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晗
關鍵詞:湖南省;公共圖書館;第六次評估定級
摘?要: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對推動公共圖書館在繼承與發(fā)展中與時俱進、大膽創(chuàng)新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在第六次全國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開展的背景下,結合湖南省138家公共圖書館的實際情況,對其發(fā)展情況及問題進行了剖析,并結合“以評促建”思路對其未來發(fā)展提出了建議。
中圖分類號:G2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0)02-0025-03
湖南省現有公共圖書館138家,其中省級公共圖書館2家,地市級圖書館16家(含4家地市級少兒圖書館),縣級公共圖書館120家(含2家縣級少兒圖書館)。根據《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1]要求,湖南省高度重視此次評估工作,按照“以評促建”“以評促管”“以評促用”的思路,周密部署,精心組織,主動爭取省委省政府兩辦發(fā)文將“上等級圖書館率”納入年度市州黨委政府績效評估指標,并列入公共文化領域重點工作抓緊抓實。此外,省文化和旅游廳還專門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廳長為組長的全省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領導小組,遴選30名省內外專家組成省級專家評估組。各地市、縣級文化行政部門均相應建立了組織領導機構。在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中,全省各地公共圖書館迎接評估工作普遍得到了本級政府和財政等相關部門的支持,參評率達到100%,比上一次提高了7.35%。
根據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湖南省35家公共圖書館被評為一級圖書館,比例為25.4%;32家公共圖書館被評為二級圖書館,比例為23.2%;63家公共圖書館被評為三級圖書館,比例為45.7%;無等級館8個,比例為5.8%[2]。一級圖書館中包括2家省級圖書館、5家地市級圖書館和28家區(qū)縣級圖書館,二級圖書館中包括7家地市級圖書館和25家區(qū)縣級圖書館,三級圖書館包括3家地市級圖書館和60家區(qū)縣級圖書館。
1?近年來湖南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狀況
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文化行政部門的高度重視下,湖南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依托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計劃、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等重點文化工程,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呈現出了辦館條件穩(wěn)步改善、館藏建設不斷充實、服務形式不斷創(chuàng)新、體系化建設長足進步的良好局面。
1.1?基礎設施提質升級
全省公共圖書館機構數由2012年的136家增加到138家,新增株洲市少年兒童圖書館、湘潭市雨湖區(qū)圖書館。湖南圖書館新館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市州級在建公共圖書館10家(株洲、湘潭、衡陽、邵陽、岳陽、張家界、益陽、永州、婁底、湘西),縣級在建公共圖書館43家;全省建有公共圖書館分館305家,配發(fā)流動圖書車44輛。截至目前,全省公共圖書館建筑面積為81.7萬平方米,比2012年的53.8萬平方米增加了27.9萬平方米,增長了51.9%;平均每館建筑面積由2012年的3,956平方米提高到5,920平方米,增長了49.6%。辦館條件持續(xù)改善,為湖南省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的進一步拓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發(fā)展條件。
1.2?財政投入穩(wěn)步增加
湖南省各級財政經費投入進一步加大,年財政撥款數額穩(wěn)步增長,文獻購置費逐年增加。16家地市級館中,11家館年財政撥款總額達到一級館必備條件,占68.75%。120家縣級圖書館中,57家館年財政撥款總額達到一級館必備條件,占47.5%;20家館年財政撥款總額達到二級館必備條件,占16.7%。2013—2016年,各級財政對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年財政撥款總額達37,960萬元,比2012年的19,894萬元增加了18,066萬元,增長了90.8%。
1.3?服務能力逐步增強
截至目前,湖南省公共圖書館閱覽室座席數量為4.6萬個,比2012年的3.4萬個增加了1.2萬個,增長了35.3%;平均每館閱覽室座席數由2012年的250個增加到333個,增長了33.2%;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全省公共圖書館讀者用計算機終端數量為6,673臺,自建數字資源1,049.8TB,年數字資源借閱總次數923.9萬冊;文獻資源日益豐富,全省公共圖書館總藏量為3,217萬冊件,比2012年的2,144萬冊件增加了1,073萬冊件,增長了50%;全省人均文獻館藏量為0.58冊件,比2012年的0.32冊件增加了0.26冊件,增長了81.2%;全省公共圖書館年人均新增文獻入藏量為0.065冊件。
1.4?服務成效日益明顯
2011年以來,湖南省所有公共圖書館全部實現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社會服務效能顯著增強,截至目前累積發(fā)放借書證173萬個。2013—2016年,全省年均文獻外借量為3,905萬冊次,比2012年的1,304萬冊次增加了2,601萬冊次,增長了199.5%;全省公共圖書館共接待到館讀者1,749萬人次;文獻外借量15,621萬冊次;數字資源借閱量3,704萬冊次;舉辦講座、培訓12,453次,舉辦展覽3,903次;館外流動服務點借閱量825萬冊次。
1.5?人員結構逐步優(yōu)化
2012年以來,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從業(yè)人員數量、質量均穩(wěn)中有升。截至目前,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從業(yè)人員2,255人,比2012年的2,080人增加了175人,增長了8.4%。從人員結構來看,中高級職稱人員占從業(yè)人員總數的比重逐年提升,從業(yè)人員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截至目前,湖南省中級職稱人員917人,占從業(yè)人員的40.7%;高級職稱人員119人,占從業(yè)人員的5.3%。
1.6?公共圖書館發(fā)展新業(yè)態(tài)不斷創(chuàng)新
代表我國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一些新業(yè)態(tài)已在湖南省出現,省級在寧鄉(xiāng)縣、炎陵縣、寧遠縣實行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試點,分類探索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路徑。2010年,長沙市圖書館在全省率先啟動總分館建設,截至2017年6月,全市總分館達到111家(含區(qū)縣中心館10家,分館101家),服務點85家,分館以街道、社區(qū)為主體,還建有學校分館4家、企業(yè)分館3家、民辦分館2家、24小時自助圖書館1家、地鐵自助圖書館6家、24小時自助閱覽室6家,配置電子圖書借閱機、電子讀報機32臺,全面實現了數字資源的共享以及圖書通借通還的“一卡通”模式,激活文化資源存量,實現資源高度共享,極大地方便了廣大市民的閱讀需求。株洲市圖書館創(chuàng)新公共文化定制化服務模式,率先采用身份證免押金借閱,建立了“中心館+縣級總館+分館+流通點+24小時智能書屋”的通借通還總分館體系,常態(tài)化推出“你讀書,我買單”和“E線送書”活動,建立了第一座24小時智能書屋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建成了基于整個株洲地區(qū)的智慧數據墻,推進多館信息聯動和共享共通,極大地完善了讀者服務模式,提高了圖書館管理效率。長沙縣圖書館在館內建立長沙縣全民閱讀基地“互聯網+”學習應用服務中心。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公共圖書館總量仍然不足
對應全省行政區(qū)劃,湖南省在設施網絡建設方面還沒有實現全覆蓋。目前,在全省14個地市級行政區(qū)劃中,張家界、婁底暫無地市級公共圖書館,永州市圖書館采取的是與院校合辦的形式。5個縣級行政區(qū)劃暫無公共圖書館,這種狀況亟須得到改善。
2.2?公共圖書館設施狀況有待完善
從建筑面積來看,在120家縣級館中,有27家縣級館的建筑面積達不到國家公共圖書館建設最低標準(2,300平方米)。由于面積狹小,圖書館借閱服務能力受到限制。因建成較早,多數縣級館館舍和基礎設施設備陳舊,這些館的空間布局大多不符合現代圖書館的技術要求和發(fā)展需求。從建設規(guī)劃來看,目前雖有一批新館建設提上日程,但古丈縣圖書館、資陽區(qū)圖書館、江華瑤族自治縣圖書館等部分新館規(guī)劃的建筑面積偏小,新館建成后就已達不到二級館必備條件。
2.3?財政投入依然不足
2013—2016年,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年人均文獻購置費為0.47元,略高于全省2012年公共圖書館人均文獻購置費的0.35元,遠低于全國2012年人均文獻購置費的1.09元。湖南省120家縣級館中,有41家縣級館年財政撥款總額達不到二級館的必備條件,占總數的34.1%;部分貧困地區(qū)縣級館的財政撥款不能滿足公共文化服務工作的開展要求。衡陽市蒸湘區(qū)圖書館年財政撥款總額僅為14.67萬,保靖縣圖書館年財政撥款總額僅為12.77萬,嚴重制約了圖書館的發(fā)展。
2.4?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
從評估結果看,湘東、湘北地區(qū)公共圖書館的整體發(fā)展水平要高于湘中、湘西地區(qū),特別是年財政撥款總額、建筑面積、文獻購置費等指標差別較大。湘中、湘西地區(qū)公共圖書館除保障條件外,業(yè)務發(fā)展水平、現代化程度、服務規(guī)模、學術研究能力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整體發(fā)展亟待加強。
2.5?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受限
從資源總量來看,2013—2016年,湖南省公共圖書館人均文獻館藏量為0.6冊,略高于全國2012年公共圖書館人均文獻館藏量的0.58冊,但離2017年新的評估標準要求差距較大。從體系化建設來看,湖南省總分館建設尚處于探索階段,標準化、規(guī)范化程度不高,發(fā)展模式不成熟,總分館制的優(yōu)勢未能充分得到體現。從數字化建設來看,各地市數字圖書館建設與讀者日益增長的信息化需求還不匹配,存在網站信息發(fā)布能力不強、數字資源總量偏少、自媒體關注度不高的問題。從此次評估數據來看,35家館無自建數字資源,占總數的25.4%;23家館無年數字資源借閱數據,占16.7%??h級公共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及發(fā)展過程中受限于資金、設備尤其是專業(yè)人才缺乏等諸多因素,在深層次的數字資源建設和發(fā)布方面遠落后于省、地市級圖書館。從人員隊伍建設來看,各地區(q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員短缺、人才匱乏等問題。在120家縣級館中,有54家縣級館人員不足10人,占45%,且年齡結構失衡,專業(yè)化人才、科研型人員尤為缺乏。
3?湖南省公共圖書館發(fā)展建議與對策
3.1?科學制定并落實好中長期規(guī)劃
湖南省應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按照《“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的要求,抓緊制定《“十三五”時期湖南省公共圖書館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十三五”時期湖南省古籍保護工作規(guī)劃》《“十三五”時期湖南省公共數字文化建設規(guī)劃》,并通過評估定級、免費開放績效考核、文化先進單位評選、市州黨委政府績效考核等措施,強化各級政府是公共圖書館建設和管理的主體責任,推動各地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加快公共圖書館達標建設,確保全省各市州、縣市區(qū)在“十三五”期間都建有設施達標、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共圖書館。
3.2?進一步加強重點文化工程建設
文化工程項目是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抓手。在繼續(xù)深入推進已有工程的基礎上,湖南省應通過策劃實施新的工程項目,解決公共圖書館發(fā)展中面臨的突出困難和問題,大力推進數字圖書館建設、公益性電子閱覽室建設、流動圖書館建設,進一步豐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資源,擴大服務范圍,提高服務效益。
3.3?進一步創(chuàng)新圖書館服務模式機制
湖南省要積極推行縣級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立統一采購、統一編目、統一管理的圖書配送體系,緩解基層圖書館面臨的購書經費緊張、人才及設備短缺的壓力,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充分發(fā)揮省、地市級圖書館學會作用,強化館際協作,創(chuàng)新搭建“人才培訓”“數字圖書館服務”“信息資源共享”等共建共享平臺,完善“湖南省公共圖書館參考咨詢聯盟”工作機制,全面提升全省公共圖書館服務能力;繼續(xù)推進圖書館理事會制度,積極開展公共圖書館法人治理結構改革,通過內部激勵、外部監(jiān)管,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能。
3.4?進一步發(fā)揮好公共圖書館績效考評獎懲機制
湖南省應嚴格落實《公共圖書館服務規(guī)范》,以服務效能為導向,落實好公共圖書館綜合評價標準,健全績效考評制度,將考評結果作為績效獎勵的重要依據;公開全省公共圖書館年報,完善服務讀者滿意度指標,引入第三方評價機制,接受社會的監(jiān)督和評估。
參考文獻:
[1] 文化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工作的通知[EB/OL].[2017-01-01].http://zwgk.mcprc.gov.cn/auto255/201701/t201701 17_477673.html.
[2] 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公示第六次全國縣級以上公共圖書館評估定級結果的公告[EB/OL].[2018-05-14].http://zwgk.mct.gov.cn/auto255/201805/t2018 0522_832893.html.
(編校: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