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萍, 陳 瑩
(陜西省白河縣人民醫(yī)院 婦產科, 陜西 安康, 725899)
卵巢囊腫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常見腫瘤類型,其患病率為1.3%~24.0%, 良性腫瘤占90%以上[1]。良性卵巢囊腫發(fā)病早期無明顯臨床癥狀,發(fā)現時已失去藥物治療時機,多采用手術治療[2-3]。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是治療良性卵巢囊腫的主要方式,但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大、恢復慢、對卵巢功能影響大等缺點[4]。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等優(yōu)勢,逐漸應用于良性卵巢囊腫的治療中。
本研究比較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與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良性卵巢囊腫的效果,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符合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標準,且審核通過。選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良性卵巢囊腫患者240例,按手術方案分為2組。對照組120例,年齡24~54歲,平均(42.51±5.82)歲; 卵巢囊腫直徑3~12 cm, 平均(6.91±1.48) cm; 雙側28例,左側55例,右側37例; 巧克力囊腫48例,漿液性囊腺瘤36例,黏液性囊腺瘤28例,良性畸胎瘤8例。觀察組120例,年齡24~58歲,平均(43.18±6.02)歲; 卵巢囊腫直徑3~12 cm, 平均(7.14±1.45) cm; 雙側25例,左側58例,右側37例; 巧克力囊腫46例,漿液性囊腺瘤35例,黏液性囊腺瘤29例,良性畸胎瘤10例。2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 ① 所有患者經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指標及影像學結果等綜合判斷確診為良性卵巢腫瘤; ② 自愿接受手術; ③ 盆腔無粘連、子宮附件活動度良好; ④ 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內容知情,自愿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 ① 合并陰道炎癥、惡性卵巢腫瘤、免疫性疾病者; ② 伴心、肝、腎等器質性疾病; ③ 精神障礙性疾病、認知功能差者; ④ 研究過程中主動退出者。
1.2 方法
對照組行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平臥位或仰臥位。以下腹部正中做切口,逐層切開皮下組織,打開腹膜,進入腹腔,提出卵巢,吸取囊液; 打開卵巢皮質后,剝除腫瘤,可吸收線縫合卵巢基底部,沖洗盆腔、腹腔后,逐層縫合切口。
觀察組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患者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或仰臥位,建立氣腹,采用三孔法。置入腹腔鏡,觀察卵巢囊腫的直徑、部位、活動度,于左下腹、右下腹或下腹正中做小切口,置入器械。分離盆腔粘連,單極電凝鉤切開卵巢皮質后,于囊腫與正常卵巢組織間隙,鈍性結合銳性分離,電凝出血點,逐步完整剝除。若囊腫破裂,則吸盡囊液,反復沖洗。若囊腫巨大,可刺破囊腫,吸凈囊液后,將囊腫壁裝入標本袋內取出。殘余卵巢組織以1-0可吸收縫線縫合,局部噴灑生物蛋白膠止血。若有必要,則置入1根腹腔引流管,縫合切口。2組術后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督促患者積極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① 比較2組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 ② 比較2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切口感染、發(fā)熱、出血; ③ 比較2組術后1、3 d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價,評分范圍0~10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 ④ 比較2組術前、術后3個月卵巢功能,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檢測,包括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及促黃體激素(LH)。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2組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組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手術指標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 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包括1例發(fā)熱, 1例出血,發(fā)生率為1.67%; 對照組術后發(fā)生2例切口感染, 2例盆腔感染, 5例發(fā)熱, 4例出血,發(fā)生率為10.83%。2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3 2組術后1、3 d疼痛程度比較
2組術后1 d疼痛VA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組術后3 d疼痛VAS評分較術后1 d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2.4 2組術前、術后3個月卵巢功能比較
2組術前FSH、E2、LH水平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2組術后FSH、LH水平高于術前, E2水平低于術前,且觀察組術后FSH、LH水平高于對照組, E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3。
表2 2組術后1、3 d疼痛程度比較 分
與術后1 d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3 2組術前、術后3個月卵巢功能比較
FSH: 卵泡刺激素; E2: 雌二醇; LH: 促黃體激素。與對照組比較, *P<0.05。
卵巢是女性的重要組織器官,與機體內分泌、性激素代謝關系密切。卵巢囊腫是女性常見婦科疾病,早期無明顯表現,隨著腫瘤體積不斷增大,患者逐漸出現腹痛、腹脹、月經紊亂等表現,甚至會影響生育質量[5-6]。卵巢囊腫多為良性,對腫瘤直徑小于5 cm者,多主張隨訪至腫瘤增大且有并發(fā)癥出現后,才考慮進行手術處理[7]。隨著腹腔鏡手術的發(fā)展,微創(chuàng)手術逐漸取代開腹手術, 90%卵巢囊腫患者可采用腹腔鏡手術。
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是既往治療良性卵巢囊腫的主要手段,具有手術空間充足、操作簡捷、可方便剝除腫瘤等優(yōu)勢,有利于醫(yī)師操作[8]。但開腹手術切口較大,組織創(chuàng)傷大,會影響盆腔結構,損傷子宮、卵巢功能,并發(fā)癥也較多[9]。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屬于微創(chuàng)性手術,通過做腹部小切口并建立氣腹,為腹部手術提供足夠的手術空間,對手術部位組織、盆腔相鄰組織器官的損傷小,具有較高的手術安全性[10-11]。
本研究中,觀察組術中失血量、排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優(yōu)于對照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與黃靜等[12]研究一致。本研究提示,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良性卵巢囊腫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速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馬彩蓮等[13]、徐海燕等[14]研究結論一致。分析原因為腹腔鏡手術是在盆腔內操作,手術切口小,能夠阻斷外界微生物進入盆腔,縮短患者住院時間[15]; 同時,盆腔組織不會直接接觸紗布、拉鉤等異物,進而能減少腹腔粘連、感染等發(fā)生[16]。
疼痛是手術患者常見癥狀,術后疼痛會增強機體應激反應,導致血流動力學異常,影響患者術后恢復[17]。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3 d疼痛VAS評分為(1.64±0.43)分,低于對照組(2.87±0.52)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提示,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可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原因考慮與腹腔鏡手術創(chuàng)傷小、切口小等有關。
FSH、E2、LH是反映機體卵巢功能的主要指標, FSH是垂體前葉嗜堿性細胞分泌的激素,可促進卵泡顆粒層細胞增殖、分化,促進卵巢發(fā)育,調控卵泡刺激素的分泌。LH是一種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成熟卵泡,可引發(fā)排卵,并生成黃體,影響著機體卵巢功能。E2是一種甾體雌激素,是由卵巢分泌的重要性激素。本研究中,觀察組術后3個月FSH、LH水平高于對照組, E2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提示,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開腹卵巢囊腫剝除術對良性卵巢囊腫患者的卵巢功能均有一定影響,但腹腔鏡手術對卵巢功能影響小[18]。
綜上所述,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治療良性卵巢囊腫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并發(fā)癥少、術后疼痛程度輕等優(yōu)點,對卵巢功能影響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