卻連一聲咳嗽不聞。飯畢,各各有丫鬟用小茶盤捧上茶來。
就餐禮儀
就餐時,要安靜,就連在外伺候的丫頭也不允許發(fā)出聲音。待飯局結束后,丫頭們會立即端來用于清潔的茶水。待漱口、洗手完畢后,則有另一份茶端上來,這才是用于吃的,可謂十分講究。黛玉初到賈府,對此并不了解,好在謹慎地觀察到了周圍人的舉動,才沒出差錯。
眾多飲食禮儀,在《紅樓夢》不同的場景中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而如“客人上座”一類的待客之道,作為傳統(tǒng)文化,一直流傳至今。細讀紅樓,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飲食禮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