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咕
他總是早出晚歸,拂曉出發(fā),深夜歸家,所以連鄰居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名字,這里是白天喧囂街道旁最安靜的角落。
外表看起來不起眼的一隅空間里面,房間收拾得干凈明亮,狹小的空間里家具擺放得整整齊齊,一床,一桌,所有的家當。墻面是深邃的海洋發(fā)黃斑駁的小木桌上擺放著空花瓶,唯一顯眼的是墻上掛著的幾幅畫,那是他最愛的梵高。
某天傍晚寫生完回家,他路過集市偶爾看到熟悉的梵高自畫像,某種熟悉的情愫油然而生。當然,會擺在地攤上廉價售賣的一定不是真作,但當他把這幅贗品掛在房間的墻上之后,卻是真的開心。
從少年時候起,他就對梵高有著近乎狂熱的喜愛。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三個孩子中最沒有存?zhèn)€,所以一切壞習(xí)慣都幾乎被他包攬——叛逆、成績差得不可理喻。只有一樣?xùn)|西可以讓他安安靜整天,那就是畫畫。每當獨處的時候,只有滿屋子的油畫與他為伴,唯獨墻上那個失去一只耳朵的男人才能夠懂他。
固執(zhí)地拒絕了已經(jīng)被父母安排好的人生路,在那個有些寒冷的冬日,他只背了一個畫夾就離開了
又一個深夜披著星光回到家,回想起多年以前瘋狂的日子,他苦澀地笑了。生活在梵高曾經(jīng)生;羅旺斯,異國他鄉(xiāng)的謀生并不容易,獨自一人漂泊,離家越來越遠,可離心中的追求卻越來越近。
OC點評
《艾米利亞的祈禱》從主人公的心理描寫推進,把作品的背景搬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猶太姑娘的絕望和害怕讓人感同身受。最后一段“是不是我把燈關(guān)著,他們就不會發(fā)現(xiàn)我”和短片《調(diào)音師》里“盲人”鋼琴師的內(nèi)心獨白“只要我繼續(xù)彈下去,她就不會傷害我”有異曲同工之妙。
《空房里的梵高》則講述一個孤獨的畫家,通過對房間的環(huán)境描寫來突出其性格——井井有條、干凈整潔,這是側(cè)面描寫,同學(xué)們也可以試試怎么從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來寫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
第三個作品《生命的詩》則是討論了精神與物質(zhì)的關(guān)系,一個是維持生命特征的保障,而另一個則是擁有充盈靈魂的必需品,作者在最后點明了主題——即使饑餓,也不會忘記詩帶來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