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利婷, 劉慧蘋, 宋忠瑞, 徐 尚, 郭玉秀, 舒桂華
(江蘇省蘇北人民醫(yī)院 新生兒科, 江蘇 揚州, 225001)
高膽紅素血癥為新生兒常見疾病之一, 易并發(fā)急性膽紅素腦病及永久的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1]。急性期膽紅素腦病(ABE)的診斷主要依據(jù)臨床表現(xiàn)、頭顱磁共振成像(MRI)、腦干聽覺誘發(fā)電位(BAEP)等,但由于頭顱MRI檢查需在鎮(zhèn)靜情況下進行,且影像學特征性改變相對滯后,因此ABE早期難以發(fā)現(xiàn)[2]。近年來,振幅整合腦電圖(aEEG)是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病房(NICU)新的監(jiān)測手段,具備床旁、操作簡單、受外界環(huán)境干擾小、連續(xù)監(jiān)測、準確反映神經功能狀況等優(yōu)點[3]。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存在于神經細胞核神經內分泌細胞,是特異性反應腦損傷及其嚴重程度指標之一[4]。本研究通過比較改良aEEG評分及NSE水平等指標,探討改良aEEG評分早期預測新生兒膽紅素腦損傷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2月—2018年6月本院新生兒病房住院的足月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86例為研究對象(有急性膽紅素腦病神經系統(tǒng)異常典型表現(xiàn)除外)。根據(jù)頭顱MRI結果分為膽紅素腦損傷組、膽紅素無腦損傷組。膽紅素腦損傷組41例,其中男27例,女14例。膽紅素無腦損傷組45例,其中男27例,女18例。另選取同期本院產科分娩的足月健康新生兒40例為健康對照組,其中男19例,女21例。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3組新生兒性別、入院日齡、胎齡、出生體質量、孕次及產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對象入院時均經股靜脈采血2 mL, 離心取上層血清(離心轉速3 000轉/min, 時間10 min), 置于-20 ℃冰箱保存待檢。血清總膽紅素(TBiL)、NSE水平分別采用重氮法、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檢測設備為羅氏MODULAR DDPP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操作過程中需嚴格遵從羅氏公司提供的標準操作流程。采用德國西門子超型MRI機器對入院后7 d內的患兒進行頭顱MRI檢查; 應用日光電9204 k型肌電誘發(fā)電位儀(日本)行BAEP 檢查。同時使用Nicolet Monitor腦功能監(jiān)測儀(美國Natus公司)進行改良aEEG監(jiān)測[5]。徐文慧等[6]從aEEG的睡眠覺醒周期(SWC)、連續(xù)性、癇性活動(SA)3個方面進行賦值評分,計算改良aEEG的總分。aEEG評分范圍為3~12分,分值越低提示腦損傷越嚴重。
1.3 觀察指標
比較膽紅素腦損傷組、膽紅素無腦損傷組、健康對照組TBiL、NSE水平及改良aEEG評分; 采用Spearman分析改良aEEG與BAEP相關性; 繪制NSE、改良aEEG評分的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圖,計算出最佳預測值。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擇SPSS 21.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單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清TBiL、NSE水平
膽紅素腦損傷組血清TBiL、NSE水平均顯著高于膽紅素無腦損傷組及健康對照組(P<0.01), 改良aEEG評分均顯著低于膽紅素無腦損傷組及健康對照組(P<0.01)。膽紅素無腦損傷組血清TBiL水平顯著高于健康對照組(P<0.01), 但NSE水平、改良aEEG評分與健康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2.2 NSE水平、改良aEEG評分與BAEP相關性
NSE水平與BAEP呈顯著正相關(r=0.695,P<0.01), 改良aEEG評分與BAEP呈顯著負相關(r=-0.723,P<0.01)。
表1 3組TBiL、NSE水平、改良aEEG評分比較
TBiL: 總膽紅素; NSE: 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 aEEG: 整合腦電圖。
與膽紅素腦損傷組比較, **P<0.01; 與健康對照組比較, ##P<0.01。
2.3 ROC曲線下面積及特異度、靈敏度
改良aEEG評分ROC曲線下面積為0.88, NSE為 0.86。改良aEEG評分靈敏度為86.83%, 特異度為83.10%。NSE靈敏度為71.30%, 特異度為78.60%。
高膽紅素易透過新生兒血腦屏障,導致腦損傷,部分可遺留智力低下、腦性癱瘓、聽力損害等并發(fā)癥。因此,新生兒高膽紅素腦損傷的早期識別顯得至關重要。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膽紅素腦損傷組血清膽紅素水平高于膽紅素無腦損傷組、健康對照組,提示膽紅素水平越高,發(fā)生新生兒高膽紅素腦損傷的概率越大。但僅依靠血清膽紅素值不能判斷膽紅素腦損傷是否發(fā)生[7]。本研究結果顯示,膽紅素腦損傷組NSE水平均高于健康對照組、膽紅素無腦損傷組,而改良aEEG評分均低于健康對照組、膽紅素無腦損傷組。表明當膽紅素達到一定水平,對神經細胞產生毒性損傷后,導致細胞破壞, NSE高濃度釋放,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血清,血清NSE水平可反映膽紅素腦損傷及其嚴重程度[4]。本研究對改良aEEG 的睡眠-覺醒周期、癇性活動、連續(xù)性進行了分析,表明膽紅素腦損傷組患兒的評分顯著降低,表明改良aEEG評分可作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腦損傷的早期預測指標。
研究[8]證實,腦干聽覺通路對膽紅素毒性作用特別敏感,聽力損害是膽紅素神經毒性的突出表現(xiàn), BAEP能準確、全面地記錄聽覺傳導通路中的神經電位活動,為目前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聽神經受損早期判斷的客觀、特異、敏感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NSE水平與BAEP呈顯著正相關(r=0.695,P<0.01), 改良aEEG評分與BAEP呈顯著負相關(r=-0.723,P<0.01), 進一步表明血清NSE水平、改良aEEG評分可以作為新生兒膽紅素腦損傷早期預測的臨床指標。
本研究雖提示NSE可以作為新生兒高膽紅素腦損傷早期監(jiān)測的指標,與國內學者研究[9]結論基本一致,但存在一定差異。研究[10]認為,NSE檢測結果與患兒胎齡血液標本留置時間有關。改良aEEG為常規(guī)腦電圖簡化形式,可以客觀反映新生兒腦功能狀態(tài),對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損傷的判斷具有臨床指導價值[3, 11]。進一步說明血清NSE水平、改良aEEG評分均可為新生兒膽紅素腦損傷及嚴重程度較好的早期預測指標,但改良aEEG評分曲線下面積大于血清NSE,說明改良aEEG評分為高膽紅素新生兒腦損傷早期預測靈敏的客觀監(jiān)測指標,對早期評估高膽紅素血癥所致新生兒腦損傷具有重要臨床指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