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晶
(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貴陽 550081)
機組甩負荷時,由于導葉迅速關閉,水輪機的流量會急劇變化,因此在水輪機壓力過水系統(tǒng)內會產生水擊而導致事故。在設計階段,就應計算出上述過渡過程中最大轉速上升值及最大壓力上升值[1]。
水電站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獲得更大的電量效益,在原引水系統(tǒng)的基礎上通過擴建新機組來增加發(fā)電量。由于引用流量的增加,調節(jié)保證計算需重新復核,其復核結果直接關系到方案的可行性。
國外某水電站采用長引水式開發(fā),樞紐建筑物由碾壓混凝土重力壩、壩身泄洪系統(tǒng)、引水系統(tǒng)、發(fā)電廠房及開關站組成。引水系統(tǒng)主要有進水口、引水隧洞、調壓井及壓力鋼管組成,引水系統(tǒng)總長約4.8 km,電站引用流量46.8 m3/s。電站裝機60 MW(30 MW×2),額定水頭148.2 m。見表1。
表1 國外某水電站原機組(2#,3#機組)擴機前后主要參數(shù)表
2.2.1機組選型
電站新增裝機容量15 MW,發(fā)電廠房型式為地面廠房,電站額定水頭136.6 m,最大水頭161.7 m,最小水頭134.2 m。本電站水輪機運行水頭范圍在134.2~161.7 m之間,水頭變幅為27.4 m。此水頭段適合的水輪機最佳型式為混流式水輪機,因此電站新增水輪機采用立軸混流式。
綜合考慮效率、空化性能、額定流量等多方面的因素,本階段暫定選用D307作為水輪機代表轉輪開展相關設計工作。
2.2.2 機組臺數(shù)選擇
原電站裝機2×30 MW,結合本電站的特點,經技術經濟比較,本電站推薦新增一臺單機容量為15 MW的裝機方案。
2.2.3 水輪機發(fā)電機組主要參數(shù)
水輪發(fā)電機組參數(shù)如下:
水輪機額定出力Pr=15.544 MW
水輪機轉輪直徑D1=1.29 m
額定比轉速ns=160.2 m·kW
額定轉速n=600 r/min
額定流量 12.45 m3/s
額定工況點效率 ≥93.2%
安裝高程 86.2 m
發(fā)電機型號 SF15-10/2615
功率因數(shù)COSΦ 0.8
轉動慣量GD2 ≥95 t·m2
保證效率 ≥96.5%
調節(jié)保證計算是研究機組突然改變較大負荷時調節(jié)系統(tǒng)過渡過程的特性,計算機組的轉速變化和壓力輸水系統(tǒng)壓力變化,選定導水機構合理的時間和啟閉規(guī)律,解決壓力輸水系統(tǒng)水流慣性、機組慣性力矩和調整特性三者之間的矛盾[2]。
2.3.1 設計標準
國外某水電站原為一洞二機的引水式電站,廠房形式為地面式,新增擴建機組后,電站引水系統(tǒng)布置見圖1。
原電站單機容量30 MW,裝機兩臺,擴機新增一臺單機容量15 MW的機組,原電站機組調節(jié)保證計算控制目標值:
機組最大轉速升高率保證值 ≤50%
蝸殼最大壓力值 ≤222 m
尾水管最小水壓 ≥-7 m·H2O
2.3.2 計算方法及結果
為了能準確計算出機組的大波動情況,采用計算機仿真軟件進行計算分析,其工況選擇及計算成果見表2和表3。
圖1 國外某水電站引水發(fā)電系統(tǒng)簡圖
表2 國外某電站1#擴機機組大波動過渡過程計算結果
表3 國外某電站2#,3#機組大波動過渡過程計算結果
2.3.2.1 1#新增機組
相應引水系統(tǒng)水流慣性時間常數(shù)Tw≈2.4 s,根據(jù)優(yōu)化計算,確定水輪機導葉采用兩段關閉方式,第一段關閉速率0.12,第二段關閉速率0.044,拐點開度0.4,第一段關閉時間5 s,總關閉時間14 s。
機組GD2值按常規(guī)設計,機組額定轉速為600 r/min,GD2為95 t·m2,對應的機組慣性時間常數(shù)Ta=6.03 s。機組大波動過渡過程各項極值如下:
蝸殼最大壓力上升發(fā)生在校核洪水位下,兩臺機同時甩額定負荷,緊急停機,其蝸殼最大壓力為220.8 m·H2O。
機組校核洪水位下,兩臺大機同時甩額定負荷,至空載運行,機組最大轉速上升率為βmax=53.6%。
尾水管最小水壓HB為-2.1 m。
2.3.2.2 2#,3#原機組
相應引水系統(tǒng)水流慣性時間常數(shù)Tw≈2.1 s,根據(jù)優(yōu)化計算,確定水輪機導葉采用兩段關閉方式,第一段關閉速率0.075,第二段關閉速率0.033,拐點開度0.4,第一段關閉時間8 s,總關閉時間20 s。
機組GD2值按常規(guī)設計,機組額定轉速為500 r/min,GD2為362 t·m2,對應的機組慣性時間常數(shù)Ta=7.98 s。機組大波動過渡過程各項極值如下:
蝸殼最大壓力上升發(fā)生在正常蓄水位下,3臺機同時甩全負荷緊急停機,蝸殼最大壓力為220.9 m·H2O。
正常蓄水位下,3臺機同時甩額定負荷至空載,機組最大轉速上升率為βmax=52.7%。
尾水管最小水壓HB為-6.5 m。
2.4.1 結 論
原機組調節(jié)保證計算最大轉速上升率控制目標值為50%,本次調節(jié)保證計算結果1#新增機組最大轉速上升率53.6%,2#,3#原機組最大轉速上升率52.7%,最大轉速上升率超出控制目標值,其余滿足要求。
根據(jù)《水力發(fā)電廠機電設計規(guī)范》(DL/T 5186-2004)[3],“當機組容量占工作總容量的比重不大,或不擔負調頻時,宜小于60%?!北敬巫畲筠D速上升率計算結果機組滿足規(guī)范要求。
2.4.2 建 議
1) 與業(yè)主、水輪發(fā)電機廠溝通,原機組甩負荷時最大轉速上升率為52.7%,是否滿足要求。
2) 本次調節(jié)保證計算蝸殼最大壓力值220.9 m,接近最大承壓能力222 m,下階段原電站壓力鋼管做管道狀態(tài)評估,確保壓力鋼管的承壓能力。
3) 利用其它仿真計算軟件進行調節(jié)保證計算復核。
部分水電站運行過程中存在棄水,擴機改造能夠充分利用原電站浪費的棄水,擴大裝機規(guī)模,提高發(fā)電效益。對于擴機工程而言,調節(jié)保證計算的復核直接影響擴機方案的可行性與否,關系到水工建筑物和機組的安全與穩(wěn)定。電站應據(jù)自身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有針對性的進行增容改造工作,為水電站取得實實在在的技改成效和經濟效益[4]。