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一
三十歲那年,我和新婚不久的妻告別老家雙雙來到這個美麗的海濱城市打拼。
剛來島城的那段日子很苦,因為無奈而不得不裸婚的我們幾乎毫無積蓄,來這里開辟新生活仰仗的全是一腔熱血和豪情,而現(xiàn)實中的一切卻都要從零開始。
憑借寫作的特長,我謀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媒體做采編。所謂采編,其實就是到處拉贊助。作為剛剛入行的菜鳥,又是一個初來乍到兩眼一抹黑的外鄉(xiāng)人,別說客戶資源了,就連最起碼的城市交通路線都十分陌生。所以盡管已經(jīng)很努力了,但幾個月下來卻還是業(yè)績平平,進展甚微。因為這份工作的薪酬是和業(yè)績直接掛鉤的,倘若無業(yè)績,那點可憐的底薪連交房租都不夠。而在一家商場做服裝導購的妻,也是收入平平,為此我倍感焦急。眼看就要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了,我不由得心生退意,既然在這里如此不順,還不如折回老家。
妻卻很堅定,她說:“天無絕人之路,只要堅持住,我相信面包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p>
盡管這些話怎么聽都像是在喊口號,充其量也就是自我安慰,但它出自一個弱女子之口,尤其當我看到妻目光里的那種滿滿的自信后,當時還是深深地被觸動了。巧的是恰在這時我有幸結識了一位大哥,命運也隨之峰回路轉柳暗花明起來。
二
大哥是一家企業(yè)老總,因為熱衷公益,電視報紙上常常露臉。早就有意做個專訪,卻一直擔心又吃閉門羹,故遲遲未敢貿(mào)然行動。打電話約了兩次,均未果,第三次又硬著頭皮打過去,才終于約訪成功。沒想到的是,大哥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學愛好者,尤其對古典詩詞近乎癡迷。共同的愛好一下子就拉近了彼此之間的距離,那次不但采訪順利,而且相談甚歡,大有一見如故之感。緊接著又在一起暢聊了幾回,喝了幾次茶,吃了幾次飯,越發(fā)地感到投緣,便以兄弟相稱了。
大哥長我十歲,企業(yè)做得風生水起,可謂功成名就。他很快就幫我打通了人脈,我的工作自然也隨之變得如魚得水,不到半年就一躍成為了采編部里的佼佼者。
隨著我收入的相對穩(wěn)定,妻也不甘再繼續(xù)給別人打工了,一心想開一家自己的服裝店??伤銇硭闳シ孔饧由蠁淤Y金,我們還是覺得力不從心。大哥知道這件事情后,二話沒說就拿出了六萬塊錢給我,并很鄭重地說:“不許拒絕,我這不是借給你的,這筆錢是專門投資給弟妹用來圓夢的基金,將來我可是要分紅的!”
我鼻子一酸,差點就掉下淚來。于是妻就用這筆“基金”加上我們所有的積蓄,在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商圈租下了一個店面,圓了她那個自己做老板的夢。
三
一晃兩年過去,妻的生意越做越好,我也離開了原來那家單位,謀到了一份更加穩(wěn)定且得心應手的工作,生活狀況自然也大有改觀。飲水思源,我和妻子越發(fā)地對大哥心存感恩,又無以回報,便決定要隆重地請大哥吃一頓飯,略表謝意。
我們特意選了一家頗具特色的海鮮酒樓,房間訂好后,大哥欣然赴宴。席間兄弟推杯換盞,談古論今,無所不言,聊得很是酣暢。待吃完飯,我去前臺結賬時,卻被告知單已經(jīng)有人買過了。我知道定是大哥所為,頓覺尷尬。這時大哥笑著對我說:“你們要真想請大哥,就到你們的小家里,讓弟妹親手燒幾道家常菜,打上幾斤散啤,咱哥倆喝他個一醉方休。等你將來真的發(fā)達了,再高級的酒店大哥也一定去,而且決不買單。”一席話,說得我眼里噙了淚。
就這樣,我和大哥一路交往下來,幾乎都是他在幫我。都說朋友是我們今生自己尋找來的沒有血緣的“親人”,而大哥于我又豈止是親人,萍水相逢,竭力相助,且不求任何回報,這無疑就是我生命中的貴人。而且,他還是一次次開啟我人生幸福之門的那把鑰匙。
四
有一次回老家過年時,向家人說起了我的這位大哥。話音剛落,拜了一輩子觀音菩薩的奶奶便順勢接過了我的話頭,極鄭重地說:“娃呀!自打你離開老家去了青島,奶奶每天都在菩薩面前為你禱告,你看功夫不負有心人吧!這是菩薩顯靈啦,讓你遇到了貴人,這都是奶奶為你求來的呀!”
我哈哈一樂,奶奶對孫子的一片疼愛之心絕對毋庸置疑,但求來之說自是不敢恭維??赡棠痰脑拝s讓我從此在心里有了一絲小困惑。俗話說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凡事皆有因果,大哥之所以如此不遺余力地幫我且無求于我,想必也定有其因的。可這個“因”又到底是什么呢?
這個小問號一直盤旋在我的心里,百思而不得其解。終于憋不住,便在又一次跟大哥小聚時很委婉地道出了我的困惑。大哥一聽便笑了:“此問,我已經(jīng)等了好久!”隨后又說:“那我就先給你講個小故事吧,還記得幾年前在老城區(qū)那家最有名的飯店里的那場飯局嗎?”
大哥的話,瞬間就把我的記憶拉回到了五年前的那個夏天。那是在我和大哥真正認識之前大約一個多月那會兒,一次,我隨我們領導去參加一個飯局,東道主好像是一位歸國華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還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酒過三巡,眾人都幾近微醺后,他突發(fā)奇想,要在座的所有人都得講一個關于自己和母親的故事。他說,不許編,我要聽原汁原味的故事。
輪到我時,我便講述了十七歲那年自己應征入伍時經(jīng)歷的一件小事。彼時因為家境拮據(jù),吃飯都成問題,所以高中尚未畢業(yè)的我便毅然放棄高考,報名參軍。當時沒有什么遠大理想和抱負,唯一的想法就是部隊上管飯吃。臨行那天,已經(jīng)嫁人的兩個姐姐以及姑嬸姨娘的親戚們這個五塊、那個十塊,一共湊了七十塊錢塞給我,說是窮家富路讓我?guī)?。我知道當時的家境,便趁母親去灶屋煮餃子的工夫,偷偷將五十塊錢藏到堂屋土炕上的草席底下,并匆匆用鉛筆頭寫了張紙條夾在了中間:娘,昨天領兵的首長說了,我們一上火車就先發(fā)一個月的津貼費,有十塊哩!所以這五十塊錢就留著家里過年用吧!
三個月的新兵連集訓后,我接到了大姐的信。大姐說,年前臘月二十三小年那天,娘收拾屋子要掃炕時,掀開草席發(fā)現(xiàn)了那五張“大團結”,當時就扔掉笤帚雙手顫抖著捧起來,老淚縱橫。次日一早,母親就趕赴縣城用那五十塊錢置辦了年貨。在那個吃一頓白面饅頭、看一眼黑白電視都是奢望的年代,全家人方得以過了個還算豐盛的春節(jié)。
記得當時我盡量用了比較輕松的語氣訴說,可最后還是一不小心弄濕了大家的眼睛。更沒想到的是那天大哥其實也正好在座,只是當時人太多,又時間短促,對大哥我已是印象全無。可那個故事卻讓我的名字牢牢地嵌進了大哥的腦海。
大哥說:“我平生交友有一個底線,那就是這人必須懂孝道,尤其男人,我以為一個人倘若對自己的親生父母都不咋的,那對朋友還能好到哪去!你想的沒錯,凡事皆有因果,當初我就是看好了小老弟是個孝子,加上又有點小才華,志趣相投,所以才鐵了心與你交往的?!?/p>
大哥的話不但令我困惑全無,更讓我恍然大悟:一個人在世間行走,多多少少總會遭遇一些曲折抑或磨難,每每這時我們往往便會祈盼著自己能夠非常幸運地遇到從天而降的貴人,好助我渡過難關。俗話說,天上不會掉餡餅,顯然這貴人也不會從天而降的。其實,言及貴人,有點像紅塵男女間的愛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而這個“遇”貌似天意偶然,實則必然。與其說貴人是遇到的,倒不如說是修來的更準確。試想倘若沒有當初我那個“五十塊錢”的孝為,又哪來此后的這個巧“遇”呢?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