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直以來,英語學習中的詞匯識記都是學生們最大的攔路虎,但是作為最有效的“音標記憶法”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與推廣。讀,作為一種有效的外語學習方法,如何才能幫助學生解決詞匯問題?本文就旨在探討英語教學中如何運用多種方法破解中學英語教學詞匯識記的難題。
【關鍵詞】英標;識記;詞匯;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唐富天,甘肅省武威市民勤實驗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一般自籌課題,課題名稱:《中學英語詞匯教學策略探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653。
詞匯的識記是每一位外語學習者最為苦惱的難題之一,如何有效地破解英語學習中枯燥的單詞識記難題,減輕學生識記負擔,是每一位英語老師思考和追求的目標。“聯(lián)想識記法”“趣味識記法”等都較為有效,但是無形中卻割裂了形與音的關系。我和我的團隊幾經(jīng)實踐,結合以下幾種方法可較為有效的解決這一難題。
一、“拼讀”使你充滿信心
世界上的文字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圖形文字,如中國的漢字,另一種是拼音文字,如英語單詞。圖形文字一般較拼音文字難記,那是因為圖形文字的形與音沒有什么必然的聯(lián)系,也就是說,圖形文字的音與形是兩套語言,你不僅需要記住其形,還要記住其音。拼音文字的形與音則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掌握了其聯(lián)系就意味著會讀即會寫。要掌握“音標記憶法”需要做好以下幾步:
1.讀準音標是關鍵。英語中的音標與漢語拼音有較大的差異,許多初學者喜歡用拼音來標注單詞讀音,這在初期或許是一種方法,但隨著音標的學習,教師應該督促學生放棄這種陋習,因為只有讀準音標才能讀準音節(jié)與單詞,這不但利于他們更準確地拼寫單詞,而且能使他們的發(fā)音聽起來純正,進而使他們對英語學習充滿信心。
2.熟讀音標是基礎。在音標的學習中,很多同學認為會讀就可以了,實則不然,就像數(shù)字一到十,只是會讀,在實際的使用中則是無用。對于音標也是一樣,要做到既視即讀才行。所謂熟能生巧,只有熟讀才能準確的體會音標發(fā)音的規(guī)律,才能在具體的拼讀中做到快速的反應,才能讀得更準。
3.掌握規(guī)則是核心。讀音規(guī)則就是字母或是字母組合與發(fā)音的對應關系,這是拼音文字的語言優(yōu)勢,也是掌握“音標記憶法”的核心。在英語中,絕大部分的字母或是字母組合有著一一對應的讀音,也有一部分是一對二或是一對三甚至更多。
4.拼讀練習是保障。只會讀音標只是第一步,在此基礎上還要進行大量的拼讀練習。剛開始,老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拼讀,進行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可以結合每天學習的新詞,要求學生在預習時先自己拼讀一遍,再由老師進行糾正,以此來逐步提高拼讀的準確率。一學期過后,你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學生的單詞再也不用領讀了。
二、朗讀使你事半功倍
遺忘是人類共同的“天性”,每一個英語學習者都有單詞記了就忘、忘了再記的經(jīng)歷,尤其對一些記憶力不是特別突出的同學更是如此。其實識記一兩次就能記住如此多詞匯的同學并不多,只不過他們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來彌補,如:單詞的識記共有兩步,第一步是認,即會讀、認識;第二步是識,即會寫,會用。首先我們可以降低自己單詞識記的目標,不要試圖一次就記住它們。學過音標之后我們可以很輕易地掌握單詞的讀音,結合單詞使用過程中對句意的理解來進一步加深對詞意的理解,完成第一步“認”。其次,結合讀音規(guī)則對單詞進行初步的“識”,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通過不斷的重復第一步而完成第二步,即朗讀。朗讀可以是讀單詞、短語,也可以是讀句子、課文。與孤立的單詞識記相比,朗讀主要有三點優(yōu)勢:其一,朗讀速度遠遠快于單獨識記的速度,朗讀每分鐘大約可以讀60個詞匯,而單詞拼寫每分鐘不到20個;其二,朗讀由于沒有記的“任務”,心理上就沒有壓力,情感上就不會感覺枯燥、厭煩;其三,朗讀不但能幫他們記住詞匯,也有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單詞的用法、理解單詞的詞性,效果事半功倍。
三、閱讀激發(fā)學習興趣
閱讀不僅可以快速擴大他們的詞匯量,也是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之一,更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要使課外閱讀有效、長期的開展,老師首先要為他們選擇一些合適的、有趣的課外讀物或故事。課外讀物一要嚴格的控制生詞量,適當加以改寫,降低難度;二是要最大程度地保證其趣味性,這樣他們會有信心,只有有趣的讀物才能不斷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三是老師要對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予以適時的指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效的方法可以使他們讀得更快,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他們讀得更好,學得更多。
信心是動力的源泉,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生順利、有效地通過詞匯關,是保持其信心,激發(fā)其興趣的關鍵一環(huán),也是每一位老師思之所想,教之所悟。音標拼讀、朗讀、閱讀無疑是其中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沒有一種教學方法適合所有的老師,也沒有一種方法適合所有的學生。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根據(jù)每位學生的特點給予個別的指導,以便于他們找到最適合自己方法。
參考文獻:
[1]陳金鳳.英語詞根詞綴記憶法初探[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3(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