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晨曦
無袖針織POLO衫淡紫色蘭花造型胸針均為Louis Vuitton
黑色斗篷耳環(huán)均為Balenciaga項圈 Alexander McQueen
Balenciaga這次ELLE的封面拍攝在一個廠房改造的影棚內進行,大廳內有一個半封閉的小空間,攝影師在里面拍攝,小空間外,照片飛快地傳輸到電腦大顯示屏上,短發(fā)的Edie狀態(tài)正好,完全看不出來她幾個小時前才剛抵達上海,長途飛行與時差好像并未對她產生任何影響。雖然已經是國際超模,但這個英國女郎從不擺譜,她一個人拎著行李箱就從倫敦搭飛機過來了。在上海,有一個“一點新一點舊”的工作團隊正等著她,有和她合作多次的化妝師,也有初次合作的工作人員。
模特工作讓Edie總是不斷面對這樣“一點新一點舊”的工作團隊,這個倫敦女郎坦言:“我不擅長記住人臉。初次見面我不會看外表,而是去感受對方的整體狀態(tài),是積極或者其他。我能記住對方給我的感受,也能記住對方說過的話,就像老話說的那樣,人們總會記得你帶給他的感覺。這是真的,我真的能記住。”Edie說與這樣新舊結合的團隊一起工作,正是讓她覺得模特工作一直充滿魅力的地方,因為“這是挑戰(zhàn),讓自己離開舒適區(qū)的挑戰(zhàn)總是很有趣”。
之前Edie曾來過上海兩次,這次是作為YSL的代言人來到上海:英國女郎、法國品牌、ELLE雜志的上海團隊,Edie覺得:“中國、英國、法國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國家,歷史、文化、社會形態(tài)都是不同的,但你知道啊,現(xiàn)在的世界就是一個大地球村。和這樣的團隊一起工作,是我的工作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的人聚在一起工作,積極溝通和理解,分享創(chuàng)意,分享快樂?!?/p>
自從15歲入行以來,Edie已經成為業(yè)內標桿性人物,比如在模特專業(yè)排名網站models.com上,1990年出生的Edie已經進入INDUSTRY Icon榜單,榜單稱贊她是“真正的英倫玫瑰,不僅僅是帶來靈感的繆斯女神,她的樣貌有著超越時間限制的美,看起來似乎是1960年代風格,但又很有現(xiàn)代感”。
入行15年來,不斷有人問Edie,如果有天不再做模特,將會去做什么?采訪當天,我們也問了這個問題,而即將步入30歲的Edie的回答依然是:“我還不知道,讓我們拭目以待?!蹦敲磳die而言,模特這個職業(yè)的魅力是什么呢?她說:“讓我更加自信了,敢獨自去任何地方,去做我想做的事情。是的,這個職業(yè)讓我更有能力——有能力和不同性格的人溝通,維持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快速建立友善的關系。這些都是我想要的,我珍視的。”
談及自己作為模特所取得的事業(yè)成功,Edie的反應很冷靜:“我的成功是因為我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出現(xiàn)。我想,我可能切合了當下人們對西方美(western beauty)的想象。很多人喜歡我的短發(fā),因為這滿足了他們對雌雄同體的幻想?!?/p>
對于自己備受追捧的長相,Edie的反應更為冷靜,8年前,22歲的她就在和服裝設計師J.W.Anderson的聊天里表示:“就賺錢而言,要依靠外貌;若要想擁有美好生活,我得依靠自己的大腦?!?年后,當我們再度問起她對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看法時,她毫不猶豫地說“:頭腦更重要,關鍵是你自己的感覺?!?/p>
倘若有機會回到10年前,Edie想對自己說的是“:放輕松,享受就好?!边@也是她想對眼下即將步入30歲的自己說的話。該來的總是要來的,不管我喜歡還是厭煩,無論我的情緒如何,所以,就像之前說的那樣,放輕松,享受就好。沒人知道前面有什么等著我們,也許會很有趣呢。”
若是回顧Edie的模特職業(yè)軌跡,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不是我們常見的套路:被發(fā)掘、簽約公司、清晰的職業(yè)規(guī)劃等等,而是混雜了天分、家世與英國式的不羈與隨意。
Edie自小喜歡騎馬,目前有三匹馬,至今依然不斷參加比賽,是英國排得上號的騎師。轉折出現(xiàn)在她15歲時,那年她被時尚攝影大師Mario Testino點名參加時尚雜志的大片拍攝,以后英倫乃至歐洲時尚界都注意到了這個面容和穿衣風格都很帥氣的小姑娘。
即便職業(yè)大門突然打開了,Edie依然沒有簽約經紀公司,而是一邊讀書,一邊接電話,接來自攝影師們的工作邀約。這種做派與她的家庭環(huán)境有關,她的外婆曾是模特,她的媽媽是資深的時尚編輯,她自幼熟悉那些攝影師、造型師、發(fā)型師……他們也熟悉她,知道她能帶來什么。比如時尚界的傳奇發(fā)型師吉多·帕勞(Guido Palau)就說過:“Edie天生有種毫不費力就能展現(xiàn)出來的少年氣息,這讓她很朋克、很反叛。”
Edie說進入模特這行的確是受到媽媽的影響:“多虧我媽媽,我才能一直保持對時尚產業(yè)的尊敬,知道如何欣賞它,并且不讓負面事物影響我。我不是一無所知地來到工作場合的,媽媽對時尚領域的認知對我有預警作用?!?/p>
很長一段時間里,Edie的生活被劃分成三塊:上學讀書、騎馬訓練與比賽、做模特。這種生活一直持續(xù)到她從著名的Courtauld Institute of Art大學畢業(yè)。她說讀書時的生活是按學年、暑假、假期劃分的,大學畢業(yè)后則是按季節(jié)劃分的,時裝季與賽馬季。她認為在大學時就開始工作是件非常好的事情,因為如果只是關注各種考試,容易變得“制度化”,工作能讓人學習平衡不同狀態(tài)。同時她也留戀讀書時代到處聽課的時光,比如她曾選修Rebecca Arnold的課程《二十世紀英國的服飾與身份》(Dress and Identity in Twentieth Century Britain)。她說懷念那樣的學習時光,“就像肌肉訓練一樣鍛煉大腦”。
2013年,Edie被英國時尚協(xié)會(BFA)評為年度模特,她的獲獎感言帶著英式幽默:“模特通常不說話。我站在這里說話,可能標志著我職業(yè)生涯的結束?!弊鳛樗囆g史專業(yè)的優(yōu)秀畢業(yè)生,她并不介意被當成櫥窗里的無腦木頭模特:“我不介意這個,被低估并不是什么壞事。只要你愿意,你總能用自己的智商給人們帶來驚喜?!?/p>
藝術史專業(yè)的學習讓Edie能從更多角度理解時尚,融入攝影創(chuàng)作:“藝術史的學習對我現(xiàn)在的模特工作有幫助,讓我能理解一張照片出色的原因,比如對繪畫、建筑的學習,幫助我理解時裝攝影的構圖、光線、色彩等。同時也讓我把自己的能量帶入,去講好一個故事?!?/p>
Edie不是簡單的衣架子,她的私服穿搭很受歡迎,被認為是“穿西裝最好看的女性之一”。聊到個人穿衣風格,她說工作讓自己幾乎試過了所有的風格,而個人風格鮮明的私服穿搭則是從小如此:“我總是穿得像個男孩,我外婆這樣穿,我媽媽這樣穿,這也是我從小接觸到的一切,所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之下,我也這樣穿。類似家庭傳統(tǒng),我覺得很有趣?!?/p>
在我們的采訪過程中,即便因時差而略顯疲憊,Edie依然本能地回避談及自己,她說:“這可能是英國人的通病,虛榮心是不受歡迎的,那會讓人覺得尷尬。我覺得人應該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不過說到英國人的國民性,英國人的確不鼓勵張揚個性,不贊同成為人群焦點?!?/p>
Edie說自己很容易感到緊張,她非常喜歡英國年輕的獨立設計師們,但是“我?guī)缀醪煌獬鲑徫?,我也不擅長。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我會覺得自己迷失了”。模特工作讓她變得更加勇敢自信,她期待自己能繼續(xù)改變:“我希望自己是樂觀的,但我還在朝這方面努力?!辈还ぷ鲿r,她會看看朋友,騎騎馬,她喜歡和“有幽默感、愛笑的、聰明又積極的人”做朋友,“他們就像太陽一樣?!?/p>
這些年來,Edie從未放棄騎馬:“只要有可能,比如不出差時,我能每天都騎馬!騎馬對我而言,不僅僅是放松,騎馬能將我和外界世界隔絕,只剩下我和我的馬。我很小時就開始學習如何和馬相處,如何鼓勵它們,讓害羞的馬變得大膽勇敢。有時我覺得自己就像是馬兒們的父母。”
談到隨時攜帶的美容小物件,Edie表示:“不工作時,我不會化濃妝,我不是很愛化妝。但口紅和睫毛膏、粉底總是需要的。和18歲時相比,我現(xiàn)在對皮膚的護理可上心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