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悅?cè)?/p>
我從小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從來就沒有受過累。別人說我嬌氣得很,更別說干體力活了。可是有一件事,讓我感受到了不同的生活。
八歲時,我隨媽媽來到鄉(xiāng)下,住到了姨媽家。我發(fā)現(xiàn)鄉(xiāng)下與城市大有不同。這里沒有城市里的高樓,車子大多是三輪車,而且各種家禽滿地跑,人們的穿著也不那么講究。我很不習慣,就一直待在屋里玩游戲。就這樣過了三天。
第四天,媽媽強烈要求我出門。我不情愿地跟著媽媽走出門,心里實在不明白,我們?yōu)槭裁匆诙纠钡奶柕紫伦?。我很不耐煩?/p>
這時,媽媽停了下來,指著不遠處說:“你看那兒?!蔽覚C械地抬起頭,順著媽媽手指的方向看去——在被太陽曬得睜不開眼睛的田間,走路都覺得累,竟然有人在干活!我驚訝地看著那些干活的人。他們都有著黝黑的皮膚,有人戴著草帽,有人光著膀子,卻都在忙活著,拔草的拔草,挖土的挖土,挑水的挑水。其中竟然還有個孩子,看上去比我大不了多少,也在一旁割草,時不時地幫忙遞工具。我站在樹蔭下,看著他們勞動??粗粗也唤械侥樕弦魂嚢l(fā)燙。
太陽底下那幾個勞動的人深深地觸動了我。他們?yōu)榱艘豢诔允?,那么辛勤地勞作,這使我瞬間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所包含的含義。在生活面前,他們是那樣堅強,勤勞。在接下來的幾天里,我不再待在屋里玩游戲。我?guī)鸵虌屛闺u喂鴨;看到地面臟了就主動去掃地……
我知道,人生不易,我得去除我的嬌氣,逐漸成長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shù)娜恕?/p>
點評
初到鄉(xiāng)下時,“我”的內(nèi)心有諸多嫌棄;偶然的一次鄉(xiāng)間發(fā)現(xiàn),令“我”的內(nèi)心深受觸動。對比手法的運用,既體現(xiàn)出“我”行為上的轉(zhuǎn)變,也從思想上認識到成長的意義。
【作者系廣西桂林市石油小學五·3班學生,指導(dǎo)并置評:蔣麗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