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輝
這里的“和諧”,一是指心理健康課堂教學中,教師努力為學生提供正視、探討、改善心理健康狀況的時空;二是指心理健康課程內(nèi)容是由多個主題按一定順序結合而成的,預設充分考慮整體認知、體驗領悟、行為生成、拓展活動等環(huán)節(jié)結構的優(yōu)化,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办`動”,一是指教師在對教材和教學目標準確把握的基礎上,結合學科前沿知識和社會發(fā)展需要設置教學情境,生成教學資源,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靈動地教學;二是強調(diào)開展各種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參與評議活動的過程中不斷積累認知、情感和行為等方面的自主性體驗。
一、模式基本結構
心理健康課程以使學生獲得積極體驗,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斷提升為根本追求,通過課堂上的“暖心時刻—輕松發(fā)現(xiàn)—非常互動—領悟運用”等基本流程,讓師生很自然地參與活動。其基本結構如下:
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傾聽梳理→提煉方法→精巧設練
↑? ? ? ↑? ? ? ? ↑? ? ? ? ↑? ? ? ? ↑
流程→暖心時刻→輕松發(fā)現(xiàn)→非?;印I悟運用
↓? ? ? ↓? ? ? ? ↓? ? ? ? ↓? ? ? ? ↓
學生→欲望探知→自我探索→體驗領悟→行為訓練
圍繞四個基本流程,教師設計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采用不同的操作策略,引導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達到相應的學習目的。
二、各環(huán)節(jié)操作策略
1.暖心時刻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段特點,設計靜聽小故事、美文、名人軼事等與活動主題相匹配的活動,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激活學生感性思維,為其參與后續(xù)活動做好心理準備。其中,低年段側重現(xiàn)場指導,注重對故事的理解、游戲規(guī)則的了解和音律與節(jié)奏的感知。中高年級注重體驗和感悟,逐步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習慣。
一年級第一課《我上學我驕傲》可以用音樂來暖心。教師播放《上學歌》,既可以激發(fā)學生上學的自豪感,又可以讓學生接納課堂規(guī)范。三年級第六課《上課聽講有訣竅》可以用故事暖心。教師播放一段包括多種人物、動物的視頻短片,要求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看和聽。播放結束后,學生分別回答與視頻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加深學生理解,學習注意力的關鍵不僅僅是要看、聽學習材料,而且是要有目的地看和聽。五年級第四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以用環(huán)境暖心。教師課前在教室里張貼學生到各地旅游的照片,上課時請照片的主人講述自己的游覽經(jīng)歷及內(nèi)心體驗,讓大家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元與美好。
2.輕松發(fā)現(xiàn)
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各種活動體驗,讓他們通過自我描述、自我概括的方式認識自己在學習、情感、人際交往以及適應性等方面的現(xiàn)實情況,實現(xiàn)較為客觀的自我認識。如:學生通過畫圖的方式描繪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通過角色扮演來演繹故事情節(jié)。其中,低年段側重教師在課堂中的現(xiàn)場指導,中高年級側重在活動中的內(nèi)心感受、真實情感的表達。
一年級第五課《我的校園》可以用畫圖探索的方法。學生各自講述、繪制最喜歡的校園一角,并通過班級分享交流活動,讓大家更多地了解校園中自己已經(jīng)熟悉或不曾關注的地方,引發(fā)更多學生對校園環(huán)境的熱愛。四年級第九課《在挫折中成長》可以用自主答問探索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分享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戰(zhàn)勝膽怯的事情,認識到每個人都有戰(zhàn)勝膽怯的能力。六年級第十二課《感謝有你》可以用情景表演《夸夸小伙伴》的方法。課前將從學生中收集的恰當贊美和不恰當贊美的事例編成情景劇現(xiàn)場表演。當學生談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適度的、實事求是的贊美,讓人聽了舒服??浯笃湓~、有意恭維或者不真誠的贊美,讓人聽了難受。此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領悟只有真誠的贊美,才能讓人產(chǎn)生滿足感,這也是贊美的訣竅所在。
3.非?;?/p>
非?;油ǔ2捎皿w驗領悟的方式進行。體驗領悟策略的具體形式和方法包括:答問式體驗領悟、思辨式體驗領悟、游戲式體驗領悟、情境式體驗領悟等。
二年級第九課《趕走壞習慣》可以用游戲式體驗領悟策略。在“火眼金睛”活動中,引導學生找到兩幅或幾幅圖畫中的不同之處,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有序操作的好習慣。此活動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進一步提煉克服馬虎的有效方法。四年級第十二課《我也能當家》可以用情境式體驗領悟策略。學生將自己在家里最擅長的兩項本領填寫在“高手牌”上,開展“我是高手,我能行”的情境體驗。教師創(chuàng)設有客來訪、父母爭吵、獨自在家等家庭生活場景,學生出示高手牌,上臺展示處理辦法。得到大家肯定的,獲得老師授予的“高手牌”。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在于展示和相互學習在具體家庭生活情境中的能干表現(xiàn)。五年級第五課《情緒卡片》可以用到思辨式體驗領悟策略。教師播放課前拍攝的視頻。視頻呈現(xiàn)的內(nèi)容是: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一名學生興沖沖地找組長商量表演節(jié)目的事情,小組成員有的嘲笑,有的不理不睬,有的贊同,有的積極幫忙出主意。學生交流自己觀看視頻后的感受,并說明積極回應的具體方式。此活動的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積極回應、消極回應的具體表現(xiàn)形式,體會同一件事不同的回應方式給人的不一樣的心理感受。
4.領悟運用
在學生對討論的主題有所領悟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在規(guī)定情境中,通過互動表演的方式,運用領悟成果,表現(xiàn)出恰當?shù)男袨?。低年級的親子活動(游戲)、中年級的親子共讀(互動)、高年級的親子交流就是促成行為改善的延續(xù)。此策略包括問題解決、角色扮演、動作演練等。
一年級第八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用問題解決的方式?;顒幽康氖亲寣W生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合理排列課下學習的基本流程?;顒右?guī)則與過程如下:以當天的實際學習為例,請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設想當天放學回家后,自己要完成的學習任務有哪些。這些任務中,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第二件事情是什么,第三件事情是什么。學生將自己的設想可以用卡片排列的形式展現(xiàn)。最后根據(jù)形式的表現(xiàn)評出“合理排隊小能手”,請獲獎學生發(fā)表感言。三年級第二課《學習的樂趣》可以用親子互動的方式。學生和家人一起尋找有趣的記憶方法,可以家長說一個,孩子說一個,看誰說得多。六年級第九課《不完美也是一種美》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課中進行《我是魔術師》的活動,教師讓學生在圓圈中填寫自己存在的不足,在圓圈下方的橫線上寫出自己換一個角度對這一不足的重新認識,如果新的認識讓自己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變化,則在圓圈下方畫上一條彎曲的線,圓圈儼然變成氣球飛上了天。這樣的方式對激發(fā)學生積極的自我體驗十分有益。
(作者:武漢市硚口區(qū)水廠路小學)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