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杏
睡不著覺,真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了,尤其是疫情期間關在家里的日子,咋就越想睡越睡不著呢?中新網(wǎng)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成年人失眠率為38.2%,“90后”更嚴重。關于失眠的原因,專家們認為最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由生理原因引起的器質(zhì)性失眠——大腦某部分的功能缺損或者某部位出現(xiàn)病變導致的失眠。排除了器質(zhì)性問題,失眠是什么引起的呢?
它可能是:某種內(nèi)心的沖突、某種外在的抉擇、一種焦慮的狀態(tài)、一種對進入睡眠狀態(tài)的擔心……如果這些都不是的話,那就只有一個原因了,就是:你選擇睡不著。那么,怎么解決失眠的問題呢?
有以下情況都算失眠——
1. 晚上一直沒法入睡(沒法>30分鐘);
2. 早上醒得早;
3. 睡眠質(zhì)量下降,睡覺時一會兒又醒?一會兒又睡(一會兒≥2次);
4. 跟不失眠之前相比,總睡眠時間減少;
5. 同時有日間功能障礙。比如白天覺得累、情緒不好、記性不好或者隨時都想打瞌睡等情況。
此外,如果你晚上十點就睡了,早上五點起來那是正常的,但如果凌晨兩三點才睡,五點就醒了那就是失眠了。
根據(jù)失眠發(fā)生時間的長短,大體分三個類型:
1. 偶發(fā)性失眠。比如今天晚上喝了一杯咖啡,喝了一杯濃茶,換了個不熟悉的地方睡覺,或者白天遇到個什么事太激動,都可能會導致偶爾失眠。
2. 短期失眠。當遇到應激事件時,可能會出現(xiàn)短期失眠。
3. 長期失眠 (失眠>3個月)? 。長期學習、工作帶來的壓力,以及慢性的疼痛、精神上的創(chuàng)傷以及其他疾病、藥物可能會導致長期失眠。
雖然人類對于失眠的認知其實還遠遠不夠,但下面這些因素已經(jīng)被證實,確實對失眠有影響。
心理因素
緊張、興奮、擔心等情緒,以及焦慮,抑郁等心理疾病,都會導致失眠,同時,失眠又會加重焦慮、抑郁。
身體因素
內(nèi)分泌功能、腫瘤、糖尿病和心血管等疾病常常與睡眠問題有關系。
環(huán)境因素
比如噪音、光線、睡覺習慣等環(huán)境變化,都會引起失眠。
那么失眠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身體上的改變
體重:失眠容易導致食欲增加或減少,可能長胖也可能變瘦。研究發(fā)現(xiàn),睡眠不足7小時的人更容易發(fā)胖。因為睡眠出現(xiàn)了問題,可能導致代謝紊亂。
皮膚:失眠或熬夜會帶來黑眼圈、痘痘、膠原蛋白流失快等等問題。
視力變化:容易導致視覺偏差,看不清,飛蚊癥、甚至出現(xiàn)錯覺。
免疫力變化:身體變差,容易感冒或容易增加其他疾病患病風險。
身體疼痛變化:睡不好覺第二天起來頭痛、肌肉痛等感覺失眠的人都應該經(jīng)歷過吧!
死亡風險變化:可能導致心臟疾病,甚至發(fā)生猝死。
精神和心理上
情緒變化:容易情緒不佳、情緒低落、甚至可能出現(xiàn)情緒高漲,易怒,或者反應遲鈍。
認知能力變化:整體的認知能力下降,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等減弱,影響工作、學習效果。
心理治療
現(xiàn)代社會節(jié)奏快、各種壓力大,從小到老其實都有可能產(chǎn)生心理問題、出現(xiàn)睡不著的情況,這個時候請正視自己的問題或是關注家人的狀態(tài),不要諱疾忌醫(yī)。
比如,失眠的刺激控制法就是有個很有效的方法,遵循下面6個步驟一到兩周,很多人都會奏效:
1.只有覺得困了才上床;
2.不在床上做與睡眠無關的事(手機丟開!)
3.如果20分鐘或者連續(xù)兩次無法入睡就下床活動,直到有睡意再上床;
4.入睡時不要緊著看時間;
5.無論幾點睡的,早上準時起床;
6.白天盡量不要躺到床上。
藥物治療
治療失眠的藥物常見的有安定、艾司唑侖、阿普唑侖、酒石酸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等。
首先,是藥三分毒,但當你的睡眠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你的生活質(zhì)量時,用一點藥物幫助睡眠也是可取的,兩害相權取其輕。其次,任何安眠藥都不建議長期服用。你是該服哪種安眠藥,一次服多少量,服多久的時間,請一定去正規(guī)醫(yī)院由醫(yī)生給你判斷。
遠離助眠誤區(qū)
有人認為運動可以促進睡眠,但事實上,睡前做激烈運動,比如跑步,會激活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讓人覺得興奮而不利于睡眠。為了把影響睡眠的因素降到最少,建議在睡之前的三四個小時內(nèi)都不要做劇烈運動,也盡量不要做令自己容易興奮或者緊張的事。
另外,有人覺得睡不著就干脆喝點酒,醉了就睡了。醫(yī)生認為這更加的不靠譜。
最后,有人認為睡不著,也必須躺在床上,不然失眠更厲害。事實是,不管你入睡失敗,還是半夜三更被尿憋醒再次入睡失敗,只要你躺倒床上20分鐘后不能入睡,就建議離開床,甚至離開臥室,等到有睡意的時候再回來躺下。
1.不要去糾結該睡幾個小時,沒有標準答案。
因為幾乎每個人對睡眠時間的需求量是不一樣的,對一部分人來說,晚上睡四五個小時左右第二天一樣精力充沛;但有的人睡七八個小時第二天一樣覺得沒睡夠。雖然睡眠的時長個體差異大,但不要理解偏了,沒有標準答案≠喊你熬夜,畢竟,“90后”“00后”都在喊養(yǎng)生了,“70后”“80后”的你還好意思熬夜?
2.遵循生物鐘
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被3位美國科學家領走了,就是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了“生物體晝夜節(jié)律的分子機制”,即證明了生物鐘的存在和作用。而且當這個生物鐘與地球旋轉保持同步時對人的身體來說最有利,也是最健康的。
3.放過自己
除了常規(guī)的少喝茶、咖啡、可樂這些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少做激烈運動,少玩手機、打游戲等,學會放過自己。對于長期嚴重失眠的人,一定要去尋求醫(yī)生的幫助,有時候靠自己真的沒那么有效,你只需要好好配合就行了。
不妨做一個睡前的放松練習
① 躺到床上閉眼,想象有一套掃描儀器,它會上上下下地掃描全身。
② 掃描儀逐步從頭頂、面部、眼部、下顎、頸部、手部、前臂、上臂、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臀部、大腿、小腿直到腳。
③ 整個過程會反復多次,過程中放慢呼吸,深呼吸,感受氣息從鼻孔的一出一入,心中默念“呼氣”和“吸氣”,感受身體隨著一呼一吸而逐漸放松。
為什么明明很累很困,但就是睡不著?那是因為你的“身體”困,而你的“意識”還持續(xù)興奮。
學會深深地放松
解決非生理引起的失眠問題,最重要的是學會放松自己。放松有三層面:身體層面、需求層面、個性化需求層面。通常很多人只用第一層和第二層解決問題,嚴重的失眠(如果不是生理方面的問題),都需要在第三層面去解決。
第一層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嘗試的,例如中醫(yī)調(diào)理,按摩,冥想,呼吸方式的改變,睡眠姿勢和睡眠環(huán)境的調(diào)整.....這層放松的共同點是照顧自己身體層面的需要,通過外在力量的幫助,暫時緩解緊張。
第二層是自己的需求被了解,緊張焦慮可以在比較長一段時間得到緩解。例如:學習心理知識,嘗試了解自己的心理世界,與朋友傾訴……這些辦法,使得我們看世界、看事情的角度有所不同。角度越多,容納越廣,選擇多了,內(nèi)心空間隨之擴大,心胸自然開闊。這樣人在遇到事情,碰到困難或挫敗時就不那么容易緊張焦慮。但對于比較嚴重的失眠者,這一層也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第三層,也是最難的一層。個性需求被看到、被解讀、被肯定,繼而得到深層放松。 深層放松雖然需要比較長的一段時間,但能行之有效地幫助到一個人內(nèi)在深層焦慮的釋放。
心理咨詢師認為,每個人的失眠背后,或許都有著獨一無二的訴求。譬如最常見的,因“失戀”而失眠的人,他們在確認自己值得被愛后,能夠安然入眠。當內(nèi)心深處壓抑的渴望,內(nèi)在精神世界的風景被看到、被解讀、被肯定……那種感覺就如同迎著陽光,迎著微風深深地吸一口氣,渾身的毛孔都可以安然舒展。這時,“深層放松”才會悄然到來。只有個性化需求被看到,自身潛意識的運作規(guī)律被識別,一個人內(nèi)在深層的焦慮,才終于能得到行之有效的釋放。而失眠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提醒我們在追求外在的同時,要學會去滿足、照顧自己的內(nèi)在需求。
責編/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