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振平
漫長的特殊疫情假期,大班家長們最為擔心的是開園日期未定,宅家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準備。
我園為消除家長們的顧慮,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專業(yè)指導作用,開展了線上線下教育指導活動,積極與幼兒和家長宅家互動,強化跟蹤指導。從孩子的一日有計劃的生活到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從親子游戲、親子閱讀到自主學習、自主閱讀;從科學探索到生活勞動;從自然教育到生命啟迪,開啟了特殊時期的幼小銜接新課堂。
讓孩子當幾天“小家長“,這是做好幼小銜接的最好時機。孩子們每天積極主動參與班級和家庭游戲、參加家務勞動,樂此不疲,每個人都增長了很多新技能,如:自己洗玩具、洗襪子,自己制作小玩具等。家長只管給孩子錄下來播放,讓孩子自我做出評價,孩子會給你講出許多“大道理”。
家長多給孩子一些獨處的空間和時間,讓孩子幫家里采買物品,幫家長擇菜、洗碗,真正讓孩子成為家庭中的一員,這樣不但能得到磨煉,增強孩子獨立學習和生活能力,也為上小學“充電加油”。
在疫情防控的特殊假期,為滿足孩子們宅家學習生活,提高教育質(zhì)量,我們?yōu)楹⒆觽兲峁┝恕巴@不停學,我們在一起”每日線上教育游戲,家長與孩子一起共度學習美好時光。近期,有的孩子還參加了幼教家庭親子游戲資源包的錄制活動,孩子成為了幼教課堂的“小老師”,展現(xiàn)了真實的生活與學習畫面,培養(yǎng)了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表達能力,發(fā)揮了想象和創(chuàng)造能力,為進入小學培養(yǎng)了自信。
對于大班家長來說,只要關(guān)注生活中的教育價值,時時可與孩子互動,處處可見孩子學習。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有時孩子的思維和能力超乎家長的想象。如:家長引導孩子當“小老師”,家長“謙虛”些,向孩子多學習、多請教,注重挖掘孩子自身潛能,學會尊重與欣賞,學會放手與培養(yǎng),讓孩子選擇游戲材料和場地,讓孩子創(chuàng)設(shè)游戲內(nèi)容和情境,真可謂一舉多得。
我們看到在這特殊時期,家長在家與孩子相處時間長了,可謂考驗家長的耐心、細心。很多宅家的父母,如能尊重孩子意愿,做“懶爸懶媽”,就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教育奇跡出現(xiàn)。如:我園的“懶爸懶媽”學會放手,讓孩子做主,因地取材,因材制宜,孩子創(chuàng)設(shè)出了很多用金錢買不到的多變玩具,創(chuàng)生出了很多不同凡響的“心”游戲,令父母佩服無比。這樣的孩子入小學,會有超常的適應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教師指導孩子在家中獨擋一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環(huán)境自己創(chuàng)設(shè),自己的時間自己把握。如:大班孩子假期開展了認識時鐘活動,得到了家長和孩子的積極響應。孩子們自己制定了每日作息表,學會了做事前先做出計劃,懂得了珍惜時間的重要性,掌握了做事的秩序性。孩子們爭做家庭鍛煉“小冠軍”、家庭勞動“小能手”,愿意為家人服務,為家庭分憂,增強了主動擔當?shù)娜蝿找庾R和責任意識。這樣獨立的孩子走進小學,會讓“懶爸懶媽”真的放心。
家長明確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就不會忽視每一個教育時機,從小班開始做好幼小銜接。教師們注重發(fā)揮家長宅家有時間陪伴孩子一起游戲和學習的有利資源,能做到一對一的指導、觀察,能尊重個體發(fā)展因素,有的放矢地實施個性化教育。家長們宅家與教師線上互動,也學習到了很多寓教于樂的游戲和教育策略,提高了科學育兒能力,增進了親子感情??梢哉f這是特殊假期最為難得的教育契機,每一個大班孩子家庭更不容錯過——家庭是第一課堂,家長是第一任教師,幼小銜接從家庭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